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群体身份认同的建构

2015-05-12 01:24李宏岩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构群体

李宏岩

摘要:90后大学生,在高校这一具有时间和空间隐喻性的场域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逻辑和理念;在大学校园的独特文化中形成了具有区隔性的审美方式和趣味倾向;在获得文化资本的过程中培养了同质性的象征符号与文化习性,而作为行为的主体,在接受高校一连串模式化的灌输中,他们完成了群我的内化,对自己所属的大学生群体身份接纳、认可,并由此建构了群体身份的认同,产生了价值感和归属感。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群体身份认同;建构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3-0095-02

群体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身份的认可和接纳程度,并体验到由此而带来的情感、归属感和价值感。群体身份的建构既是以社会和文化为中介的主体再认识,也是主体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的内心体验的价值观认知。“90后”是时间上的划分,也是新的社会情况和文化意义的承载者,他们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群体个性,在大学校园的时间秩序与空间结构、在校园文化的氛围里和获得文化资本的过程中建构了属于90后的大学生的群体身份认同。

一、在高校场域的时间秩序与空间结构中建构认同

大学生活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是一个由稚气的高中生向成熟的职业者转换的过程,在大学里经过四年的学习生活,毕业后就要走入社会的舞台,可以说大学的四年生活是在一个阈限期内。范·杰内普在论述通过仪式时,提出了阈限的概念,他认为伴随着每一次地点、状况、社会地位以及年龄的改变,人们总要经过一些仪式,通过具有象征性的仪式——无论是稳定性的还是反复性的,才能得到本文化的接纳和认同,通过仪式有标志性的三个阶段:分离,阈限,聚合。高考几乎是每一个高中生都要参加的人生重要的仪式,它不仅是选拔学生进入哪所大学接受教育的一次考查,更是“中学生”-需要被照顾的孩子向“成人”-能独立生活的职业人的转变标志。在孩子向职业人转变的过程中,大学生活恰好就处在一个阈限期内,大学的生活无论与中学生活还是与职业生活相比都要自由很多。

环境、语境对于个体的影响从来都不是直接的,其影响都是以场域机构为中介的,高校作为一个场域,具有空间的隐喻性,其中是模式化的教育活动,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技术与技巧的传播,更重要的功能是保存、灌输特定的文化传统。进入这个场域的行为人就自觉地接受了它隐含的规则,心照不宣地受此引导和塑造,进入大学就要体验自己的职业要从属一个系统的事实,大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但共同的任务都是学习。但在这特殊的阈限期内,他们享受到大学自由的生活节奏。他们可以暂时地摆脱家庭和职业的约束,不受社会时间安排的限制。除了考试与学校的日常结构安排,不知道其他的期限要求,大学生的地位可以打破社会生活时间的框框,或者颠倒它的安排……,大学生就是要削弱通过限制来组织的生活的所有区别……这种自由是表面的和人为的,但它也是一种起决定作用的放肆,中学生由此证明自己成了大学生。

学校有规律的开学、放假,大学生集体住宿、吃食堂,按学年安排学习生活计划,根据学校纪律的要求组织活动,同学之间多次重复的接触,可以使每个人不必直接经验,便可知道有关他人的一切,因此也形成了一个群体形象,90后的大学生喜欢在别人和自己面前证明自己是具有创造力的形象和行为。在自由的时间秩序和固定的空间结构中自我塑造和自我选择的愿望不一定造成某种确定的行为,它只要象征性地利用行为,证明自己已经选择了此种行为。过渡性和预备性的大学时代境遇使他们是自己所设计的那种样子,尽管有时只能是一种纯粹的设计,但大学生象征性的理解时空,在时空中按照理想设计建构自己的行为,这本身就体现了大学生群体的自我选择和认同。

二、在大学校园文化中建构

校园文化的主要传承方式就是课堂教学和学生读书。自由的学术讨论、理论的创新、前卫的思想,远离世俗的艺术品位,这些都让置身大学校园文化的人感觉舒服并想积极内化为自我的一种习性。虽然习性是持续的、可以转移的,但也是可以超越各种专门的规定和明确的条例而生成符合原则的实践。大学的校园文化不是自然形成的文化,是一种有意识的建构,是教育者引导、教育学生的重要渠道,给学生养成什么样的气质与习性是教育是否成功的检验标准之一。大学教育具备特有的生产能力,它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结构中,把自己作为制度再生产,同时也把其教育对象——大学生进行再生产,并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文化结构,也就是校园文化。大学生既是教育的产品也是教育的用户,因为毕业后的大学生很可能把校园文化的外延扩大,形成某种文化群体固定的风格。比如,厚德载物的清华人、科学民主的北大人等具有典型特质的文化人格概念。

