论“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2015-04-27 12:42陈舒心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微课中职

摘 要:本文通过对“微课”概念的界定和特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特征、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环境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微课;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3-0075-02

收稿日期:2015-02-13

作者简介:

陈舒心(1978-),女,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广东 广州/510000)

一、引言

在信息化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加灵活和多样。“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和手段逐渐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推行开来。它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一种新的融合,它不但是教学资源的补充,更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形式和手段。随着“微课”不断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悉,它被广泛应用到了中小学乃至大学教学中。

二、“微课”概念界定

我国中小学广泛推广的“微课”概念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在2008年提出的“一分钟微视频”的微课程概念,强调将教学内容和目标紧密结合,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式的学习体验”。他提出建设微课程的五步骤:罗列教学核心概念;写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录制长为1-3分钟的视频;设计引导学生阅读或探索课程知识的课后任务;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

随着“微课”理念在国外的推广和应用,国内最早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他认为人们对微课概念的认识经历了“微资源构成”——“微教学过程”——“微网络课程”三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应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本文所要阐述的正是指胡铁生老师提出的“微课”。

三、“微课”与教学视频的区别

“微课”概念刚刚在国内被提出的时候,很多人会认为,“微课”只是在时间上缩短了的教学视频;或者是教师课堂教学视频中截取的一段有时间限制的小视频。但是,当我们深究其核心的理念,会发现,其与我们所熟知的教学视频是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的。

教学视频是将整个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制作成视频的形式。因此,教学视频的时间一般比较长,所包含的知识技能是详细和完整的。教学视频的制作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有时候,为了将某些无法在课堂上演示的技能过程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教师会把教学视频中相关的某一个制作过程截取出来,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这种小视频只包含了教学过程,但却没有教学设计,所以它所呈现的知识过程是不完整的。

而对于微课,它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但是它只针对于教学内容中的某一难点或重点,因此它有别于教学视频,微课的时间比较短,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这样的特点使微课比教学视频更容易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但时间虽短,在整个视频教学过程中,它包含了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反思。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在这点上它是区别于课堂上的小视频。由于微课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使它比课堂的小视频在呈现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和理解。

同时,由于微课受到时间的限制,所以它的容量一般在几兆到几十兆之间,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对微课资源的上传和下载。

四、“微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可行性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分析

相对于其他的学科,计算机专业发展的时间还是比较短的。因此,计算机学科中的任教教师的年龄普遍比较年轻,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同时,这个学科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不容置疑是非常强的。这些特征,使得微课的制作以及它的应用得以顺利进行。

(二)中职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

注意力相对不够集中是中职学生的一个特别突出的学习特点。一堂课下来,大多数的学生都无法完全掌握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重点知识。特别对于一些对动手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往往操作过程才刚解释完,学生就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因此,微课的应用对学生知识的学习非常必要。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而平时课堂上反应比较慢或者比较内向少问问题的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反复观看微课,以达到掌握知识重点,解决知识难点的目的。

(三)教学环境分析

首先,现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项目驱动。课堂上,教师将项目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和操作的步骤制作成为多媒体课件。而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观看课件进行知识学习,一步步完成项目的内容。相对于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很大程度上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生动化和形象化了。但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时只能按照老师的步伐被动地接受,根本没有时间去消化这些知识。到了课后时间,即使能再次回看这些课件,但是脱离了老师的指导,学生往往也不知道从何学起。由于微课不但包含有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同时有老师完整的讲解和分析,是现行教学模式很好的补充。

其次,由于就读专业的特点,大部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拥有电脑,这使微课在学生中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

五、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具有持续时间短,展示知识内容全面和系统的特点,能够成为现行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的一个很好的补充;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接受程度自主学习。而中职学校中,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上的能力以及学校信息化多媒体环境的完善为微课的实施提供了足够的软硬件条件,因此,将微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65-69.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1.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话教育研究,2011(10).

[4]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158):33-36.

[5]殷海明,叶利华.“微课”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4(6):50-52.

责任编辑 赖俊辰

猜你喜欢
微课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微课:支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