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研究

2015-04-30 07:31彭耘张理武
软件导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平台建设

彭耘 张理武

摘要摘要:在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中引入企业参与,融合企业优质资源,以实现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校企互动、共建共享,是解决当前教学资源库缺陷的有效途径。分析了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目标与思路,给出了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方案,探讨了平台的运行与管理机制。

关键词关键词:校企互动;教学资源平台;平台建设

DOIDOI:10.11907/rjdk.1431023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4019402

0引言

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特色,为行业企业发展服务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高职高专教学资源库建设应以行业为依托,依据“应用导向,共建共享”的原则,搭建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融合企业、学校的优质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为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继续教育提供资源服务。

目前,高职院校正逐步加大投入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然而,这些资源库大都由校方独立建设完成,企业未能参与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导致资源库中缺乏适合职业教育的典型企业案例资源,工学结合特色不明显,资源质量低下,致使用户缺乏兴趣,访问者寥寥无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构建一个校企互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平台,引进融合企业优质资源,并对现有资源进行筛选、管理和优化,形成共建共享、标准统一、特色鲜明的教学资源库,是解决当前资源库缺陷的有效途径[1]。

1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目标与思路

为满足校企互动模式下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需求,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联合开发了包含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的综合教学信息化系统——数字化课程中心。本文以此为例,探讨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

1.1建设目标

数字化课程中心是一个集教学资源管理、教师备课、网上教学、学生学习、毕业设计管理、实践教学管理、课程录播系统、互动直播系统于一体的校企互动信息化综合平台。通过该平台,管理者可以了解师生教学状态,进行教学评测,家长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企业可以指导和反馈学生的实践教学,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为全校师生提供全面的资源服务,促进学生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提高。

1.2建设思路

系统应当满足学院教学信息化的切实需要,受益面广,能为学院管理、教学、科研、服务、生活提供便利。系统的架构设计与组织实施等必须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实行标准、接口、代码开放,并且安全、稳定、实用;尽可能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的录入、管理手段,人机交互友好,操作简单,充分考虑使用人员不同的情况;提供单点登陆、个性化界面,业务流程准确、清晰,便于使用和维护管理。

2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方案

数字化课程中心系统基于多层架构和组件技术进行构建,各个子系统全部采用B/S架构;在模块耦合中使用松散耦合,采用组件技术,数据交换上支持XML;所有应用逻辑、流程、数据等应当能够根据学院要求的颗粒度进行封装,实现一体化。其中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主要包括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课程录播系统和互动直播系统。

2.1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对教学资源库进行全面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功能:

(1)提供资源库各类建设规范,如图1所示。

(2)资源上传功能。支持浏览器上传或采用专用客户端上传,支持断点续传,满足用户随时随地上传资源的需求,支持资源批量录入、删除、修改和审核,提供录播和直播系统资源直接入库的接口,能自定义关键字对开放网络资源进行自动检索和分类入库存储,存储资源支持审核和管理。

(3)资源管理功能。支持多级存储管理,可以从行业、专业、课程、类型等方面建立多级子库,将资料以引用方式挂载到相关目录下,实现资料的跨目录共享;集成校内图书馆纸质图书期刊信息资源、非书资料资源和电子图书期刊数字资源;支持资源在线评审与导入导出。

(3)资源检索浏览。提供多种方式的分类浏览,包括按专业、类型、二级专业子库、媒体素材、点击率等;提供简单与高级的资源检索功能,对检索结果能按入库时间、点击次数、下载次数等进行排序;实现资源的推送并能提供资源遴选功能,可以在检索结果中进一步筛选资源;主动推送资源,显示资源的最新动态与资源相关的通知和公共消息,按不同分类显示资源上传、点击和下载排行,显示资源建设者排行等。

(4)资源评价。对资源利用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用户的访问日志,确定各种资源的使用频率、用户群等,对数据进行初步挖掘,统计分析资源建设情况,并能对资源进行星级评价与文字评价。

