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国内民国文献保护研究综述

2015-05-13 00:12陈桂香重庆图书馆重庆400037
图书馆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脱酸民国论文

陈桂香(重庆图书馆,重庆400037)



近10年国内民国文献保护研究综述

陈桂香
(重庆图书馆,重庆400037)

[摘要]2004~2013年,国内民国文献保护研究工作取得了斐然的成果。主要从民国文献的保护观念、民国文献的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民国文献的脱酸、民国文献的修复、民国文献的影印、民国文献的缩微和数字化等6个方面综述了国内近10年民国文献保护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

[关键词]民国文献保护研究综述

[分类号]G256

1 引言

民国文献指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年)中国出版发行的图书、期刊、报纸及档案、照片、票据等各种文献。民国文献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弥足珍贵。据统计,民国时期出版的图书达20万种,期刊达2.5万多种[1],报纸近8000种[2]。

早在20世纪80年代,民国文献保护工作已经开始。1985年,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成立,领导图书馆缩微抢救古旧文献。20世纪90年代,限制查阅和禁止复印民国文献在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馆实行。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近10年,民国文献保护渐渐地被提到重要日程。2002年底,山西省图书馆制定了《山西省图书馆民国文献建设与保护实施方案(草案)》。2004年8月,民国文献加固保护技术在南京成功研发。2004年底,国家图书馆完成“馆藏纸质文献酸性和保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课题,民国文献保护迫在眉睫。2005~2007年,《北京晚报》《光明日报》《重庆日报》等著名媒体先后发布《国图67万册民国文献亟待抢救》《民国时期文献亟待抢救》《谁来拯救重庆图书馆的“镇馆之宝”》等新闻,报道了民国文献老化酸化严重,亟待抢救和保护。民国文献第一次站在舞台的最前方,得到世人的关注。2012年2月,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正式启动,国内民国文献保护进入一个新阶段。

笔者在中国知网通过“民国文献”“抗战文献”“民国图书”“民国期刊”“民国报纸”5个主题词进行检索,分别有144篇、49篇、31篇、67篇、27篇论文,共计318篇。去掉简讯、重复论文和不在时间范围内的论文,2004~2013年民国文献研究论文共计270篇。笔者以这270篇论文为基础,简要回顾2004年以来的民国文献保护研究,全面而完整地揭示该领域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最新成果。

2国内民国文献研究论文分布情况

2.1论文发表时间分布情况

民国文献研究论文在2004~2013年内的发表时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民国文献研究的阶段情况和阶段成果。2004~2013年国内民国文献研究论文,按时间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民国文献研究论文的发表时间分布

由表1可知,早期的民国文献研究论文数量不多,表明民国文献保护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但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从2008年开始,民国文献研究论文数量出现大规模增长,基本保持在20篇以上。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05~2007年,报刊和互联网连续大量报道了民国文献保护现状。报刊和互联网的大声疾呼,使民国文献保护逐渐引起政府部门以及图书馆、档案馆等民国文献典藏机构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2008年后,民国文献保护研究如火如荼地展开,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2.2论文发表期刊分布情况

民国文献研究论文在2004~2013年内的发表期刊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文献的搜集管理提供依据,也可以为民国文献研究者提供方向。

表2 民国文献研究论文的发表期刊分布

由表2可知,民国文献研究论文发表在不同类型的期刊中,其中以图书情报类最多,占总数的50%;其次是大学学报、档案类、历史类期刊,共占21%。由此可见,国内民国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学、大学、档案学、历史学领域,其中以图书情报学为主。图书情报类期刊占50%,说明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在民国文献保护研究方面起主导作用,也说明图书情报类期刊是民国文献研究论文发表的主要阵地。“其他类”占29%,表明民国文献保护也涉及文学、哲学、工业技术等。

3国内民国文献研究主要成果

3.1民国文献的保护意识

在过去的约100年中,民国文献没有得到科学有效的保护,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想观念不重视,保护意识淡薄。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孕育了浩瀚如烟的文献典籍。人们习惯性地认为,文献产生年代越久远,就越珍贵。与古代珍贵文献相比,距离最近的民国文献自然不受重视。进入21世纪后,在有识之士的引导下,经媒体、网络、报刊和学术会议的广泛呼吁,民国文献保护的重要性逐渐为世人所知。郑春汛[3]、钱承军[4]、汪帆[5]、荣红涛[1]等学者都指出,思想观念的偏差是民国文献保护不力的重要原因,必须切实加强民国文献保护意识。张铁提出,确立民国文献“新善本”“民国善本”“新文学善本”“民国版珍贵地方文献”意识[6]。加强民国文献保护意识,不仅要提升读者对民国文献的保护意识,更要加强工作人员、政府和社会人士对民国文献的保护意识[7]。

