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点滴

2015-05-04 17:20都成
西藏文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那曲蓝天白云拉萨

都成

折断在那曲的夏天

只因身处高原,高寒之原,那曲其实没有了高原之外通常意义上的夏天,它的夏天只是表现在草地绿了一阵而已。漫山遍野绿了时,那曲的夏天就到了,大约不到两个月。然后,绿色在茫茫中褪去,那曲就只能是对夏天再茫茫的期待了。

夏天应包含一些综合的元素,绿色仅其一,还应在蓝天、白云、空气、一定的温度、太阳一定的热度。但蓝天白云在那曲的夏天反而不多见。所谓的蓝天白云是一种天空的稳态、自持。只有蓝天和白云交织在一起,辉映在一起,如同自然界中的各种稳态。白云会保持一定的形体、姿态,它因蓝天而获得了造化成物的生命;而蓝天也会拥有自己,并不会受乌云干扰,受浮云戏弄,蓝天因白云而更全面洒脱的实现了自己的烂漫和天真。但夏天的那曲却少见蓝天白云这样的珠联璧合。难道非要在高原的考验中,美丽的胜景才得在高原一见?

外地人来那曲,往往饱含一腔热情,期待高原之外的热度能与那曲的热度对接,而且也真以为现实如此。只带夏天的装扮,生怕衣服的厚度会辜负那曲的热度。对外地人而言,那曲的夏天其实是没有多少热度的,它可能有一点热情,但仅限于阳光划过的那一刹那。那曲人可能已经习惯了当地夏天的吝啬,只要一点热意,夏天就能满足当地人。但于游客,期待越多,失望也越大。

那曲的夏天其实是大多数人特别是大多数内地人所不能碰的,它太狡黠了,在所呈现的一点暖意背后,是瞬时即达的狂风暴雨,在那曲一定要坚强,不向高寒缺氧低头,但坚强起来却往往又是要资本的,对于削瘦的身躯,对于弱不禁风的身段,是无论如何也难坚强起来的。

在藏北不睡觉干啥

我和同事小陈在那曲出差,一天早起,小陈惊讶,“这么早,不睡觉啦!”答曰,“不能再睡了,睡得太久了”。小陈再言,“在藏北不睡觉干啥?”此时的藏北那曲正是雨季,阴云密布,把个小城罩得严严实实,刺骨的寒风直接从冬天直抵夏天,有关夏天蓬勃的斗志,包括人的、草木的、畜类的,都能在瞬间被驱得无影无踪。

牧场的草在夏天到底还是绿了,牛羊要抓紧时间在此时长身子,因而风雨无阻,包括陪伴它们的牧人。我等初至大草原,对大自然的禀性还一无所知,还坚持着高原之外夏天炎热的顽固信念,仍仅披着鄙视夏天的单薄衣裳。

我等亦早已远离大草原,祖先们原始的探索,生活的艰辛,把牛羊的草原生活看作浪漫,浑不知他们要经历多少严寒风雨,尤其是那牦牛,披着厚重的毛衣,千百年来坚守在高原,我们爬上藏北高原已是气喘吁吁,稍呆几日更是度日如年,不再有牛羊、牧人们的高原随意。

在这疾风暴雨的藏北雨季,斗室成了一天的避难之所。在这高寒缺氧的藏北地方,睡觉成了苟延残喘的恰当方式。藏北人烟稀少,驱车或者走路少有人遇,少人就更少交际,人少交际就会沉默寡言一个人。有时候藏北也会有灿烂晴空、蓝天白云,大高原的美间或呈现,这是高原之外,不可能见到的胜景,算是给好不容易爬上高原之人的酬劳。

