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5-13 16:28皇甫文娟
卷宗 2015年3期
关键词:应用数学人才培养应用型

摘 要: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特点在于极强的基础理论性,是高校基础理论专业的一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更多应用性人才,使得该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对此,本文就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现状加以分析,探究具有专业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

高等院校的特色在于为社会培养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冲击着传统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边是校方对教学基础硬件设置的建设与改造加以重视,却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障;一边是市场对应用型人擦的需求使应试教育岌岌可危,对此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换尤为重要。

1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现状

20世纪初我国高等院校便开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其价值趋向包括两个层面,即为科学研究培养基础型人才和为社会培养具备特定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如今,高等院校开设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数学人才,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推动科技研究水平等领域起到了重要价值。特别是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在社会市场需求与高等院校专业开展起着协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数学与应用数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与运用是我国先行高等院校教育模式的集中体现,导致与具有创新意识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差甚远。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经济与市场体制的不断成熟,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得到市场青睐。就我国现行的高等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知识架构而言,重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度,与市场要求不相匹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使学生拥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并兼具丰富的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今高等院校迫在眉睫的研究方向。

2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市场需求

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与国际化的影响下,电子信息技术标志着一个国家、行业、单位以及个人的综合竞争力,而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之本便是数学与应用数学。就数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而言,数学与统计学教学委员指导会在2012年表示,五年内我国社会于数学人才的需求趋于两极化,一是需求数学学士乃至更高的专业人才进行科研,使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方向趋于高尖精;一是需求掌握社会实践能力的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因此,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的培养方向不尽相同,需充分了解市场于数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创业培养模式来满足社会需要。

3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对社会行情分析发现,高等院校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创新,具体而言可采用并推行如下三种方案:

3.1 以全面推行数学素质教育为宗旨,探索复合型素质教育模式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等院校要积极满足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需求,联合中学就复合型素质教育模式展开交流,让数学素质教育得以全面推广与实施,获得积极的实际效果。联合交流活动能使数学教学能力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中得以体现,使学生的基础数学得到升华,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强化,学生在实习阶段受到好评使其科技研究能力得以初步培养,并普遍提升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

3.2 开展数学建模比赛,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核心宗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当以全面深化与贯彻教学改革为中心,开展数学建模比赛,在基于相关教育改革项目研究之上,积极开设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提升的实践或研究项目,明确人才培养目的。

首先,转变教学观念,确立新思路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树立科学合理的数学教育观念,即以培养兼具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对实践与创新能力加以重视与培养,是社会进步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高校办学初衷的需求,更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多角度发现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在价值,明确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从而为数学教育改革提供使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得以提升的总体新发展方向。

其次,对数学建模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将数学建模思想切实落实于数学基础课程教学中,从而奠定基础开展《数学建模》课程;在数学专业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建模活动让数学思维充斥于校园环境;直接参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逐步将《数学建模》课程作为数学专业的必修课;对建模比赛中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实施数学建模培训与选拔,扩大数学建模参赛队伍;以参加全国数学建模比赛成果来推动数学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数学建模比赛能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得到提升,并养成大数据分析能力与繁杂方程数值的求解与验证能力。

再者,开展实验教学革新,重视数学实践能力的综合练习。合理运用数学课程内容,在搭配相关数学软件开展数学实验教学,对数学课程内容加以整合分析,独立开设实验,并对实践与内容全面开放,让学生能直接参与教师队伍的课题研究,也能自信构建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加以求解与验证。

最后,重视二次课堂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数学相关学生会组织为导体,在全校范围开展系列数学科普讲座,普及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见识面得到拓展。

3.3 融教育、学习与就业于一体,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随着不断深化的高等教学改革,数学教学不再是纯粹的师生互动,不再是知识的传播与积累,更在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此,融教育、学习与就业于一体,流程化的数学培养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扎实,更能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4 结语

总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每位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职责,如何履行自身责任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需要各教职员工共同思索,集思广益。良性的教学模式,不单能使学生自身综合能力得以提升,符合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从而促进社会、企业、学校乃至个人的全面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丹,周雪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2:21-22+66.

[2]柳长青,罗朝晖. 关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大学教育,2014,03:91-92+104.

[3]聂锡军,李默涵.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4,05:85-87.

[4]胡运红,姚喜妍.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 运城学院学报,2011,02:62-63+67.

[5]梁宏昌.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才智,2015,05:84.

[6]曲元海.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08:42-43+62.

作者簡介

皇甫文娟(1990-),女,汉族,河南省博爱县,本科,周口师范学院,院系: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年级:2014级。

猜你喜欢
应用数学人才培养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浅析应用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数学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