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60例牙周炎疗效观察

2015-05-16 11:36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浙江湖州313000
吉林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药膜牙周袋甲硝唑

朱 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浙江 湖州 313000)

牙周炎主要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性反应。发病年龄以35岁以后较为多见。如牙龈炎未能及时治疗,炎性反应可由牙龈向深层扩散到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而发展为牙周炎[1]。由于早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而易被忽视,待有症状时已较严重,甚至已不能保留牙齿。因而必须加强宣教,使患者早期就诊和及时治疗。临床治疗中多选择细菌敏感性药物,甲硝唑具有稳定的抗菌效果,能显著抑制厌氧菌。将牙周炎患者的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效果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符合牙周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心肝肾功能正常;无感染、血液性疾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5~78岁,平均(36.8±1.2)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12.5±1.3)个月。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5~70岁,平均(36.1±1.5)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1.8±1.5)个月。两组患者均表现为牙龈红肿、牙齿松动、咀嚼疼痛、出血等症状。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经氯化钠溶液冲洗牙周后隔湿,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硝唑缓释药膜置入牙周待内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碘甘油灌注治疗。两组均维持治疗2个月。观察 两组患者GI(牙龈指数)、PD(牙周袋探诊深度)、SBI(牙龈出血指数)等指标。

1.3 疗效判断:①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GI下降50%以上,PD缩小2 mm。②有效:患者症状显著改善,PD缩小1 mm。③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GI(1.02±0.12)%、PD(2.56±0.56)mm、SBI(1.65±0.57)%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3 讨论

牙周炎患者多数会有牙上附着消失、牙周袋加深等表现,X线扫描可见骨组织损坏。牙周炎治疗时主要为局部治疗,要去除牙龈上牙石、牙周袋内牙石,同时还要去除牙周袋内大量病变牙骨质,因其中含有细菌毒素,达到缓解牙龈红肿及牙龈出血等症状的目的[2]。一般选择在牙周袋内放入抗菌药物来保持牙周袋内药物高浓度,消除炎性反应。缓释药膜是一种新型缓慢释放药物,甲硝唑药物放入药膜支架组织当中,以固定药物释放浓度缓慢释放药物,有主意维持药物周边组织药物浓度的稳定,提高疗效[3]。甲硝唑作为一种高效杀灭滴虫类药物,其厌氧菌硝基还原酶能在敏感菌株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能产生细胞毒性物质,抑制敏感细菌脱氧核苷酸的合成,进而使得细胞死亡。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GI、PD、SBI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甲硝唑缓释药膜放入牙周袋中,经过持续释放甲硝唑成分,能维持和提高牙周袋局部药物浓度,药效更加持久,临床疗效更高。

[1] 廉国梁.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8):59.

[2] 王 盾,李 朵.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2):118.

[3] 王伟洪.甲硝唑与替硝唑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3,15(1):156.

猜你喜欢
药膜牙周袋甲硝唑
牙膏中甲硝唑和诺氟沙星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89-2021)
Er:YAG激光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牙周炎80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丝素蛋白/姜黄素药膜的体外降解性能研究
下颌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成功率、牙周袋深度及根分叉牙槽嵴比的影响
甲硝唑栓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生物可吸收性复方奥硝唑缓释药膜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派力奥抗生素软膏治疗牙周炎疗效观察*
胶原/纤维蛋白胶复合药膜的性质及其体外抑瘤效应初步研究
应用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