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竞赛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2015-04-30 07:18宁彬等
软件导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学科竞赛创新能力

宁彬等

摘要摘要:在分析学科竞赛与计算机专业创新能力培养内涵关系的基础上,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科竞赛活动有机结合,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目的,形成学科竞赛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协调发展、相互支持的局面。

关键词关键词:学科竞赛;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DOIDOI:10.11907/rjdk.1431089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4017102

0引言

专业学科竞赛是学生参加专业实践、开展第二课程的有效载体。有效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可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对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也是进一步检验实践教学成果的有效手段。笔者在总结学科竞赛经验的基础上,将学科竞赛与日常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实现了两者协同发展,为探索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1开展学科竞赛的前提条件

(1)构建完善的计算机专业学科竞赛平台。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难在参与度低,难在长期坚持,难在经常开展,建立科学、规范和系统的学科竞赛平台是关键。计算机专业学科竞赛平台涵盖学科竞赛的组织、培训、竞赛资源(如场地、费用)的调度与管理、评价和激励等方面。需要结合计算机专业的学科特色,设置相应的竞赛项目,积极探索有效的学科竞赛运行模式,建立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有机结合的竞赛体系,逐步形成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人才培养特色,探索基于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2)解决常规教学与学科竞赛相脱离现象,把学科竞赛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可将竞赛中的知识点引入到计算机专业的日常教学中,从而推进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扩大学科竞赛的受益面,发挥对人才培养的辐射作用。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学科竞赛和课堂教学是溯本同源、目标一致的。因此,将日常的专业教学活动与学科竞赛工作融于一体,使学科竞赛成为日常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可丰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改革,发挥学科竞赛的引领作用,这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应用能力、职业素养、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学科竞赛与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协同效应

面向计算机专业的学科竞赛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个人赛和团体赛。个人赛主要考查学生个人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竞赛形式相对单一;团体赛是以3~5名学生组成的团队作为考查对象,借助竞赛形式,向参赛团队提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际问题,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按照竞赛预先设定的评价标准,完成算法设计或者解决方案。团体赛注重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

学生在参与计算机学科竞赛过程中,需要综合所学,就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和论证,并付诸实施,这是一个了解、熟悉、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升华过程,学生的信息捕获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职业素养都会得到锻炼和提升。

学科竞赛推动了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特别是实践教学改革。随着学科竞赛的持续开展,新的实验项目和实践课程融入到专业教学过程中,如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都促进了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的不断优化。一方面,将与竞赛相关的知识点纳入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中,增设与竞赛相关的选修课,让课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竞赛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基于学科竞赛的题目或内容,应用到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的日常教学中,以竞赛推动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改革。这样,学科竞赛成为计算机专业日常教学的有益补充,达到以学科竞赛推动计算机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为学科竞赛提供支持的良性互动。其三,发挥学科竞赛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不断拓展计算机学科竞赛平台的宽度和深度。

由此可见,学科竞赛活动与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是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对培育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3基于学科竞赛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

(1)坚持“一个中心,一个基地,两个开放”原则,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模式,体现了开放性和个性化特色。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中心,依托开放式的计算机实验室,教师科研课题向学生开放,专业实验室向学生开放,搭建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 “学生为主,教师指导,师生互动,综合提高”的实践氛围。

(2)结合IT产业需求,依据“从需求倒推”的思路,遵循“以项目驱动,案例导向”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环节进行全面改革。将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分解为“调研、开发、验收”3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由学生或团队模拟实现。根据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IT产业人才需求标准,实施基于项目驱动的工程化实践教学。

此外,注重收集优秀实践项目,如参加学科竞赛的优秀作品,广泛宣传,扩大其示范性,体现实践教学案例“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将参加学科竞赛的优秀作品作为实践教学案例,引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并可在教学网站上展示,供其他同学学习、参考。

(3)为适应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以学科竞赛为示范、大学生科研和创新创业项目为引导,积极开展计算机实践教学,有效地充实实践内容,拓展实践途径。依托学校的计算机创新基地实验室,积极开展以中国软件杯、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数学建模比赛为代表的学科竞赛,有效地拓展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大学生科研项目、创新创业项目、学生自主项目以及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多层次的科研项目,产学研结合,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热情,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建立以团队学习为主导,适应计算机实践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保障体系。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发展方向的差异,以及实践项目的开发需要,构建学生团队,并由专业教师指导,在团队互助与合作中学习。建立多样化的团队学习小组,以教师引导为辅、学生团队合作为主,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内部的沟通与报告能力、协作与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李慧娟. 以电子设计竞赛为抓手完善创新教育模式——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纪实[J].北京教育,2010(12):110111.

[2]林木辉. 开展学科竞赛改进教与学方式[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98101.

[3]蒋柏焰. 浅议高校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的构建[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7374.

[4]何永玲. 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研究[J]. 钦州学院学报,2010(6):5658.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杜能钢)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改革学科竞赛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