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激发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

2015-05-13 16:28包永春
卷宗 2015年3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化学探究

包永春

什么是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指人们以学习需要为基础的求知识、探究某事物的心理倾向,是个体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使个体对学习活动保持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它可看做是学习的内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意识倾向性。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特殊的活动倾向,它是促进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性的一种重要内在动力,具有较强的动机功能”。

1 如何建立良好的兴趣

(1)从产生兴趣的途径看,学习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前者是由事物的特点,对人引起强烈的情绪,并在无意识中表现出来,一般并不总是被意识到;后者对具体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并无兴趣,而对于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却有明确的认识,并产生兴趣,从而支配学习者去坚持活动,它主要与自觉性的活动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2)从兴趣的稳定性看,学习兴趣可分为暂时兴趣与持久兴趣。暂时兴趣常产生于对某些有趣的现象(如许多五彩缤纷的实验现象)的初步认识阶段,有时还会达到“迷恋”和“酷爱”的程度,但由于这种兴趣并非出于学习者的内部需要,故很难继续维持下去;而持久兴趣却相对比较稳定,它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甚至深入钻研及培养各种能力的必备条件之一。

(3)从兴趣的广度看,学习兴趣可分为中心兴趣和广泛兴趣。在化学的学科范围内,前者表现为对某部分化学知识(如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原理、有机化学、化学实验等)比较感兴趣;而后者则表现为对整个化学知识体系,甚至包括相关化学史知识都感兴趣,并喜欢运用化学原理解决许多生活、生产等实际问题。简而言之,学习者若只有中心兴趣,则显得知识面较为狭窄,而若只有广泛兴趣,则通常表现为博而不专。

对于化学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增强学生化学实验兴趣是培养其化学学习兴趣的最主要的途径。因为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他化学课程内容和形式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2 国内有关培养高中学生化学兴趣的研究概述

2.1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然而,当今的高中学生是否仍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对化学实验充满浓厚的兴趣呢?根据笔者去年2月份在呼市第3中学对高一、高三两个年级各10名学生的访谈情况来看,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看法和态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仅1 /3左右的学生认为教材中学生实验没有趣味性,主要原因是学生实验中大多数实验都是课堂所见过的演示实验,实验结果已经可以“未卜先知”,没多大新鲜感。

(2)大多数学生建议教材能增编更多的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趣味性实验。

(3)有近25%的学生觉得实验与升学考试的关系并不太大,平时只要能背熟一些实验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便能基本应付实验题,故平时动手机会很少。

(4)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愿意亲自动手实验,但有20%的学生却由于教师平时过分强调实验的危险性而对实验产生恐惧心理,或是因为实验过程过于繁琐,最后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

(5)近一半的学生喜欢参加化学课外活动,但迫于平时作业和补课的无奈,只能为升学做好认真复习的准备而无暇参加课外活动。

由此可见,传统化学实验内容及实验教学方法存在不少问题。如①化学实验的学术化倾向严重;②过分孤立地强调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导致学生产生不良心理;③化学实验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④化学实验内容的设计被动接受的多,主动探究的少等等。可能的主要原因有:由于传统实验教材内容编排的机械性,加上许多中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过于墨守成规,虽能基本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但学生经常只是毫无创新意识地照方抓药,只是机械地按照现有的实验设计进行验证性实验,这些做法只能更加束缚和扼杀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的服从意识有余,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不足。这与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同步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刚好是背道而驰的。

2.2 高中学生常见的化学实验心理

当今高中生化学实验心理状态主要有:探索心理、恐惧心理、游戏心理等。马国庆认为学生对化学实验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是分三个阶段逐步深化的过程,即有趣-乐趣-志趣,其实质是暂时兴趣转化为稳定兴趣的过程,而且这种转化不能被截然分开,因为它是一种连续的、曲折的和交织的转化过程。俞树法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实验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消极心理,如惶惶然的恐惧心理、难于自控的紧张心理、盲动的模糊心理和飘移不定的純兴趣心理等。于治丰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的不良心理状态总结为看热闹心理、猎奇心理、敷衍心理和恐惧心理,认为这些心理都会对学生的实验兴趣向健康方向发展有较大的阻碍作用。

2.3 高中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类型

(1)观察型-其特点是学生满足于观察教学演示实验所产生的表面现象及实验药品、实验仪器装置等。这种兴趣使许多高中学生对化学学习有较高的积极性,但属于直接兴趣,它在化学学习中不够稳定和持久。

(2)操作型-其特点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希望能按照一定的程序把指定的化学变化重现出来。它比观察型兴趣稍为高级一些,但仍属于直接兴趣,只要把给定的实验内容做出来,兴趣即得到满足。

(3)探究型-其特点是既注意引起实验变化的操作过程,又注意了解其中各种仪器、药品的特点及实验的原理和条件。这种兴趣不仅成为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在动机,同时还是学生形成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自我个性的重要因素。它比前两种兴趣的水平更高,属于间接兴趣,具有稳定、持久的特性。

(4)概括型-其特点是善于观察,发现事物或现象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关系,善于概括化学实验的一般规律,并能进一步用实验验证,从而获得规律性知识。这体现了兴趣的自觉性和持久性,是稳定兴趣的高级阶段。

(5)创造型-其特点是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这种兴趣是化学实验兴趣的最高水平,是推动学生形成较高科学素养的最强劲动力。

3 有待解决的问题

从化学实验的课程目标分析,这些做法部分程度体现了:①实验知识目标(包括对有关化学实验事实、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化学实验安全方面知识的了解);②实验技能目标(包括基本操作技能、仪器和药品的选择技能和综合运用技能等);③实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包括对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具有好奇心、能体验到化学实验活动中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有过提出具有新意的化学实验设计方案的体验,并能主动进行论证和评价等),却几乎没有涉及实验探究能力目标,尤其是在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探究而增强其化学实验兴趣方面。如何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将其作为强有力的培养学生化学实验兴趣的工具,并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主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也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化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