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克慧:树从根直,教育孩子要抓大放小

2015-05-15 20:32杨林
现代家长 2015年5期
关键词:守则妈妈孩子

杨林

河南省濮阳市的安克慧曾经因是“黑五类”子女而被剥夺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她靠自学成为国家一级编剧,作品曾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提名奖、田汉戏剧文学奖,入选“2007-2008国家艺术精品工程”奖。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一双儿女先后获美国名校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期间,她与儿女们的书信往来结成文集《根与叶的絮语》,获团中央和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她在河南省各地市作家庭教育报告300多场,反响强烈。而她也因此获得“感动河南十佳母亲”称号,入选“河南十大新闻人物”。

作为职业女性,安克慧无疑是成功的,著书立传,多次获奖。作为母亲,她也很成功。那么,她究竟用了什么教育方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把孩子们培养得如此出色呢?

最近,本刊记者采访了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978年底,安克慧从剧团转业到河南省长垣县文化馆,而丈夫也从水电工程局调回家乡,两人终于结束长达9年的两地生活,有了一个稳定的小窝。当时,女儿郭颖颖5岁多,儿子郭聪聪1岁多。

为保证家里的和谐,安克慧给孩子们制订了“好孩子守则”,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旨在帮助孩子们养成各种好习惯。严格地说,制订守则不是她的创造,而是她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

安克慧的父亲是黄埔军校13期毕业生,有着认真严谨、坚持原则、雷厉风行、刻苦耐劳的军人作风。小时候,父亲对子女要求严格,订了好多规矩,要求子女们“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见客人鞠躬问好,双手递茶,退后两步再转身离去……”老人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求孩子们从小养成认真、踏实、勤谨的好习惯。

从父亲身上,安克慧学习到很多有益的东西,在有了女儿之后,她把父亲教导子女的一些经验编成顺口溜,作为家里的“好孩子守则”:

1. 小孩子长身体,早睡早起有规律。吃饭不闹不乱跑,不挑不拣不偏食,不要随便吃零食。

2. 饭前要洗手,饭后要漱口,睡前洗脸又洗脚,按时理发勤洗澡。

3. 走、站要挺胸,坐、卧要端正,行路注意车,马路靠右行。

4. 来客先问好,送茶双手捧,有问必有答,礼貌又恭敬,告别道再见,迎宾说欢迎。爸妈不在家,莫领生人进家中。

5. 人家吃饭不要看,吃别人东西叫嘴馋。午休切莫跑和叫,叔叔阿姨在睡觉。果皮不要到处扔,乱涂墙壁不卫生。公共场所讲礼仪,做个文明小先生。

6. 能干的事自己干,推给别人是懒汉。今日事今日完,拖拖拉拉坏习惯。自己东西自己理,物品用过要归原。每天扫次地,帮妈倒垃圾。

7. 不打人不骂人,不说谎话不骗人。不拿别人针和线,借人东西要归还。串门先要经允许,做客文明守规矩。

8. 孝敬爸妈和爷奶,不惹生气是第一。好东西大家享,少了先给爷奶尝。立志做个好孩子,爸妈爷奶才欢喜。

9. 有要求直接提,不能使性耍脾气。无理取闹要挨打,通情达理受奖励。

10. 爱读书,爱学习,打扑克,下象棋,学画画,讲故事,野外捉蝉去钓鱼,游泳爬树练跑步,聪明伶俐赛猴子。

“好孩子守则”是为孩子在低幼年龄段制订的。那时候,孩子尚小不识字,安克慧就一句句地教他们背,孩子们很有兴趣。有时候,看到爸爸回来乱扔鞋子,孩子会主动摆好,口中还创造性地念念有词:“自己的东西自己理,鞋子不要到处扔……”

守则的第10条“打扑克,下象棋”,是安克慧专门针对儿子制订的。女儿颖颖是个书虫,学习根本不用大人操心,而儿子聪聪则是个“火烧腚”,一刻也坐不下来。上学前,聪聪拒绝认字、背诗、听故事,说:“这些故事都是老大忠厚老二贪心,狐狸狡猾老虎笨,没意思。”但是他喜欢大自然,一套美国版的少儿百科画册翻来覆去地看。他还喜欢看人下象棋、打扑克,一蹲就是半天。所以,尽管幼儿园老师怀疑聪聪有多动症,安克慧却不以为然,她有自己的教育方法。看到儿子常翻看棋谱,有些字不认识,安克慧就主动教他认。很快,儿子学会了下围棋,经常和姥爷对弈,棋艺不断提高。姥爷赞道:“这小子是个将才。”儿子沾沾自喜,终于肯坐下来专注地干一件事情了。

