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2015-05-08 07:25罗琳虹郑巧丽洪勉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3期
关键词:米索宫素出血量

罗琳虹 郑巧丽 洪勉辉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罗琳虹 郑巧丽 洪勉辉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效果。方法 200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 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组)和对照组100例(缩宫素组)。前者在术后即将米索前列醇0.2 mg纳肛, 同时缩宫素20 U+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缩宫素组)术后仅给缩宫素20 U+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 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均无妊娠合并症, 无年龄及胎位限制, 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产后2、24 h平均出血量也明显较少(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出血效果良好, 且使用方便、经济又安全。

产后出血;剖宫产术;米索前列醇;缩宫素

产科出血按发生的时间不同可分为产前出血和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高于产前出血, 占产科出血的87.8%, 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 而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是可以避免的[1]。近年来产妇及家属对母子平安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 随着手术例数增多, 预防术后出血非常重要,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子宫按摩和应用宫缩剂是治疗宫缩乏力的首选措施[2]。临床常规使用缩宫素促使子宫收缩, 而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本院采用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0月在本院定期产前检查、足月行剖宫产分娩的200例产妇。纳入标准:单胎足月初次分娩、分娩孕周37~42周。两组产妇均无妊娠合并症, 无年龄及胎方位限制。手术指征包括:社会因素、臀位、羊水过少、珍贵儿等。所有产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各100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米索前列醇加缩宫素组)在手术结束返回爱婴区即给予米索前列醇0.2 mg纳肛和子宫按摩并宫底置沙袋, 同时缩宫素20 U+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缩宫素组)术后给予子宫按摩并宫底置沙袋和缩宫素20 U+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

1.3 观察指标 产后出血量测量统一采用2种方法:容积法: 测定失血量(ml)使用专用产后接血容器收集血液后放入量杯读出数量;称重法:失血量(ml)=[胎儿娩出后接血敷料湿重(g)-接血前敷料干重(g)]/1.05(血液比重为g/m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产妇产后2 h及 24 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比较(±s, %)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比较(±s, %)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1

组别例数产后2 h平均出血量(ml)产后24 h平均出血量(ml)产后出血率实验组100 288.50±68.50a458.50±128.60a0b对照组100390.80±96.50586.80±206.505 t/χ27.459.205.13 P<0.05<0.05<0.01

3 讨论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 剖宫产时超过1000 ml, 发生率约为8%~13%, 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 居我国产妇四大死亡原因的首位, 处理原则主要为正确估计出血量, 明确原因快速止血[3]。分娩后2 h是高发时段, 尤其是宫缩乏力性出血多见, 应及时有效的加强子宫收缩, 才能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缩宫素是治疗宫缩乏力的首选, 垂体后叶提取物中有子宫收缩作用的物质, 其加强子宫收缩作用迅速关闭子宫基层的血窦, 阻断血流效果确切。但缩宫素也有其固有的副作用, 包括静脉滴注后的血管扩张和心动过速, 还有个体敏感性差异较大, 单独使用产后出血发生率仍较高。在分娩后常规使用缩宫素的同时, 将米索前列醇0.2 mg直肠给药纳肛, 通过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来增强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出血。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 具有前列腺素的生物活性, 可增强子宫平滑肌张力, 收缩子宫。其半衰期呈双相, 首次活性代谢物半衰期为20~40 min, 以后代谢物的血浆半期为1.5 h, 持续时间长, 有效解决产后24 h内出血问题, 对子宫的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即使缩宫素无效时, 仍能较好地发挥促宫缩作用[4]。两药合用起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剖宫产术中应用,明显减少了24 h出血量, 方法经济方便且安全值得推广。

[1] 王珏, 程海东.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临床分析与治疗研究. 医药论坛杂志, 2013, 12(3):112-113.

[2] 卓贞顺. 产后出血921例临床分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2):202-203.

[3] 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107-108.

[4] 王晶, 谢守珍, 连俊红. 直肠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评价. 医药导报, 2008, 27(11):1356-135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3.113

2015-03-19]

515041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米索宫素出血量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54例
67例脑出血患者超急期中风急症证候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