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15-05-12 17:12
视野 2015年8期
关键词:时事评论一箩筐艾丽丝

我七岁读《故事会》,十二岁读《知音》,十五岁读《红楼梦》,十八岁读《情人》,这么说,并不是想夸耀自己曾博览群书,只是想告诉你我的身份——文学爱好者。之所以不用眼下最盛行的“文青”来标榜自己,是不想变成一只“过街老鼠”,索性用这么一个朴实的称呼来赢得你的好感。呵呵,说了一箩筐的废话, 现在言归正传。我大概从十年前便一直练习着写点东西,有时候是心情日记,有时候是时事评论,反正想起什么就写点什么。敏感的个性加上这两年岁数渐长,越来越忠于自己的内心,它的风吹草动、悲欢喜乐全部变成文字被我记录下来。我本人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但身边的好事者们就不这么想了,他们或是当面或是背后地抨击我,说我是个暴露狂,说我爱虚荣,更有甚者说我神经病。迫于压力,我已经将近一年没动过笔了。但其实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很郁闷。我不知道自己招谁惹谁了,每个人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干啥要对别人指手画脚——风吹池水,关你鸟事?

小沐

小编·雯:呵呵,写呗。不过个人认为有些东西还是不适合写出来,尤其是让众人皆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说过,她一般只写父母,几乎没有写过子女——“写他们? 不。我还指望他们有时来看看我呢。”如果你真的爱好写作,甚至把写作当成生活的方式, 那么,写作便和真实生活一样,需要适当隐藏。正如我们面对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只有好的念头,鄙视,讨厌,甚至想扇巴掌,而总有一个声音在提醒我们,然这一切只不过是想想而已。这几年的经验告诉我,强颜欢笑终究要比撕破脸强那么一点。发表,有时候真的不必要,最好的写作过程已经被你享受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呈露于人,自知永远比别人知道更为重要。

猜你喜欢
时事评论一箩筐艾丽丝
爆笑一箩筐
新闻一箩筐
新闻一箩筐
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哥特元素探析
燕南飞
艾丽丝·门罗小说《忘情》中的图书馆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