打扑克是安克慧训练儿子计算能力的一招。小孩子要是感到父母在教育他,会生出抵触情绪,因为知道这一点,安克慧就把“有意识”的教育变成“无意识”的教育。她跟儿子打扑克,随机制订游戏规则。比如,打“缴公粮”,两人第一次各起5张牌,安克慧出一张13,儿子手里没有牌比13大,安克慧就允许他用两张或三张牌加起来“管上”,然后再起牌。玩着玩着,聪聪发现“3+7”“4+6”“5+5”比较好算。安克慧告诉他,这就是将来上学后要学的算术,同时神气地说:“儿子,你从这副牌里任意抽一张,我能猜出你抽的是几。”孩子不相信,试了几次妈妈都猜对了。孩子惊奇得不得了,追着问是为什么,安克慧告诉他:“一副牌的总点数是固定的,总点数减去剩余点数就是你抽去的那张牌的点数。不信,你试试。”为猜中未知牌的点数,孩子乐此不疲地把50多张牌一口气加一遍,有时还和妈妈比赛,看谁猜得快。后来,聪聪居然能在30多秒内算完一副牌,入学前就学会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并把乘法口诀背得滚瓜烂熟。

后来,儿女渐大,这个守则的内容就有些小儿科了,但是因为这个守则养成的好习惯却一直伴随着孩子们。他们上初中后,几乎不用父母管,自己管自己,没有一点问题。

父母做榜样,带出好儿郎

制订“好孩子守则”时,颖颖七八岁,是个有平等意识的小学生了。她跟妈妈提条件,既然孩子要遵守守则,那么父母也要有可以遵守的守则。安克慧非但没有恼怒,反而觉得很公平,于是根据孩子的要求,制订了“好爹好娘守则”:

1. 以身作则,五讲四美,要求孩子做到的,爹娘一定要做到。

2. 工作好,学习好,给孩子争光,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争气。

3. 爹娘不吵架,不无故寻衅闹事,不准拿“离婚”开玩笑,免得孩子伤心害怕。

4. 不准在星期一和每天早晨或者在客人面前批评孩子。(孩子说早晨挨批后一天都会不高兴,而星期一挨批后一个星期都不会开心。)

5. 不在孩子面前谈论单位是非,评说他人长短,不说脏话粗话,不讽刺挖苦孩子。

6. 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不专制,有事和孩子多商量。

7. 孩子用钱自由,超过10元说明用途,合理就批准。对孩子做出的承诺要兑现,不得言而无信。

8. 批评孩子要先调查,批评后允许孩子辩解,如果误会孩子了要道歉,如果孩子有错也不能恐吓、责骂和体罚。

9. 每星期的“聊天会”无正当理由不能缺席,聊天应以听孩子说为主,反对将“聊天会”变成“训话会”。

10. 要孝顺父母,团结兄弟姊妹和妯娌。

11. 孩子做作业期间,家里要保持安静,爹娘不得看电视或大声说闲话。

12. 星期日郊游和晨练要坚持。早饭不能晚,午饭要按时,饭菜要可口,花样常翻新。家里要整洁,衣服要干净,言语要文明。孩子同学来做客,爹娘要欢迎。

订下规则后,安克慧和丈夫郑重签字,并在以后的日子里严守规则,不敢怠慢。因为他们知道,父母是离孩子最近的榜样,只有父母做得好,孩子才会做得好。

用美好心灵塑造美好心灵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美好的心灵只能靠美好的心灵去塑造。然而,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有些父母行为失范,常常不自觉地贬低崇高,鼓励低俗,谬奖投机取巧,这不仅不利于社会,也会伤害孩子。

为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安克慧除率先垂范外,还常常让孩子们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比如,刚听懂话就让他们“给妈妈拿鞋”,刚走稳路就让他们“到门口换面条”,“下雨了,帮妈妈把煤炉搬回家”。孩子再大点,让他们给爷爷奶奶送电影票和好吃的。有时候,为让孩子们觉得自己很重要、很有用,安克慧甚至会“小病大养”,让孩子们烧水做饭。忙完这一切后,孩子们很有成就感。爸爸打来电话询问妈妈的病情,孩子们自豪地说:“爸爸,您放心吧,家里有我们呢!”

