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教育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2015-05-13 16:28冯丽
卷宗 2015年3期
关键词:词句语言文字思想

冯丽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这就确定了各教学目的都不能脱离了听说读写训练之外,“教师要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安徒生,在反映十九世纪丹麦的社会现状,也表达了他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字里行间都可以反映出来,而绝对看不出他有“推翻这个剥削人的社会制度”的思想。所以,如果教师紧紧地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分析,就不可能得出“推翻那个剥削人的社会”的结论。学生做出这样的答案为什么呢?根源还是在教师:第一,应是思想的存在,背参考书就可以得满分。第二,对“德育为首”的误解。误认为不进行“深层次”的思想教育,不把要灌输的思想喊出来,就不够劲。第三,左的思想还太严重,把思想教育凌驾于语言训练之上。第四,有的教师不能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弄的油水分离。以上种种表现,既不能为听说读写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不可能打倒深刻的教育目的。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切实搞好学科训练,并在训练的过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我们不妨对开头的试题进行一下词句的分析。

单从试题的一句话看,小女孩就是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去了。可是,结合全文,意思就大不相同了,小女孩在“大年夜”“赤脚”走在雪地上卖火柴,足以说明她是个值得同情,值得人爱的女孩,因为她“金发的头发打起卷”,是那样的美丽。这样的孩子却在大年夜的极度寒冷中(天冷极了,她光着头“赤着脚”,“走在雪地上,”天黑了她用旧围裙兜着火柴,蹒跚地走在大街上)。忍受饥饿,(一整天,没挣到一个钱,“又冷又饿”;饱受欺辱(马车飞快地冲,小男孩)拣鞋“当摇篮”),得不到慈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又”到上帝那去了。她在这样的无比痛苦中离开了人世。这么美丽的女孩为什么那么不幸呢?原因就是她是个穷孩子,尽管她是那样的留恋生命,以至为此走上一天,也还逃不了冻饿身亡!至此,我们根据文词,是不是可以做出这样的答案:“这说明她只有在冻饿到神志不清时,在光明快乐的美好幻想中离开人世,到另一个地方去了,穷人活着比死还可怕,死去才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

我们分析词句,能够唤起学生的同情心也就足够了。至于渗透社会主义好的教育,还需另辟他径;如作文训练《小女孩到我家过年》,由于同情心的支配,一定能写出满意的作文,在和小语第十册,《渡船》一课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到,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中,人与人之间才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把整个教育点寓于听说读写的训练之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纵观语文课的每一篇章,一句话,一个词,无不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这本是语文科固有的属性,无须生挖硬扯,因为语文是工具,这个工具不用便罢,只要一用它,就必须赋予它使用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文以载道”就是这个意思。说话,就是运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文章,就是运用和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语文课就是使学生正确的掌握好语文这个工具,这是我们教学的根本,我们教学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理解就是要弄清别人说的话,写的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观点和感情。运用,就是使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这样我们教学就要摆脱“左”的或“右”的教学思想的干扰,不把思想教育凌驾于语言训练之上,也不把思想教育隔离了语言训练之外。然而,真正这样做起来确实不易,积弊之深如上例可见。

那么,在语言文字训练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关键是什么呢?

第一,抓词句,理解渗透。

第二,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是対词句的准确理解及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深入的研究教材,把词句还回到文章环境中去理解、分析。把词句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字里行间。因为“语文学科的主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辩证统一。只有准确的理解词句,才能很好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我们以《小音乐家杨科》为例:“小音乐家杨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不再动了。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杨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通过对前文的分析解决这样的问题:他睁着眼睛死去为了什么?用一个成语说出来睁着眼睛死去的意思。通过引导得出。他酷爱音乐,临死前还静听着大自然美妙的声乐,听得入了神,他牵挂着音乐以死去都没有合上眼睛,真是死不瞑目啊?所以作者借景抒情表达自己悲哀惋惜的心情,他死的太可惜了,这样一个执着追求的孩子,将来得对音乐事业做出多大的贡献啊?他连摸一下的权力都没有?

第三 创意境:熏陶感染

当学生对词句有了正确理解的时候,教师创设意境,让学生进入这种意境中感受全文,如我们分析完《小音乐家杨科》一课,让学生带着小结时的意境感受全文,即找读的最好的同学或由老师亲自来读,进行熏陶感染,产生对杨科深深的同情,只有重重地打动学生的心,才能使学生产生追究的强烈欲望,深追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这时,还不能把思想教育内容端出来,要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情动辞发。使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这还要有下面的一个环节。

第四 抒胸臆,思想内化。

人们说“我口述我心。”心者,乃自己的内心思想。这种思想,只有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才能更加深化,达到教学、教育目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和思想的内化。感情朗读之后,学生会产生对杨科的无比同情和对管家等人的痛恨,在此基础上,进行这样的作文训练:杨科为了摸一下小提琴被人活活打死,假如他生活在我們这个时代,我们这个国家,他会怎样呢?以《今日杨科》为题,简述他的成长过程,学生通过作文,一定会表达出对社会主义爱的感情。因为作者的感情不等于学生的思想感情,老师强加的思想内容也不能变成学生的思想。所以,只有通过抓词句渗透作者的思想感情;创意境熏陶感染,拨动学生的心弦,发生共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文道统一,本是水乳交融之事,决不能油水分离,人的行为在于训练,(不排除思想支配)而人的思想在于渗透,强加不行。其实,哪一个教学环节没有思想教育呢?我们够不忽略教育意义,也就足够了。要承认“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这一真理,就必须坚持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第一要义,寓思想政治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

猜你喜欢
词句语言文字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思想与“剑”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