在藏北人虽很远,但天空却异常的近,尤其是晴时天更是亲近。和蓝天白云在草原上对话,如在梦中,直到风雨袭来,再搬回帐蓬或者室内,此时在藏北,不睡觉干啥。

高原生命的奉献

受高寒摧残的人,只能在茶馆里苟延残喘,牛粪在火膛里闪着晶莹的火花,给寒冷的藏北高原带来暖意,不至于使温暖不保的人进一步僵去,所以茶馆于高原被赋予了于高原之外所没有的意义,它是高原温暖的心房,只有这里才是高原生命被孵化,能够进一步维持跳动的胸膛。

尝想胎儿十月,在母亲的腹中,就那么静静地悬着,完全任由母亲的施与,能够接受并被动的吸收好,也是为之不易呀。就如同在这高原的茶馆,安分守己,无为而存,别的什么都不做,不用做,也做不了,就一门心思护着自己的生命。

你不能说高原人懒惰,如果能够勤快他们自己会勤快,但高原没有给他们更多勤快的能量。你不能说高原碌碌无为,高原专为自己的广袤恣肆而立,没想为人类预留多少发展空间。你不能说高原人灰心丧气,如果没有斗志,他们早已被高原埋没,或者早弃高原而去了。你不能说高原人没有智慧,他们与高原周旋了千万年,始得今日天人合一的和谐,获得外地人难以启及的生存之策。

把自己的小命护好,是对高原的尊重,免得说高原折磨死人。高原虽没有更多的生机赋予,但毕竟倾其所有。高原,寂静的高原,茫茫的高原,荒芜得让造物都要流泪的高原,它也要有生机。所以护好了自己的生命,是对高原的奉献。

高原这样高寒,不能怨它,它被造化弃于此。也要给高原一点人情和暖意,攀登高原,来高原旅行,不仅挑战自己,愉悦自己,也是对高原的博爱,对大自然的征服。更多的游客,来青藏高原吧!

那曲无夏

那曲其实没有夏天,夏天挥汗如雨在那曲不可见,短衫小褂不可能是那曲的装束,不管哪个季节。冷空调压根儿没在那曲用过,内地南方夏日温热的惆怅在那曲也可以全免。

厌倦了暑热夏天的外地人可能在那曲拾起不再有夏的无限眷恋,内地夏天虽有诸多热闷等可恶之处,但它毕竟有它的一些好处,如清凉消夏的心爽和快意,如短衫小褂的洒脱和轻松。而且,起码能活着。

那曲的夏天,老实说,相比内地的寒秋都不如。内地的秋有秋老虎,但那曲的夏天仍然流淌着严冬的寒流,而且寒流并不曾远离,只是偶尔在阳光下,稍稍蛰伏而已。长久寒流贯注,冰川驻扎的那曲,何来夏呢?

那曲的季节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冬天,如果一定要作出个分别,最多在冬下再亚分成大冬和小冬,千万不能在大类下混淆了冬天和夏天。那曲大冬和小冬的区分也是很简单,一个有绿色,一个无绿色;一个看似有生意,一个看似毫无生意。冬天的几乎所有素质贯穿那曲的经年。

人在那曲的小冬可能经受疾病的折磨,这全是因为它的诡秘,它的变化无常,它的出人不意,它的明枪暗剑估摸不足,准备不周,应对不全所致。

在那曲的大冬,人可能少受疾病的摧残,这全因对它的凛冽,它的狰狞,它的展露无遗,它的花招使尽,人们了然于胸,全力应对,万分谨慎而得。

在那曲最需要倾尽心事,全力应对的,可能不是人事,而是气候。

那曲的女子

那曲女子的身姿,可用一个“垂”字,一个“一泻而下”的词来描绘。那曲女子静立或者坐着时,耳下的饰物垂着,长发从后齐齐梳起垂着,逼窄的上衣垂着,一袭长裙垂着,而行走或者奔跑时,耳下的饰物明明晃晃,更是一泻而下;长发一起一伏,如长河一泻而下。上身的衣服紧紧贴着瘦肩,沿削长的身子一泻而下;长裙晃悠,沿细长的大腿一泻而下。