从孩子的话语中,安克慧悟出:要让孩子有责任心、有能力,妈妈不妨“软弱”些,多给孩子一些锻炼机会。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们渐渐懂得了人生的艰难。一天,上高中的颖颖感叹道:“人活得真累啊!”聪聪也故作沧桑地附和:“是啊,写不完的作业、挨不完的批,迷茫啊……”

安克慧见状,说:“妈妈来告诉你们,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吧。”

她说,人生下来就要背负三种责任:一要为自己负责。东西丢了可以再买,但生命逝去了就永远逝去了,因此,我们要珍惜生命,不管遇到多少艰难困苦,都不要伤害自己和他人,这是为自己负责的底线,也是道德、情感的底线。为生命负责的标准是好好充实自己,为社会做些事情,让生命具有最大的价值。二要为他人负责。首先为养你的亲人负责,你有责任也要有能力赡养晚年的父母。将来你们也要做父母,也要为自己的家庭负责。同时,社会由许多行业组成,每个行业都有一定的职责,如果你们将来不能尽职尽责,就会损害他人利益。三要为民族和国家负责。民族是由每个个体组成,如果个体都是身体不好的残品、不学无术的废品、道德败坏的危险品,那我们这个民族还怎么自立于世界之林?国家靠谁去支撑?没有国哪还有家?所以,人活着就是为了履行这三大责任。当然,我们在履行责任的同时也会得到相应报酬。每个人付出价值的大小决定了你得到报酬的多少,也决定了你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地位。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努力、不付出就可以得到一切的人。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姐弟俩听进去了,但是也有质疑:“有些人并没有付出就获得了一切,比如……”安克慧说:“是的,社会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影响生存环境和社会地位的因素有三:一是继承性的,如果你生在富豪之家,可以坐享其成;二是时代机遇,生不逢时者如妈妈,自认为很有天分,却只上了一年多初中,错过了最佳成长期,虽然我个人非常努力,也获得了很好的成长,但是终究难以长成参天大树。父母,个人无法选择;时代,个人无法扭转,只有第三种因素‘个人努力是自己能做到的。努力什么呢?努力获得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和生存智慧。孩子们,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话不全对。命运,其实只有三分之一掌握在自己手里。可是,作为平民的孩子,不靠个人努力还能靠什么?妈妈靠自学,每天读20页书,废寝忘食地写作,不是也从一个县级剧团走到了今天的这个位置吗?”

妈妈的一番话让姐弟俩既感动又振奋,他们说:“妈妈,我们有手有脚,也会为自己开创一个美好未来的!”

孩子有了责任感,有了上进的动力,有了美好的心灵,走到哪里都不会差。他们在国内上大学时,和同学相处融洽,有很高威信,分别于1996年、2001年获全额奖学金赴美国华盛顿大学和休斯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来,郭颖颖获得毒理学和医学双博士学位,郭聪聪获得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如今,他们都已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在教育孩子时,他们继承和沿袭了妈妈教育他们的一些好方法。

安克慧是个工作狂,社会活动也不少,真正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并不多。在教育上,她注意宏观调控,抓大放小,抓住了孩子习惯的培养和原则问题,至于考试名次,陪做作业,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她都没有过多关注。因为她相信,孩子有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有好的性格、健全的心理、高尚的品格、健康的体魄,不管在哪儿,都会拥有成功的人生。

正所谓“树从根直”,好习惯、好性格会使孩子受益终生。从安克慧身上,我们懂得了家庭教育的两个道理:一是好孩子是教出来的;二是培养孩子要宏观调控,抓大放小,给予孩子根本性的教育,不要事无巨细统统都管,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孩子才能长得更好。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守则妈妈孩子
退休者七个理财守则
雾霾天健康守则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
做好祖父母的九条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