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跟进式指导院系工作模式的探讨

2015-05-13 16:28谢春辉王晨雪
卷宗 2015年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

谢春辉?王晨雪

摘 要:本文基于呼伦贝尔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现状,从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角度,对心理健康预防发展性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跟进式指导院系工作模式形成的重要性。鉴于呼伦贝尔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目前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在实践工作中,不断进行理论提升,研究总结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跟进式指导院系工作模式建立的相应对策。通过对其系统论证,规范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预防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其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跟进式;预防发展性教育;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应以预防、促进和发展为主,兼顾咨询治疗。而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呼伦贝尔学院包含以蒙古族和“三少民族”学生为主的复杂的学生组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使用更有效、更切实的方法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当前心理健康预防、发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现状,呼伦贝尔学院心理健康中心在夯实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成功经验,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呈现的新变化、提出的新要求,与时俱进、完善创新,从提高预防、发展性教育水平入手,强化全院师生心理健康专业认识和培训,完善学院心理健康立体网络功能,继续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形成心理健康教育跟进式指导院系工作模式,从而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有效、全面、系统的展开。以下是作者在积累多年学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呼伦贝尔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特点,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寻找最佳契合点、不断探索、求新、磨合,取得最佳工作效果。

1 心理健康教育跟进式指导院系工作模式形成重要性分析

1.各院系心理辅导站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方面的指导。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区别于德育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我校各院系心理辅导站从事德育工作的老师基本上没有经过心理辅导的专业训练,普遍存在对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多、对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辅导方法不熟、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归因不准的情况[1]。另外,未经过专业培训的德育工作人员往往受德育思维模式的影响,遇到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心理应激问题,往往不能更好地把握心理疏导的原则、心理问题的特有规律和要求,由此会对工作对象的心理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各院系心理辅导站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指导是目前我院亟待解决的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心理老师深入院系跟进式指导工作模式能够帮助解决各院系心理辅导站心理健康工作专业性指导不足的问题,逐渐形成以预防发展性教育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各院系德育工作队伍的更新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目前,我校德育工作队伍面临着新老交替的局面,这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冲击,跟进式指导可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心理健康中心与院系辅导员工作对接,让新上岗的辅导员及时领会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政策、文件、精神。通过心理老师和辅导员直接接触,传授给辅导员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知识、技巧、经验,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能力,使他们尽快掌握学生中可能经常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建档工作,定期排查班级中可能出现或即将发生的心理危机事件,及时进行干预和转介。

3.跟进式指导院系工作模式可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在终端(学生)的工作力度,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和水平;可以加强朋辈关爱团体的辐射面和专业性培训,强化学生自助助人的能力。

3.1通过心理老师与学生进一步接触,让更多学生走近心理学,走入咨询室,了解心理学知识,消除对心理咨询的误解,积极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解决自身心理问题,提升心理健康品质水平。

3.2通过跟进式指导院系工作,可以密切心理老师与各级、各类朋辈关爱团体的接触,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拓宽和延伸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心理健康助理、朋辈热线接线员、各院系心理部成员、学生心理健康社团、少数民族(以蒙古族和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三少民族”为主)大学生教练员的辅导与培训。

3.3在大学生中培训优秀的朋辈帮助成员,不但可以缓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的压力,而且可以帮助心理老师以及各院系辅导员、班主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其接纳度高、覆盖面广的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通过学生自助的方式,更好地实现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预防和疏导,力求实现心理健康工作无盲区,达到自助助人的目的。

4.跟进式指导院系工作的推进成为心理老师专业水平、实践能力提升的促动力。

4.1通过跟进式指导院系工作,心理老师深入院系,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激发心理老师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案的热情,不断迸发提升专业水平的孜孜不倦的劲头,促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实力、有信心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4.2通过跟进式指导院系工作,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同于心理专业教学或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职责和内容与日常管理互相支撑、互相促进。掌握专业知识的心理老师与具有丰富学生管理经验的德育工作人员接触,使心理老师可以掌握学生的第一手材料,学习德育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随时把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脉搏,解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变化。

5.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预防水平全面提升的必然要求。

5.1心理老师深入院系跟进式指导摒弃以往将心理健康教育混同于德育教育,重治疗、轻预防;重障碍咨询、轻发展咨询的错误做法[2]。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结合、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等方面入手,以切实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预防性教育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形成势在必行。當然,心理健康教育也离不开德育教育的指挥棒,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信念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培养学生完善人格,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起到决定性作用。

5.2跟进式指导院系工作除了跟踪极少数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更多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多的是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妥善处理,但它们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健康成长。通过这些预防性教育,能够帮助广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注意可能出现的心理不良、心理失调、心理障碍问题,促进全体学生注重自我心理保健,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在能力,提高环境应变能力,充分发展自我。

