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带说,以说促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思维发展

2015-05-19 17:42王绍祥
课外语文·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语文思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王绍祥

【摘要】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思维为目标,讨论了课堂教学中如何以读、说和思考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其为语文思维的形成而奠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文阅读;语文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口语交际以及日常写作都成为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好语文的标准已经不再单纯的是学会组词造句,更重要的是会读、会写、会说、会思考。然而,小学生的心智并不成熟,因此他们的学习是被动性的,要让学生的“学”配合教师的“教”,学习新知识并学习“学习方法”,就必须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思维。对此,本文重点讨论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读、说和思考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此来为语文思维的形成而奠定基础。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果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比喻为电脑编程,而读即信息的输入,说即信息的输出,思则是编程的过程。在三个步骤中,读最为关键,没有信息的输入,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让小学生爱读和会读。新时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导语如何设计,活动如何开展,都要为小学生的语文课堂预留出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充分的阅读,对课文中各类语言信息进行感知,读通、读懂。在实践中,教师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自由的读,如在某一点上着力,让他们在课文中选出其中某一段自己认为精彩的、喜欢的甚至是自己感觉读得最棒的进行朗读,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表达的机会,也让他们学会了怎样选择和怎样评价。受课堂时间与空间限制,教师不可能对学生的阅读引导做到面面俱到,为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展示朗读的机会,可以让他们进行接段朗读,即某一学生先读第一段,然后另外一个同学接着读第二段,以此类推,到课文即将结束时,提醒还没有读过的学生抓紧机会,这样一般较长的课文学生们都有机会将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展示。这种形式灵活有趣,非常活跃课堂气氛,能够很好的激发起学生朗读的兴趣,让学生们爱上阅读。

二、以读促说,以说促写,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作文能力

“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感悟思想,激发情感,累积文字和语言,最后运用这些文字和语言去“说”和“写”。因此,“读”是为渗透“说”而做的铺垫,“写”则是“读”的直接体现。相对于“写”而言,“说”更是对小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综合考量。怎样让学生会说,将每一句话都能切中要点,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教师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引导。一是可以用“仿说”的方法进行语言训练。

如在《桂花雨》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说桂花开到茂盛之时,“不说香飘十里……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的句子,这里出现了一个双重否定句式“不说……没有不……”,这样的句子在很多课文中并不多见,而且双重否定句对于学生来说相对陌生,他们在写作中很少用到,为了让学生们认识到“双重否定句式”所起到的强调肯定的作用,让他们仿照课文文本进行语言训练很有必要。在实践中,有的学生就仿照课文说出了这样的句子:“海上霞光美极了,不说光芒万丈,周围的岩石、沙滩、茅屋,没有不笼罩在它美丽光辉之下的。”这种语气接近平时的语言表述,能够起到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

此外,除了仿说训练,教师还可以以课文内容为参照让学生续写或者是改写。就好像在学习古诗词时,由于古诗词有着深刻内涵,旨远言近,如果引导小学生将古诗词以现代记叙文的形式进行改写,不啻为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最佳途径。如柳宗元的《江雪》,就可以让小学生在对诗中蕴含的思想与情感进行理解之后,让他们联系自己已有的经验展开丰富联想将其进行改写。另外,一些课文是选自某名著的某个篇节,虽然课文结束了但情节还在继续,这时候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续写,作为课文内容的一个延伸。

三、以写促思,培养小学生的思考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特别指出,要让小学生在阅读与实践中学会读书,学会思考。怎样将读、写、思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让“思考”贯穿读写的全过程?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用问题引导的方法,来激活小学生思维。如在学习《天鹅的故事》时,在让学生略读完课文之后,提出问题:“在天鹅的故事背后体现出了一种勇敢与团结的精神,表现在哪些地方?”让这个问题引导着学生们再次进行精读,从而探究和发现蕴含于文字中的思想,当小学生们再次诵读课文时,一种崇高的情感在读书声中缓缓流淌。而只有让小学生通过思考获得知识时,这种知识才会更加深刻,在之后他们的写作之中才会运用得更加得当与娴熟。

此外,教师还可利用课文中描述的故事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九色鹿》一课,在课堂开篇首先让学生们默读,至少读5遍以上。读完后让学生们说一说他们对课文中描述的这个故事的感想,如“调达”为什么没有得到国王的奖赏,反而受到了惩罚?仅仅是因为他“恩将仇报”的这种做法吗?如此,通过这样的引导,则也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更深入的揣摩课文内容,了解蕴含的真理,从而为形成语文思维而奠定基础。

四、结语

“读、说、思”可谓小学语文课堂的灵魂,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永恒话题。如何让学生爱读、会说、勤思考,需要教师把握住小学生认知心理,运用以“思”为主,读写结合的方法来组织小学生有效开展语文学习。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课文不同的难易程度,不断的调整方法,改变策略,让小学语文课堂时刻充满生机和活力。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语文思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