2.2课程录播系统和互动直播系统

课程录播系统和互动直播系统可为教学资源库提供丰富的企业现场视频教学资源。课程录播系统采用便携式设计,不但能在录播教室操作,还能整机搬到企业现场进行操作,并实时上传到校园网服务器;互动直播系统可支持现场活动、网络活动和研讨会、远程教育/远程培训、多媒体互动展示等多种活动,可满足不同权限级别的直播活动。

3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运行与管理机制探讨

3.1健全管理结构,明确责任分工

为保障教学资源库建设顺利进行,学校需成立专门的资源库建设领导机构和组织实施机构,明确责任分工。组织实施机构包括平台建设小组,以及按专业(群)成立的若干个资源建设小组。平台建设小组统筹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工作,制定资源标准,保障平台稳定运行;资源建设小组制定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规划,联合行业、企业和院校三方实现专业(群)资源共建。

3.2明确规范标准,确保建设质量

确定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的技术路线、系统框架和基本功能,保障平台的安全、易用与可扩展性。依据唯一性、可识性等原则,参照资源相关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制定统一的信息编码,以适应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避免出现数据孤岛。制定教学资源标准,如质量技术标准、归类属性标准和评价标准,包括文档类型、视频格式标准等。资源开发、整合时应当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要求,确保资源质量,以实现资源兼容、复制、扩张、交流和移植无障碍,从而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校际互通、校企互通打下坚实基础。

3.3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共建共享

由校方牵头,每个专业组织骨干教师、企业技能名师联合组成专业资源建设小组,以指导专业资源库建设。专业资源库建设依托行业职业标准,探索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学校课堂,并引进、融入企业的最新资源,丰富典型案例。学校教师依托典型案例,剖析原理,扩充知识范围,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企业也可利用资源库对员工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建共享。

3.4加大宣传力度,实现互动建设

加强资源平台功能、编码标准、资源标准的推广与宣传力度,使每一位参与资源建设的人员对上述规范了然于胸,确保制作的资源满足规范,便于复制、交流和移植。

加强资源内容宣传力度,避免重复建设。专业资源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内容的不断丰富和更新,其数量将会变得十分庞大。因此建设前,资源建设的实施者和资源管理者要进行沟通交流,以尽可能地减少重复建设,节约成本[2]。

加强精品资源宣传推广力度。通过企业专家、教师、学生对资源的评价与互动,对资源进行不断改进,对于其中的精品资源,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使用培训。

3.5配套服务体系,确保应用效果

构建支撑服务体系,保障平台稳定易用。组织专业人员维护库内教学资源、平台数据与装备设施,不断完善平台,满足使用者的深层次需求。

构建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将教学资源库平台、专业资源和课程资源建设水平纳入考评体制中;投入资金,建立教职工激励制度与校企合作激励制度,促进教学资源库持续建设并扩大发展。

构建应用体系,确保应用效果。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水平,加强教师培训,将课件制作、网页制作作为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对广大师生要以多形式、多渠道、多手段进行信息化技能培训,如开设信息检索、互动学习平台等选修课程,聘请校外行业专家举行短期培训班等。

4结语

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方案目前已比较成熟,只需直接购买并在此基础上扩充完善即可[3]。然而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如何在建设中加强校企合作,引进企业资源,为职业院校教学提供最新资源,为校企零距离培养高技能人才,进而反哺企业,带动行业发展仍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只有在政策引导、领导重视、资金到位、人人参与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许戈,朱翠苗.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信息化建设方案研究[J].软件工程师,2013(10):2425.

[2]冯华丽,韩小燕.基于“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问题与对策的研究——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6):87508752.

[3]金天泽,武变霞.高职高专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研究[J].软件导刊,2011,10(4): 7375.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黄健)

猜你喜欢
平台建设
网络语料库分析系统CQPweb的建设及应用
如何补齐当前爱国主义舆论引导中的短板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提高途径探析
中学语文“碎片化”阅读平台建设的探析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应用和实践平台建设探索
纸媒融合转型之平台型媒体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