3.2民国文献的专业人才队伍培养

民国文献保护是一项学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化学、图书馆学、档案学等多个学术领域,需要一批专业人才队伍。然而,国内民国文献人才严重匮乏,其思想素质和科研素质无法适应民国文献保护的需要。民国文献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主要从3方面着手:学习民国文献保护知识;加强单位之间的合作交流;走职业化和高等教育并存之路[8]。其中,国家图书馆人事处处长王青云撰文,集中介绍了民国文献专业人才队伍培养问题。王青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广开渠道,从3个方面加强人才引进;提高业务水平,从6个方面展开系统培训;促进人才成长,采取5种措施营造良好环境[9]。由于民国文献大多采用双面印刷、机械装订、酸性纸张,使得民国文献修复人才成为整个人才队伍培养中至关重要的难点。邓雪梅[10]、王玉晶等[11]学者都意识到,民国文献修复人才稀缺,亟须培养一批民国文献专业修复人才。

3.3民国文献的脱酸

民国时期造纸材料混杂,制浆工艺落后,导致纸张酸性严重,而且酸化速度较快。脱酸成为民国文献保护亟须攻克的难关。纸张脱酸技术,在国内进展缓慢。国内纸张脱酸主要有4种方法:显色螯合脱酸法、碳酸氢镁水溶液脱酸法、双液两步脱酸法及“维脱”法[12]。而目前国内图书馆最为通行的脱酸方法是,把书放在碱性液体中浸泡,或者放在蒸笼中用碱性气体熏蒸[13]。发达国家研究纸张脱酸技术成熟,拥有先进的脱酸技术和设备,如巴特尔法、氯化镁脱酸法、二乙基锌法、韦驮法等。先进的脱酸技术和设备,需要高昂的经济成本,每处理1公斤书需20美元或每页0.3元人民币。各馆无力从国外单独购买先进的脱酸设备,而且无力单独承担脱酸费用。对此,钱承军提出,民国文献保护是一个地区乃至全国性的整体系统的规划工程,建议由政府主导,联合多方力量,共同推进民国文献脱酸工作。如2006年,上海图书馆联合上海其他几家图书馆、档案馆共同向市政府提议,全市成立一个抢救中心,引进一套纸张脱酸设备,供全市所有文化单位共享[4]。

3.4民国文献的修复

修复是民国文献原生性保护的重要内容。目前,民国文献修复还处在初级阶段,面临着修复技术不成熟、修复原则和标准模糊等问题。探索出一条成熟可行的民国文献修复道路,任重而道远。民国文献修复完全不同于古籍修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所以民国文献修复不能套用古籍修复技术。加拿大国家图书馆有“叶铸”工艺修复方法,中国中央档案馆有“引力桌”技术,而目前国内民国文献可行的修复方法有裱书页法、聚酯胶片保存法、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法[14]。除了修复技术,修复工作的原则和标准也引起广大学者关注。《馆藏纸质文献酸性和保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报告指出,修复工作必须注意3点:破损严重且非常珍贵的文献优先修复;修复质量始终放在首位;根据被修复文献的价值和破损程度,确定适当资质的修复人员[15]。谢雷[16]、裴文玲[17]等学者认为,除上述3个原则外,还必须注意3点:修复前检测纸张成分,集体制定修复方案;修复时尽量保持原文献的各种信息;在保留处理上不做冒险修复,不做破坏修复。

3.5民国文献的影印

影印出版与缩微复制、全文数字化都是民国文献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措施,也是目前最能兼顾民国文献保护和利用的方法。其中,影印出版最接近民国文献原貌,最符合人们阅读习惯,完全可以取代民国文献原书的阅读使用功能。作为中国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影印出版对于传播中国近代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裴文玲[13]、王玉晶[11]、普武胜[17]等学者都指出,影印出版既能保护民国文献,延长其寿命,又能保持文献原貌,方便读者阅览,最大限度地传播和利用。曾洁莹称影印出版的民国文献为新版民国文献,并建议提高馆员对新版民国文献的熟悉程度和检索能力,以便帮助和引导读者使用新版民国文献[2]。影印出版固然好,但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影印出版有其自身的选择性,只有清晰的文献才能影印[3];二是根据财力,应当选择历史价值较高和使用频率较高的文献进行影印出版。