这样一种“垂”和“一泻而下”,与那曲女子不论何时,无论何地都戴着的圆阔帽有关。圆阔帽如天上的白云,那曲女子戴着有轻盈飘逸的风采。在一步一趋向上的一当儿,马上接下来的是向下的“垂”和“泻”,圆阔帽给了那曲女子向上的托力,自然也给了她们向下的层次、距离和力度。

对那曲的天气我不敢恭维,异常的冷峻和凛冽,但对那曲女子在高寒中存有的暖意和优雅,我确趋望之。每每上街,那曲女子款款而过,或者茶馆里,那曲女子静静而坐,或者辽阔的草原上,那曲女子亭亭而立。我总情不自禁放下手中的工作和事儿,侧目而视,如汉乐府中行者驻足看罗敷。只要是美,每个人都不忘眷顾;只要是一种审美,人都难抵挡诱惑。

那曲的美,是高寒中的美,能够经受严寒的美,便也与其它没严寒拷打的美不同了。来到那曲后,首先感受到这里的诸多美与众不同,包括那曲女子的美。美是感性的,很难理性总结出个什么。也无需总结什么,抛开脑袋和逻辑,就用眼睛和感性,慢慢观赏藏北高原,感觉那曲女子吧。

快乐拉来的城市

那曲的街道很旧,很破,但那曲的茶馆、餐馆却很新,装饰精美,所以那曲的美不在户外,却在室内。在那曲游玩,走在大街小巷,会让人失望,远远不如拉萨的现代和整洁。但在路边的各种商业设施里,你立即会振奋起来。这里的层次相当甚至超越拉萨。在那曲不能光看其表,应多看其里。

那曲城市的面积不大,也不小,但人却不见很多。在西藏,尽管比拉萨、日喀则以外其它城市人口要多,但在宽广、茫茫的草原,人总不显多。不过,这更多是内地人的看法,内地城市人满为患,好不容易看到一个人少点的城市。但在草原人看来,地大原广,好不容易看到一个地方人多一点,于是那曲镇也就成了繁华之都。人的来头不一样,竟连对城市的热闹感觉也不一样。

那曲白天的热闹,在室外的热闹,各路商贾云集,城乡物资聚散于此,南北特货纷呈于是。那曲白天的安静,在室内的安静。那曲白天所见之人,远少于那曲实有之人,许多人白天蛰伏室内,颠倒了白天和黑夜的乾坤。挖虫草富裕的人,家有大量牛羊经济宽裕的人,把那曲镇当成了生活之都,休闲之城,而非生计之地,忙碌之所。

那曲的热闹,其实更在夜晚,羌塘草原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快乐几乎集中于此。美丽的歌喉不仅在边远的草原亮着,更向那曲镇集中。各类娱乐活动在草原的各处显着颓势,几乎都要搬到那曲。还有财富,一年年的从草原各地向那曲镇汇集。那曲镇,也就成了藏北高原的财富之都,这些财富大都花费在晚上。

由此,那曲镇不仅是火车拉来的城市,更是快乐拉来的城市。

站得高看得远的拉萨

全中国省区一级的首府中,唯拉萨站得最高,看得更大,见得更远,高楼大厦几乎把内地的城市淹没了,那里的居民往往见楼不见天,见人不见大自然,见自来水不见河水,见假山不见真正的山野,闻汽车尾气不闻新鲜空气,见风景只能是墙上挂的画,见动物只能是家中养的宠物,见花草只是盆中栽的可怜几株。

而在拉萨,蓝天从来就是直接架在人的脖子上的,那么亲,那么近,抬头可张望,伸手可触摸,脚踏一下即可达。这里建筑物的高度都有严格的规定,被摩天大厦压抑已久的人们到了拉萨,会有一种轻松的感觉,一种放飞的快乐,看到天上飞鸟阵阵,自己好像也要像雄鹰一样在空中翱翔。

