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酸速率法肌酐测定的线性范围及其临床应用评价

2015-05-08 10:35叶章发王龙桂远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9期
关键词:肌酐试剂线性

叶章发 王龙 桂远望

苦味酸速率法肌酐测定的线性范围及其临床应用评价

叶章发 王龙 桂远望

目的 观察分析苦味酸速率法肌酐测定的线性范围。方法 使用低、高值定值血清, 配制不同肌酐浓度的标本, 进行测定。结果 肌酐浓度在66.0~512.0 μmol/L范围内检测, 线性方程:Y=0.8571X+22.953,相关系数r=0.9973。结论 苦味酸速率法肌酐测定线性范围较小, 临床应用需采取措施加以校正。

苦味酸速率法;肌酐测定;线性范围

苦味酸速率法肌酐测定在临床实验室具有一定范围的应用, 观察分析其测定的线性范围及相关问题, 以期与使用者共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标本 英国产RANDOX(Human-Sera分析用人血清基质)定值冻干质量控制血清。

1.2 仪器 OLYMPUS(奥林帕斯)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试剂 国内某品牌苦味酸速率法肌酐测定试剂盒, R1试剂:0.32 mol/L氢氧化钠, R2试剂:53.0 mmol/L苦味酸,肌酐标准品浓度:132.6 μmol/L。

1.4 方法 取RANDOX(Human-Sera分析用人血清基质)定值冻干质量控制血清, 同一批号的低值血清(肌酐定值浓度:66.0 μmol/L)3瓶, 同一批号的高值血清(肌酐定值浓度:512.0 μmol/L)3瓶 ;严格依照产品说明书使用去离子纯净水5.00 ml, 溶解各瓶冻干血清;待其充分溶解后, 混匀, 备用。分别将备用的每瓶低、高值血清依照不同比例, 进行配制,形成6个系列18份实验标本。按照由低值向高值的顺序,上机进行肌酐实验检测, 具体见表1。其中, 肌酐理论(定)值在400.0 μmol/L以上的标本, 使用生理盐水稀释后, 再次上机进行测定。上机主要技术参数:标本30 μl, R1试剂150 μl R2试剂150 μl, 主波长520 nm, 次波长700 nm, 反应时间13~15。

1.5 统计要求 a值在(1±0.10)范围内, 相关系数r≥0.975,截距b小于检测上限浓度的5%。

2 结果

肌酐浓度理论值在66.0~512.0 μmol/L范围内检测, 其线性方程:Y=0.8571X+22.953,回归系数a=0.8571,截距b=22.953,相关系数r=0.9973。

表1 苦味酸速率法肌酐测定结果

3 讨论

肌酐测定方法有传统的化学法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酶学检测方法。化学法是利用肌酐与苦味酸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 生成橘红色化合物, 进行肌酐浓度测定。其不足之处在于该反应并非仅对肌酐特异, 还有许多化合物如蛋白质、葡萄糖、抗坏血酸、丙酮、乙酰乙酸、丙酮酸, 胍和头孢菌类抗生素等[1], 均可与苦味酸反应生成色原, 干扰检测结果。苦味酸速率法则是根据肌酐与非肌酐物质在碱性条件下, 与苦味酸试剂反应的动力学特性, 利用所谓“窗口期”期, 控制样品在25~60 s之间与碱性苦味酸试剂发生反应, 以减少或避免快速反应假肌酐物质(在样品与碱性苦味酸混合后迅速出现反应, 并在20 s内完成, 生成非肌酐有色化合物)、慢速反应假肌酐物质(样品和碱性苦味酸混合后80~100 s才开始反应)的干扰,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测定的特异性。有文献报道由于方法学之间存在变异, 肌酐测定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苦味酸法测定结果与真值有偏差, 当肌酐<100 μmol/ L, 结果假阳性偏高5%~10%;当肌酐>200 μmol/L时, 偏低10%~15%[2]。这与作者使用英国产RANDOX(Human-Sera分析用人血清基质)定值冻干质量控制血清进行肌酐测定, 观察分析其线性范围时的测定数据基本吻合。而且, 随着检测标本肌酐浓度的不断增高, 其测定数据比实际浓度值降低程度愈增大。从实验数据分析, 肌酐理论值在66.0~512.0 μmol/L浓度区间进行检测时, 其线性方程:Y=0.8571X+22.953,回归系数a=0.8571,相关系数r=0.9973, 截距b=22.953;其中a<0.90, 其统计分析数据不符合线性范围的一般要求。如果降低检测浓度,使其在肌酐理论值为66.0~423.0 μmol/L内检测, 其线性方程:Y=0.9103X+13.120, a=0.9103, r=0.9998, b=13.120, 统计分析数据指标符合线性范围的一般要求。因此可以得出, 该法检测线性范围相对较小, 为了满足临床一般要求、提高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建议肌酐测定时, 当其实际检测值>400.0 μmol/L时, 应使用生理盐水将标本稀释后再进行测定。一般将其稀释后实际测定值为130.0 μmol/L左右, 再根据稀释倍数换算出肌酐结果报告值。作者将肌酐理论值在400.0 μmol/L以上的实验标本,使用生理盐水稀释后, 进行测定, 其换算报告值与理论值基本无异。