3.6民国文献的缩微和数字化

缩微和数字化是目前再生性保护最常用最有效的措施。早在20世纪80年代,民国文献已经开始缩微化。2006年,重庆图书馆率先完成馆藏主要民国文献的数字化。到今天,图书馆、档案馆等民国文献主要典藏机构已完成主要民国文献的缩微和数字化。马琳[18]、汪帆[5]、邓雪梅[10]、万华英[19]、张莉[20]、吴丽杰[21]、龙世彤[22]等学者分别介绍了黑龙江省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贵州省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和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民国文献缩微和数字化建设,并分别指出各馆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民国文献缩微和数字化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存在缺乏统一领导、缺乏合作、成果共享程度低、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民国文献数字化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保护工作机制、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中华民国文献全文检索系统[23]。基于缩微与数字化的关系,黄汶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只有用现代化的手段使缩微技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才能开阔空间,注入活力,更有效地发挥其优势[24]。

4 结语

民国文献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创造力,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2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明确提出: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列为文物。文献资料、手稿和图书资料包含民国文献,因此民国文献也属于文物,受国家保护。保护民国文献更是图书馆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通过上述分析,在图书情报领域,民国文献保护逐渐得到重视,但在其他领域,民国文献保护还未得到普遍重视。即使是图书情报领域,民国文献保护的很多根本问题也未得到妥善解决。随着时间的流逝,民国文献保护道路更加艰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回顾民国文献的百年历史,总结民国文献保护的经验,调查民国文献保护的现状,分析民国文献原生性和再生性保护措施的发展趋势,促进中国民国文献保护逐步走向观念普及化、人才专业化、脱酸低廉化、修复技术化、影印多样化、全文数字化的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荣红涛.重视民国文献保护:兼与民国前文献保护比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9):9-12.

[2]曾洁莹.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措施刍议[J].全国新书目,2009(4):4-7.

[3]郑春汛.民国文献的价值与保护对策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4):40-42.

[4]钱承军.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对民国文献的保护与利用[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1):74-77.

[5]汪帆.浙江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8(2):64-65.

[6]张铁.从版本学视角谈民国文献的保护[J].图书馆建设,2010(5):23-25.

[7]陈桂香.民国报纸的价值与保护对策研究[J].公共图书馆,2013(3):57-59.

[8]王新才,王珂.我国高校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对策研究[J].图书情报研究,2013(3):16-19,42.

[9]王青云.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刍议[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4):27-29.

[10]邓雪梅.贵州省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现状及对策[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5):82-84.

[11]王玉晶.民国文献保护刻不容缓[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5):161-162,176.

[12]赵辉.民国文献保护研究的特点及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3(10):34,36.

[13]裴文玲.济南市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保护研究[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8(3):62-64.

[14]阮素雯.民国文献原生性保护方法研究[J].兰台世界,2010(11上):11-12.

[15]《馆藏纸质文献酸性和保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课题组.馆藏纸质文献酸性和保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报告[R].北京:国家图书馆,2004.

[16]谢雷.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探析[J].图书馆建设,2012 (8):13-17.

[17]裴文玲,普武胜.浅谈民国文献的抢救与保护[J].当代图书馆,2008(1):60-62.

[18]马琳.新善本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0(1):53-55.

[19]万华英.重庆图书馆民国文献数字化建设述评[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12):35-38.

[20]张莉.山西省图书馆民国图书缩微工作经验谈[J].数字与缩微影像,2011(4):37-38.

[21]吴丽杰.民国文献数据库建设管见[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1):35-38.

[22]龙世彤,关富英.高校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专题库建设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1(6):34-36.

[23]陈桂香.民国文献普查与数字化[J].数字与缩微影像,

2013(4):20-22.

[24]黄汶.基于民国文献的缩微与数字化管理研究[J].兰台世界,2012(3):30-31.

[25]国办发〔2007〕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08-01-09].http://www.gov. cn/zwgk/2007-01/29/content_511825.htm.

陈桂香女,1982年生。硕士,馆员。研究方向:民国文献整理与开发。

收稿日期:(2014-12-11;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脱酸民国论文
世界级的纸张脱酸技术
世界级的纸张脱酸技术
世界级的纸张脱酸技术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纸张加压雾化脱酸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