人在拉萨,山川、河湖,人在城中即可全收眼底,夜晚,山上下起的是皑皑白雪。到朝霞初起时,群山已是一个个白头翁,银光闪闪。上午太阳普照,山上的冰雪化为汩汩的流水,雪水沿拉萨河蜿蜒而下。拉萨河直接流进拉萨城,河在城中,城沿河立,河水流出的是拉萨城的圣洁,拉萨城为拉萨河念出的是平安的经声。

拉萨城地处拉萨河滩及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的地带,四周群山环绕,在一片辽阔的蓝天白云之下,拉萨城的古代创建者,现代建设者们无论有再大的高楼大厦建设冲动,都必须匍匐在佛天之下,最高的冲动也不能盖过神佛的高度,雄伟的布达拉宫是拉萨的最高点,还有大召寺,周边的建筑也不能高过它。

像这样的站得高,看得远,心情欢畅,心不受高楼大厦压抑,胸怀宽广,人不受高空杂物遮挡,放眼极目,全中国,甚至全世界,可能也只有在拉萨。所以轻松、开阔、欢畅、远大、飞翔起的感觉,也是拉萨的大美。

拉萨的声音

拉萨是佛地,到处可闻经声,可感受到佛的声音。要说拉萨的声音,不是车声、机器声、叫卖声、基建的喧闹声,这些声音是内地城市都有的嘈杂音。但在佛的指引、佛的安抚、佛的超度下,这些声音在西藏都被平息下来。西藏安祥、宁静。在经声之下,静中取安,闹中求静。走在大街小巷,藏族同胞们一个个心宽神宁,脚步不紧也不慢。身外的嘈杂抵不过,也无法奈何他们内心的安宁。而化解外界嘈杂的,正是他们滔滔不绝的经声,手中周而复始转动的经筒,还有源源不断滚滚流动的佛珠。

佛面对着众生,从来都是默然不语,他们看似无言,其实有很多话;他们看似无语,其实他们的声音信众听得见;他们看似没有发声,其实如雷贯耳。他们说的话被刻在经卷里,声音在信众的灵魂里自然而然地响起,他们的言语自己不说,信众会自觉帮他们说出。

在拉萨大大小小的寺庙经堂,许多僧人喇嘛修行,他们听佛的话,念佛的经,背佛的语录,记佛的声音。经声中他们成就为高僧大德,让自己功德圆满,也普渡众生。在新的历史时期,进步佛教徒所发挥的稳定社会、安抚信众、造福心灵世界的作用正越来越明显。

而在大街小巷,在公交车里,在商场游艺场,在家中,甚至在所有的公共场合,在行走时,在坐立休息时,甚至躺卧睡觉时,虔诚的信众,口中念念有辞,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的跟随神佛,祈祷来世和今生。不但让人念经,还发动自然万物念经,布施行善,拉萨城里城外,山上河边,到处挂起的经幡,随风窸窣作响,这就是大自然的经声。

要说拉萨的声音,那一定是经声,拉萨是经声中的城市。

生命美

在内地南方很平常,见得不能再多见的小树林,在拉萨却是一个稀罕物,至今我只在色拉寺前,宗角禄公园,罗布林卡见过,在哲蚌寺前也有一大片。抬头望拉萨周边的群山,大多数地方连一棵草都难以寻见,更何况树木。但在拉萨的市区范围内,竟还能勉强支撑起一片片小树林,实属难能可贵。

要说拉萨的大美,不应该只是它最擅长的一些什么东西,最丰富的一些什么风景,而更应在它如何克服困难所取得的成就,在艰难中的不易。比如在荒漠峭壁中长出的一棵松树,这是公认的大美。蓝天白云尽管是拉萨的大美,是其它地方难至的大美,但更应赞美的是这儿生命的大美,比如坚守高原的牛羊,艰难中养活藏族人民的青稞,以及世代生生不息,顽强与自然抗争的藏族人民自己,他们才是拉萨最大的美,连同这一片片树林。

