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埃克替尼与多西他赛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序贯治疗中疗效观察

2015-05-08 07:25张春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3期
关键词:埃克盐酸肺癌

张春珍

盐酸埃克替尼与多西他赛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序贯治疗中疗效观察

张春珍

目的 探讨盐酸埃克替尼和多西他赛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序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4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20例采用多西他赛治疗,实验组23例采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疾病控制率87%高于对照组的55%;实验组无进展生存期为(5.08±0.21)个月, 长于对照组的(4.94±0.23);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 低于对照组的50%;两组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疗效确切, 能够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且药物副作用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盐酸埃克替尼;多西他赛;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序贯治疗;临床效果

肺癌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这种疾病机制复杂, 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 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声音嘶哑等,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 临床上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法较多, 常见的有手术、放疗、化疗等, 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 但是5年生存率仅有15%。近年来, 盐酸埃克替尼和多西他赛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使用较多, 但是药物疗效存在较大的争议[1]。为了探讨盐酸埃克替尼和多西他赛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序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作者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本院诊断、治疗的4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来本院诊断、治疗的4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23例及对照组20例。实验组中男17例, 女6例, 年龄35~89岁, 平均年龄(66.5±7.6)岁, 病程1~36月, 平均病程(23.5±4.2)d;对照组中男14例, 女6例, 患者年龄40~86岁, 平均年龄(56.7±9.8)岁, 患者病程1~36月, 平均病程(24.2±4.0)d, 入选患者均化疗2个周期, 患者中30例非小细胞癌, 13例腺癌, 患者对其治疗方案、护理方法等完全知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静脉滴注75 mg/m2多西他赛(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4301)混合250 ml生理盐水, 静脉滴注1 h, 每3~4周重复1次。

实验组采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根据临床症状、病史等每次口服125 g(1片)盐酸埃克替尼( 浙江贝达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10061), 3次/d, 连续服用4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2]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进行疗效评价, 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和进展(PD), 以CR+PR+SD为疾病控制率(DCR), 观察两组无进展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实验组疾病控制率为87%, 高于对照组的55%;实验组无进展生存期为(5.08±0.21)个月,长于对照组的(4.94±0.23)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6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 低于对照组的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s)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CRPRSDPDDCR无进展生存期(个月)实验组2301373 87a5.08±0.21a对照组200389554.94±0.23 χ2/t12.225.03 P<0.05<0.05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

3 讨论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这种疾病机制复杂,且早期症状不明显, 患者一旦确诊均属于中晚期。目前, 临床上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更多地以保守治疗为主, 药物能够有效的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 实现靶向治疗。根据相关实验结果显示:亚裔、女性、不抽烟是靶向药物治疗的优势。因此, 临床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研究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近年来, 盐酸埃克替尼和多西他赛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使用较多, 但是临床疗效却存在很大的争议。多西他赛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药物, 该药物属于经典的二线化疗药物, 药物能够加强微管蛋白聚合以及抑制微管解聚, 从而形成稳定的非功能性微管束, 从而能够有效地破坏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但是, 这种药物在使用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较多,风险性也比较高。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疾病控制率87%, 高于对照组的5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无进展生存期为(5.08±0.21)个月长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盐酸埃克替尼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盐酸埃克替尼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一线药物, 这是我国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 这种药物分子结构和厄洛替尼、吉非替尼相同, 但是这三种药物在侧链基团又存在明显的差异。药物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 延长患者生存期, 并且患者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少[2]。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6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低于对照组的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3]。

综上所述,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疗效确切, 能够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且药物副作用较少, 值得推广使用。

[1] 李曦, 杨新杰, 张树才, 等.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中华肿瘤杂志, 2012, 34(8):627-631.

[2] 谭芬来, 张力, 赵琼, 等.国家一类新药盐酸埃克替尼的药理与临床评价.中国新药杂志, 2009, 18(18):1691-1694.

[3] 农靖颖, 秦娜, 王敬慧, 等.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中国肺癌杂志, 2013, 16(5):240-24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3.093

2015-03-16]

455000 河南科技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安阳市肿瘤医院)

猜你喜欢
埃克盐酸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盐酸泄漏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3KI深圳市埃克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键开启智能影音室 埃克思WMS-C3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盐酸生产装置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