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个结合 提高作文能力

2015-05-05 12:21杨国诗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口头表达能力课外

杨国诗

在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中,写作能力的确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实践证明,写作能力提高了,整个语文学习的水平、语文学习的能力也就提高了,无疑我们的语文素养也就会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我们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必须具备适应生活、工作和学习需要的写作能力。就是说不仅要会写,而且要写得快、写得好。而传统作文课常常要求学生写一些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不大用的东西,或者写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新的课程标准则要求我们在日常作文训练中要把写作训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将来工作需要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备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写作能力,并逐步训练学生的快速立意、快速构思、快速作文的能力。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在我们日常的作文训练中,阅读与写作、口头表达与书面训练、课外练笔与课堂作文等三个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做法。

一.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的结合

人们常说,阅读好比吸收,写作则是输出。古人也讲:“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只有“劳于读书”,才能“逸于作文”,这就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重视阅读教学,就必须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首先是重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要有意识时跟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除了介绍有关知识常识,从内容、语法、修辞等角度进行分析外,还要从写作的角度进行分析,既要把握住一类文章的共性,还要剖析出一篇文章的个性。根据“学习语言的一般过程是模仿——变化——创造”的特点,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要注意模仿的重要性。“教师的任务是指点学习模仿什么,怎样模仿”(吕叔湘语)。在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确定明确的训练目标,有倾向地模仿课本上的文章。有时可从结构角度模仿,有时也可从表现手法上模仿;有时模仿全篇、有时模仿局部;甚至有时也可以仿照课本上的文段做些词语连缀性的练习。总之要力图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合学情特色的以课本为依托的写作训练序列。

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要实实在在地真读,而非心不在焉、囫囵吞枣似的读,更不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先去翻看教辅寻找所谓的正确答案的那种功利的读。请我们注意新课程标准中“积累”、“理解”、“感悟”等字眼,这一些的前提是你自己,而非老师或所谓的专家,老师讲的是老师对文本的理解,教辅上印的那是编书者东拼西凑来的“杂烩”,其中不乏正确的标准答案,但是对文本的理解要受读者的阅历层次限制,“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所以,你可千万不要迷信教辅甚或老师,你要根据你的知识积累、根据你的理解,勇敢的发表你的见解,谁有不同意见,你就跟他辩论,你觉得他说得对,那你就接受他的意见,你若不同意他的观点,那么你就坚持下去!

其次是重视课外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古人训:“书多读胸中自富,文勤作笔下生花。”欧阳修说:“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这些话都说明了读与写的辩证关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课外阅读是有明确具体的要求的,初中要求“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和“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然而我们实际的阅读量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达不到课标的要求,更谈不上有高质量的课外阅读了。如果我们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有计划的进行课外阅读,并能做到跟写作训练的有机结合,对促进我们作文水平的提高肯定是十分有益的。

二.口头表达训练与书面表达训练的结合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语言传播的手段越来越广,手机、电视、电脑的普及,通讯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对话日益增多,口头表达能力越来越重要了。再者,传声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使声音语言可以“不依靠文字”传到过去无法想象的远处;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诞生以后,人们可以不用程序语言而用自然语言指挥生产和工作,人机可以对话,中文打字机应用“拼音自动变换汉字”的技术研制成功,下一代的“语词处理机”将是“语言输入、文字自动输出”的智能化电脑。这就是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声技术、人机对话、“说写”方法将有更大的变化,这就对人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学校语文教学必须把口头表达训练与书面表达训练结合起来,把口语教学纳入有计划的教学过程。重视培养学生使用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口头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说是写的基础,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可以很好地促进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日常语文学习中我们还要把口头表达训练与书面表达训练结合起来,把口语训练纳入有计划的语文学习过程中。

其实,口语表达是无处不有、无处不在的。同学之间的交往、师生之间的对话、家人之间的沟通的最直接的形式就是口语表达,不需要刻意地去做一些口语的训练。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口语兴趣,激发起自我锻炼口才的欲望就行了。如非要指出一些方法的话,也无非这样几个方面。从形式上可以采用传统的课前两分钟说话练习的做法,也可以召开有准备的演讲会、辩论会、朗诵会等。从内容上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也可以结合班级生活,还可以综论时事、热点话题、开心话题、生活扫描等。总之,要根据具体情况,积极思考,勇于发言,不放弃任何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敞开心扉、真诚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可以与同学先辩先讲,然后再写,有些作文题目则可以自主先写,然后再读再讲、与同学交流,倾听同学的建议,然后再作修改。

通过说的训练,逐步使我们的口语交际:说话规范,语言顺畅;说话连贯,条理清楚;说话简明,表达准确;说话得体,用语恰当。这样做的结果无疑会促进我们书面表达能力,即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课外练笔与课堂作文的结合

课外练笔不受课堂命题的限制,形式灵活自由,容易引起学生写作的欲望和兴趣,学生写作起来也容易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有真情实感,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水平容易得到充分地发挥。因此,恰当地持之以恒地指导课外练笔,可以弥补课堂作文的不足,可以巩固提高课堂作文的效果。也就是说,课外练笔与课堂作文的结合,同样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课外练笔不能绝对地放任自流,任其所为,而应当与老师的常规教学进程相统一。具体说来,我们可以结合课文有目标地练。如学习游记散文的记游方法时,就可以练移步换景、定点观察、定景换点的几种写法;学习议论文的结构时,就可以练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的几种结构方式。也可结合实际,有组织地练,飞禽走兽、花鸟草虫、天地阴阳、风霜雨雪、人物对话、外貌肖像、社会场面、自然风景都可以纳入课外练笔的范畴。我们还可以结合时事有重点地练,读书笔记、读报有感、生活随笔、一事一议都可以在教师的统一引导启发下成为我们课外练笔的内容。从形式上办报纸、出专栏、写日记、周记等等。只要坚持,既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又注重方法技巧的训练,课外练笔定能促进课堂作文的提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口头表达能力课外
小满课外班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如何写口头通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谈数学核心素养下初中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口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