2 跟进式指导院系工作具体对策

1.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管理的结合。

1.1由心理老师指导各院系做好相关记录,健全院系新生心理普查档案、重点学生跟踪档案,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活动档案,从而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分析学生思想认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克服一些不健康心理和不正确观点,把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增强成才教育的有效性,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1.2在心理老师跟进工作中,指导各院系继续加强重点学生的关注与跟踪(心理测试单个及两个量表数值偏高的学生、日常管理中排查出的需重点关注的学生、违纪的学生,尤其在心理中心备案的学生)。主动向同学、老师和家长搜集全面材料,密切注意、重点关注、全方位跟踪,将可能出现的的严重后果尽可能扼杀在萌芽之中,或及时转介到专业医疗单位救治,同时做好对周围同学的解释和教育工作。

2.建设专业素质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2.1以培训或会议的形式组织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副书记和学工办主任深入了解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强化心理健康工作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必要性。各院系需制定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心理老师根据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专业角度给予全面指导和安排。

2.2以培训或会议的形式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对心理健康工作重要性的理解,继续提升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和规划性。

2.3鼓励辅导员、班主任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并给与费用方面的支持,让辅导员和班主任拿起專业武器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2.4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开动思维、注意积累、重视交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的教育管理活动融合在一起,教育效果必将非常显著,同时也会给日常的教育管理带来极大的促进。

2.5加强朋辈关爱团体的指导和培训。尽可能大的发挥学联、学生社团、院系心理部、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的作用,能够及时向辅导员、班主任反馈班级同学学习、生活、人际、情感、危机事件情况。通过专业培训,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协助老师更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提高自身及其他同学的心理素质。

2.6制定教师培训、发展计划。建立心理专职教师培训制度,设立专项经费,每年保证一定的进修培训时间,鼓励从业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3.优化全员、立体网络型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3.1加大心理健康咨询的宣传力度,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心理咨询在心理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有困扰到心理健康中心咨询,可适当联系中心组织学生来咨询中心参观。

3.2尽可能大的发挥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活动的功能,营造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班级、宿舍、院系、校园心理氛围,为同学们建立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降低心理问题诱发率,优化全体大学生整体心理环境。

3.3通过校园网、心理示范中心全球群、心理咨询预约热线、朋辈热线、邮箱、橱窗、板报、心理简报等媒介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自我心理和精神保健的概念、努力营造共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校园环境和人际氛围。

3.4发挥心理健康活动主渠道作用。

3.4.1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双语活动方式,加强实践环节,使学生在知识、态度、技能多方面得到发展。各项活动保证参与人数多,覆盖面广,活动持续性强,延续到全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4.2举办各类大型素质拓展训练。大学生联合会心理健康部利用专业器材面对各院系学生开展活动,有的针对各院系心理委员,有的针对刚入学的新生,还有的是为了培训朋辈接线员、少数民族教练员。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培养了良好的意志力、自信心及团队精神,提高适应能力、团队协作与抗挫折能力。

3.4.3重视调研活动。选择不同的角度,发放了各类调查问卷,在帮助老师、家长、新生、在校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同时,宣传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理念、工作服务方式,使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3.5发挥分类讲座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各学院要求,调查各学院实际所需各级各类讲座情况,制定全年讲座计划,进行分院系、分专业指导,有的放矢;开展各级各类朋辈人员(包括“蒙古族”及“三少民族”为主)的教练员培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学术环境,培养预防发展性教育的氛围,有效地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3.6每年有计划的培训全院教师,使各科教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内容和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教学过程。

4.跟进式指导院系工作制度化管理。

先后制定了《呼伦贝尔学院重点学生跟踪教育实施办法》、《呼伦贝尔学院违纪学生跟踪教育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为有效开展跟进式指导院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文件精神,心理健康中心采取切实措施,对各专职心理老师深入院系进行分工,发放了《跟进学生记录表》,建立重点跟进学生工作档案,为每个重点跟进学生配备联系老师和学习伙伴,关注该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根据该生的实际情况决定跟进反馈进度,由从事德育工作的心理辅导站和心理老师共同制定方案及时进行干预和转介,从而加强各院系心理辅导站的工作跟进,及时给予专业指导,进一步推进心理健康跟进工作,强化心理健康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红云.当前形势下如何进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J].《职业》,2011年,(20)

[2]彭晓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4)

作者简介

谢春辉,女,汉族,73年生,副研究员,主研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呼伦贝尔学院心理健康中心专职教师。

王晨雪,女,汉族,84年生,宁波大学心理学硕士,助理研究员,主研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心理学,呼伦贝尔学院心理健康中心专职教师。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以德立身 以德施教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