文化爱好、品位、鉴赏力或情趣,即是人的一种心态、情感和秉性,同时又是一种文化实践方式,是现代人的一种行为风格和生活作风,是一种带有活动性的气质,布迪厄强调爱好的精神性、心态和情感的一面及其实践和行动的另一面。因此,从根本上说,爱好和品位就具有双重结构,呈现为象征性结构,同时,文化爱好也具有象征性的权力性质和社会区分功能。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文化承载者,其审美倾向体现了群体的自信独立、创新时尚的特点,对网络的依赖,对多元文化的认同,表现了他们的文化心态和行动原则,呈现了90后群体的追赶时尚、思想开放的群体爱好及品位,呈现了他们对信息资源掌握才能和分辨力,也表现出他们的文化修养和群体认同。因为不同的文化爱好和资源的获取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地表现出人们的社会成分及其社会权力掌握范围,文化爱好作为一种生成性的区分原则,一方面把行动者自身同他人区分开来,突显自身的身份,自我认同性及特殊个性;另一方面又将他人按照爱好的分类加以区分,实现人们对于整个社会各成员和阶级的间隔程序化。大学里的学生都被选拔过,而且又按照他们自己的习性针对学校做过自我选择,也就是说,按照他们的顺从性进行过自我选择,此外,学生们在一个受到保护的、没有任何物质忧虑的空间里生活四年,自然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判断。

三、在获取文化资本中建构

文化资本是某种形式的权力资本,文化资本概念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资源,比如语词能力、一般的文化意识、审美偏好、关于教学体系的信息以及教育文凭等。当今社会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它在社会中对社会地位的获取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纸大学文凭对于在职业市场中获得理想的位置变得越来越重要。高校扩招,导致了文凭的膨胀与贬值,志向与真实的就业可能性之间也许会有结构性的错位,但是缺少高等教育的经历会让情况更加糟糕,基本没有任何希望进入国家的体制内谋职。客观化和制度化的文化资本形式已经成为塑造社会分层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资本的多少也变成新的社会分层的基础,变成现代社会中独特的分化根源。经过高考选拔之后录取的学生进入大学,大学将其成员建构成一个与社会分离的群体,当社会将分离的标准一高考,当作合法化的选择来理解和认同的时候,高校本身就会孕育出一种象征资本,如此建构起来的群体限制越严,排他性越强,其象征资本的意义就越大。象征资本最终以文化资本的形式凝结在大学生的身体和毕业证书中,一旦得到承认,毕业生的社会声望附加值就大大增加。教育文凭是一种文化的积累,是一种独特的权力,它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转码,成为修养、优雅、优秀的内驱力,更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经济利益。

大学校园里不同角色的榜样作用对90后的大学生成长具有一种持续的力量,“榜样”激发模仿的欲望,并驱使青年努力使自己与榜样相似。作为离开父母和家庭庇护的青年人,大学生需要寻找到指导自己生活和思考的老师,他们寻找的范围往往是日常实践直接和经常接触的知识界的一部分,即他们的老师。老师是推崇文化和传播文化的载体,表现出人们所向往的知识分子富有魅力的形象,在经常接触教师的过程中学生认同了教师体现知识积累,大学生仍然是接受传统文化和正统文化的载体。学生在大学里过着受到学校制度约束的生活,接受被学校选择过的知识,这种生活就巩固了社会的同质性,一种共同的文化,一种共同的权利感,一种共同的文化资本。大学生之间建立的校园传统能够让身处其中的人接受一种对于现状的感知方式,而这种感知方式的结构完全符合前辈人追溯往昔时的表现所提供的范畴时,就更能引起群体认同的作用。大学毕业生都会感到被一种共同的东西联结在一起,这种共同的东西让他们回想起来感到愉快,有共同经历的人能够互相理解、互相尊敬,也能够彼此欣赏,在互相认同的基础上,自我的确认感与归属感提升,由此升起的感情让群体的心智结构趋于同质,共同构成了人们所说的群体精神。

不管大学生们有多少差异,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成功机会有多不一样,至少在一点上是共同的,都希望在对统一的崇拜和多样化的活动中鉴别自己的性质。大学生的现状包含了他们与境遇和学业的关系,从大学生的现状出发就可以了解他们深层的态度和对自身建构的情况。人们对大学生的看法是正在学习的人,也认为大学生就是通过学习为将来的职业前途做准备,与其说学习行为是达到某种职业目的手段,倒不如说是大学生自身的创造。大学生活创造了校园文化,新时代的90后大学生更是创造了新的文化,在创造新文化的同时进行自我的再生产和群体认同的建构,这过程中既包含了历时四年时间的时光记忆,也包含了在高校这共时的语境存在中的各种各样的行动。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构群体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建构游戏玩不够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