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5-05-13 14:23孟祥妹赵振东
卷宗 2015年3期
关键词:道桥工程测量课程改革

孟祥妹?赵振东

摘 要:针对 “道桥测量工程”课程体系现状,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给出了调整整合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认为应重视 “教”与 “学”的统一,强化过程考核,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道桥;工程测量;课程改革

课题项目名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 项目编号:JG2013020013

“道桥工程测量”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道路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测量方法、技术和仪器不断出现,并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面对新形势, 通过 “道路工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满足市场需求,成为测量教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近年来,我们依据工程测量课程体系情况,对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应改革措施,进而展开尝试和实践。

1 道桥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 教学内容层次不清、重点难点不突出

由于课程体系的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有所增加,但教学时间被压缩。目前,理论教学任务包括 :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基本知识、控制测量、大比例地形图测绘、地形图应用、地籍测量、建筑道路工程、线路测量、桥梁隧道道路工程等 ;同时,还要安排课内实习,认识和熟悉DS3型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罗盘仪、电子数字水准仪、DJ6 级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全站仪等的结构和使用。测量实习项目包括:DS3型水准仪的使用及其检验与校正练习、普通水准测量、四等水准测量、DJ6 型光学经纬仪的使用及其检验与校正、水平角观测、竖 直角观测、钢尺 量距、罗盘仪测量磁 方位角、经纬 仪导线测量、小平板仪的使用练习、视距法测定平距与高差练习、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地形图、解析法测定建筑物高度、道路纵横断面测量、

极坐标法放样点位、激光扫平仪的练习使用等。现在,以我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该课程安排在每学年第二学期,理论教学第 4~15周完成,共30 学时; 实践教学第17~18周完成,共实习2周。在制定教学大纲时,虽然强调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但是时间分配不当,导致教学内容层次不清、重点难不突出。

1.2 理论与实践脱节

“道桥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教学常专注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步骤和仪器结构原理及其使用的讲授,缺乏足够的教学演示和实验操作练习环节。学生接触仪器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少,学习测量基本原理常规感到晦涩难懂,印象也不深刻。在理论教学结束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常规测量仪器的操作仍非常生疏,对于如何完成一些测量项目信心不足。实践教学则过多地强调仪器操作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测量理论的深化理解,导致学生选择测量方法不合理、计算功底不扎实,一些测量项目返工情况时有发生,实习报告质量不高。

1.3 教学方法运用不合理,组织教学过于呆板

在教学方法运用上,由于忽视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实际特点、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环境条件等因素的不同,随意性较大。更谈不上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致使教学组织显得僵化、呆板。

2 道桥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与实践

2.1 调整、整合教学内容

依据实用、够用原则,理论教学内容分为重点、一般和自学三个层次。重点讲授测量的基本工作、直线定线、导线测量、地形图应用和建筑施工测量等内容,安排课内实习,坚持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学时分配要充分。简单介绍控制测量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变形测量等一般内容,学时分配适当减少;地籍测量、线路道路工程、桥梁隧道道路工程和水利道路工程为自学内容,不分配学时。

2.2 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 “教”与 “学”的完美结合

“教”与 “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主要矛盾,其中 “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 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常言道, “教授知识,授之以法” ,教师应把精力放在研究如何教,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如何“学” 。为此,我们应从 “教无定法”和 “教必有法”两个方面着手来实现 “教”与 “学”的完美结合。前者要求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后者强调“教”与 “学”完美结合的方法, 即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意愿、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方法。

(1)多样化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果。

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容量大,教学效率高,能够较好地满足 “教学内容增加学时压缩”情况下的组织教学。板书—多媒体教学法是传统教学法和现代教学法相结合的产物,运用适当,可以实现 1加 1大于 2 的效果。在测量教学中,应该采用多样化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避免教学方法简单化、单一化,不要一门课讲下来采用的教学方法就一种。当然,一堂课也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法。例如,讲授三、四等水准测量时,前面的内容 “观测顺序和测站计算及检核” 采用传统教学法更合适,教学循序渐进,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后面的内容 “三、四等水准观测记录表的计算”采用现代教学法,其效果会更好。

(2)互助式研讨教学。

采用互助式研讨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促进 “教”与 “学”的统一,既掌握了知识又解决了学时分配不足的难题。例如,在学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时,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最好以宿舍为单位,每组 6~8人,组长一名;其次,在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课之前2~3周布置学习任务,由组长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学习研讨该部分内容,每人都要撰写讲课稿,以备讲课用;再次,在课堂上,由教师随机从每组中选择一位学生上讲台讲授指定内容,另外,每组选派一位学生做评委, 给讲课学生打分, 分值记为小组成绩,学生的讲稿要上交; 最后,留出30 分钟时间,由教师负责点评,解答学生们的疑惑。小组成绩和讲稿成绩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此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变 “要我学”为 “我要学” ,教会了学生如何学,增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

(3)制作视频或动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理论教学时,

学生实践机会少,对于复杂的测量項目,学生学习起来感到不好理解和掌握,经常学过就忘。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视频录像或动画,演示相关测量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通过制作钢尺的精密丈量视频录像,演示经纬仪直线定线、精密丈量的步骤、 桩顶高差的测量等三个主要环节。该视频直观、 生动、易学,给人以深刻印象,学生看后能够较好地掌握此部分内容,教学显著。

(4)课内实习模式多样,场地灵活安排。

课内实习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熟悉仪器结构性能、熟练仪器操作,促进理论教学的顺利开展。一般情况下,课内实习场地在室外,常规实习模式是 “教师演示—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

3 结束语

“道桥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涉及的内容千头万绪,现在的改革和实践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长。只要充分认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就能够使道路工程测量教学课程改革不断前进和完善。

作者简介

孟祥妹,女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测绘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

赵振东,男,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猜你喜欢
道桥工程测量课程改革
北京住总市政道桥部工会开展“我为道桥添书香”活动
“项目+实操”导向下的道桥高职本科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实践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以技能竞赛为导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混凝土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
就当前混凝土技术在道桥施工应用中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