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碗粥升三级

2015-04-30 17:09伍弱文
文史博览·文史 2015年2期
关键词:小米粥前路慈禧

伍弱文

幸运有时会穿花拂柳而来,有时会踏着兵荒马乱而来。清代吴永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向慈禧献上了三碗小米粥,慈禧给他连升三级,从七品知县直接升为前路粮台会办,升到五品或从四品这个级别。不但得见天颜,见到了慈禧和光绪帝,而且一路陪慈禧西逃,患难与共,共度时艰,成了慈禧那段逃亡生活的见证人。

吴永的祖籍是浙江省湖州市,生于四川。1887年,22岁的吴永入京师,经侍郎郭嵩焘推荐,到户部侍郎曾纪泽家教书。因勤谨得到曾纪泽器重,娶得其次女曾广珣。婚后,曾纪泽为他纳资捐得一个知县,分发直隶候补。曾纪泽长女曾广璇嫁李鹤章第四子李经馥,吴永和李鹤章成了亲戚,而李鹤章是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弟弟,由于这层关系,吴永进了李鸿章的幕府。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吴永还曾随李鸿章赴日本商谈“和约”,任“办约文案委员”。1897年,经过李鸿章的大力推荐,吴永补授为直隶怀来县知县。

在京师附近当知县,升官的机会是很多的,但吴永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一次,机会竟来得这么巧。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开始攻打北京城,京城附近的地方官,躲的躲,逃的逃,差不多所有的官衙一时成了一片狼藉的空房子。恰恰这一天的黄昏,慈禧脱下华服,换上一件陈旧的汉式蓝夏布衫,梳起大髻,化装为一个老年村妇,与军机大臣王文韶一起,挟持着穿着黑色长衫的光绪,夹在逃难的人群中,向西望风而逃,大气都不敢喘一口。随驾西逃的还有端王载漪、庆亲王奕劻、那王那彦图、肃亲王善耆和军机大臣刚毅、赵舒翘、英年,加上随行官兵以及神机营和虎枪营的八旗兵和练军,有千余人。随行的后宫女眷有光绪皇帝的隆裕皇后和瑾妃,庆亲王的两个侧福晋和三个女儿等一干人。由马玉昆指挥调度,一行人乘坐着简陋的马车,在夜色苍茫中,惊慌地逃出了北京城,此时,谁也顾不皇家的威仪,毕竟,逃命要紧。

一路上,店铺早关门歇业,慈禧只见空房残垣,白骨陈野,不见人影,不闻鸡鸣声,逃到了直隶(今河北)怀来县鸡鸣驿时,因为逃得急,没带吃的,加上马车的颠簸,慈禧太后饥肠辘辘,饿得两眼发昏,队伍不得不停了下来。这时,怀来知县吴永忙出城迎驾,随侍护卫,恭维奉承,吴永本想为慈禧等人弄上一顿大宴,但费力地找来找去,只弄到了一些小米,忙烧火支锅煮了一大锅小米粥。吴永亲自端一碗小米粥给慈禧献上。第一碗粥,慈禧“咕噜”一声喝了,饥不择食,那样子真有些狼狈不堪。第二碗粥,慈禧又“咕噜”一声喝了。喝第三碗时,慈禧才缓过气来,抹抹嘴,边喝边问吴永:“所有的地方官都逃了,你为什么还守在官署里办公?”吴永也是机巧,答道:“食君之禄,当与职守共存亡。” 慈禧听后大喜,说:“你不愧是我大清的忠臣,尽忠尽责,你就担任前路粮台会办吧,随我一路西狩。”

就这样,吴永用三碗粥换得了慈禧太后的宠信,官职连升三级。吴永心里的那个乐,全堆在那张笑脸上了。

本来吴永可由此登龙门,挤入清廷上层的。但后来,在清朝的重臣中却没有吴永的身影。

其原因有二:一是吴永的大靠山李鸿章1901年11月去世,树倒猢狲散,吴永还没来得施展手脚,还没把根扎稳,慈禧那个大靠山也没来得及完全捂热。二是吴永碰上了一辈子的冤家对头岑春煊。原来吴永在担任前路粮台会办期间,与同样救驾有功的顶头上司前路粮台督办岑春煊相互倾轧,从而得罪了岑春煊。回京后,慈禧把吴永外放到西安做了一个四品的道台,不久,又将他下放到更远的广东雷琼道,仕途一步步暗淡。而偏偏冤家路窄,岑春煊回京后却扶摇直上,先因功授陕西巡抚,后调任山西巡抚,再调任两广总督,吴永始终处于岑春煊的直接管辖之下,始终难有所作为。

说到底,三碗粥升三级,还不知是祸是福。假设没有那三碗粥,吴永就不会担任前路粮台会办,就不会得罪岑春煊。以吴永的才干、钻营能力和人际关系,在怀来知县的位子上,稳扎稳打,有可能不止做一个四品的道台。人的命运总是那么祸福相依,说不清,道不明。

猜你喜欢
小米粥前路慈禧
前路
路灯
喷香喷香的小米粥
小米粥里的爱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爸爸的温柔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太后过年
慈禧照相
逐梦记·马
就想喝娘熬的小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