宗角禄康的这一片片树林确实繁茂,恍然间你还以为置身于温暖湿润的内地南方,树木葱茏,参天敝日,它们把宗角禄康紧紧的围成一圈,更在公园中央豪放矗立。这一片绿意也容易让人暂时忘却高原的艰辛,以为高原其实和内地一样有山有水有绿,是适合人居的天堂。

但只要透过树梢,目光射过绿叶的缝隙,看拉萨周围的群山,你就会再一次领略生命的寒意。光秃秃的群山、寸草难生的群山,向你揭示生命的残酷,每年不知有多少种子,未来的生命,随风热情洋溢地扑向高原,飞向拉萨,落在这里的群山上,但这儿实在太贫瘠,缺少温暖,缺少生命的护佑,绝大多数种子只能葬身这片高原。

我又想起在拉萨参加的一次植树活动,溜尖溜尖的镐子刨下去,却被反弹回来,碰到的是和镐子一样坚硬的岩石,连一点可怜的土壤都没有,就好像一个初生的婴儿,没有温暖的床,只有冰凉的冰块,生命能存活吗,那一年我们种下了八棵树,第二年,七棵都死了,还留下了一个瘦弱的生命,至今我不忍再去看,就怕失望。

在拉萨看到小树林,那种感觉绝不仅仅是秀美,而是壮美,大美。

谦卑之美

城市还是不能太高,否则太高,支撑城市美的好多东西就见不着了,如山水田园、蓝天白云。拉萨就提供了这么一个范例,让城市不要太自高自大了,不要太自不量力了,不要太孤芳自赏了,不要太目中无人了,不要太忘乎所以了,不要太自吹自擂了,不要太自欺欺人了。你看拉萨多谦卑,一般的房子就三层两层,不傲天,不欺地,不挡山,不阻水。

拉萨在群山之中,只是站成一个低矮的队伍,它甚至也可以像内地许多城市,排满高楼大厦,试与天公比高。但拉萨放弃了这样一种发展念头,能长出十分只长出三分,始终把自己的身段放低些,高看周围群山,仰望上方天空,自己只是拜伏在大地的脚下,你看,拉萨这样一来,就获得了尽可能多的美的支撑。

站在大昭寺广场上,你很容易被这里各种美的支撑、美的组合、美的合围所震撼,所感动。上方是蓝天白云,它们给圣城拉萨无穷无尽的呵护。远处是蘸着阳光的金子般的山峦,时值夏天,青山也绿了。绿色闪亮,也带着太阳的阴影,给拉萨的远景增添了无穷的层次美;圣城拉萨很古老,蕴藏着无数的传统文化美,更有现代的人们穿梭其中,游人如炽,传统和现代交相辉映,各地文化相得益彰。

内地许多城市见城不见天,见人不见景,见楼不见山,见街不见水,这样的城市是单调的城市、枯燥的城市、简单的城市、荒芜的城市,是不可能持久,很难有人情味,生命力有限的城市。但在拉萨,该有的美的元素它都有,它得到了各种美的支持,它的美绝不是大漠中的孤立一品。

拉萨的谦卑,对大自然的尊重,酿成其大美。内地的许多大城市是没有希望了,一个个建成高楼大厦,更可危楼摘星辰,希望内地后起的许多中小城市能好好效法拉萨,拉萨大美的模式应该推广,它的谦卑情怀应该广播四方。

责任编辑:次仁罗布

猜你喜欢
那曲蓝天白云拉萨
我校成功中标西藏那曲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项目
援藏是一首奋进之歌
拉萨舰,入列
蓝天白云下的新疆“火焰蓝”
让蓝天白云永驻鹰城
为蓝天白云立法 建设高质量富美鹤城
拉萨姑娘美
那曲河边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RP-HPLC测定阿那曲唑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