苦味酸速率法测定在方法学上存在不足之处, 而且其测定试剂的酸碱性对仪器管道有腐蚀作用, 影响生化仪器的寿命, 易产生交叉污染[3]。但由于其试剂成本低廉、易于保存、检测数据重复性好、高值样本稀释后检测结果能够满足临床需求、可以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等特点, 依然在临床实验室有一定范围的使用。肌酐的酶法分析是解决肌酐测定中非特异性干扰的根本途径, 临床实验室一般使用肌酐酶偶联肌氨酸氧化酶法进行测定。此法干扰和影响较少, 速度快, 适用于自动分析, 近年已被普遍采用[4]。另外, 从方法学上讲, 酶法测定的线性范围远远大于化学法。而酶法试剂成本较高, 对其在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有一定影响。至于苦味酸与肌酐测定的相关性问题, 有文献报道, 肌酐浓度处于一个较低或中等的水平下, 由于受到干扰物质的影响, 苦味酸法测定偏高, 在肌酐浓度较高时, 由于受到线性范围的影响, 苦味酸法测定结果偏低, 精密度方面两种方法学的测定情况都较好[5]。当血清肌酐水平越高或越低时, 两法测定结果的差异越大[6]。这与作者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的情况基本吻合。作者将尿毒症患者的血清标本,依照上述要求稀释后, 使用苦味酸速率法进行测定, 经换算后的结果与酶法直接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患者血清标本稀释后, 一方面相关干扰物浓度相对降低, 对实验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另一方面, 样本稀释后, 肌酐浓度降低, 使其能够与苦味酸试剂充分反应。

2010年7月, 卫生部(现卫计委)下发通知, 要求各省区市医疗机构之间, 要于2010年底实现医学影像资料互认和常规临床检验项目结果互认。在实际工作中, 同一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 可能因为使用检测方法的不同, 检测数据出现较大差异。虽然按照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相关要求, 实验室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 而且每项检测结果后面都注明参考值具体范围。但不同方法检测出来的不同数据很有可能影响临床医生对于检验结果的精准把握。检验项目方法学上的统一, 是值得探讨的实际问题。作者建议, 二级以上医院或者使用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临床实验室, 应该使用肌酐酶法检测试剂。基层医院的临床实验室在使用苦味酸法进行肌酐检测时, 应对其不足之处有充分了解, 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校正, 以保障实验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1] 叶应妩, 王毓三, 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65-466.

[2] 徐国宾, 李志艳.应重视实验室检查在慢性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11(29):961-965.

[3] 周碧燕, 李友邕, 覃政等.血清肌酐常规测定方法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化学试剂, 2011, 33(8):718-722.

[4]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委员会.临床医学检验与技术(中级).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402-403.

[5] 吴进军.两种肌酐测定方法性能的比较.医药前沿, 2014(17): 147-148.

[6] 李丽红, 张国军.酶法与苦味酸法测定肌酐差异的Meta分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 7(7):142-14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9.213

2014-12-19]

464000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肌酐试剂线性
渐近线性Klein-Gordon-Maxwell系统正解的存在性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检验科试剂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