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生活,绽放课堂生命的色彩

2015-05-21 12:36储晓燕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品德课品德

储晓燕

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学校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却常常无奈地看到这样的情景:

镜头一:孩子们在室外上体育课,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风扇依然转个不停。

镜头二:教室外面阳光明媚,教室内却灯光依旧,没有一个人去关灯……

造成这种无奈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的品德教育还未能真正触及儿童的内心,未能真正在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品德课尚未形成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答案就是必须让品德课与生活同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儿童的生活,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在进行《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时,应走“教学生活化”之路,必须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特别要关注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生命体验。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并乐于、敢于表现自我,发现、创造和分享结论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生命发展。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粗浅地谈谈品德课如何立足生活构建有效品德教学,从而让品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真正体现《品德与生活》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一、课前调查,走进生活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师必须珍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价值。因此,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要做到“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让美好的道德理智指导学生的生活,让美好的道德情感滋润学生的生活。而品德课前走进生活进行收集调查,能为品德课的教学提供第一手素材,同时也拉近了品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距离。因而,课前我先让学生围绕课程内容,走进社会生活中去做实实在在的收集调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和了解。如教学《不说话的“朋友”》一课时,抓住了不说话的“朋友”这一主题的特点,让学生交流我们身边那些不说话的朋友——公用设施带给我们人类的种种方便与好处,从而激发学生保护我们的身边的公用设施。

二、情境演绎,再现生活

教育能否产生效用,与教育的色彩、力度、特质密切相关,因为教育必须经由感受、体验才能最终转化为素质。因此德育工作应致力于激发情感、升华情感,才能形成情操。蔡元培先生曾说:“人人都有情感,但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情感推动力的薄弱”。他认为情感推动力的转薄为厚或转弱为强,有个“陶养”的问题。所以,品生教学应创设一个个充满情感、易于沟通、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从中产生体验,得到启迪,陶冶情操,使美好的情感体验内化为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教学《父母的疼爱》这一课,在请学生“说说家里发生的真实故事”这一环节时,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我的描述:星期天,妈妈陪小明去训练篮球,并在场边服务,又是递饮料,又是给食物。突然强强不小心扭伤了脚,妈妈急得大汗直冒,忙说“儿子,怎么啦?”说完她匆匆忙忙背起强强往医院跑。到了医院,妈妈是气喘吁吁,可小明还在埋怨妈妈:“你跑得太慢了,疼死我了!”全班同学为之一惊,随之有学生举手抗议:“小明太不像话了,妈妈为了他可是吃尽了苦头,操碎了心。妈妈是多么爱他呀,可小明体会不到。”那小明应该怎么做呢?我及时引导学生讨论。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他们一致认为小明应该感谢妈妈,向妈妈道歉,对妈妈说一些感谢的话等。让学生从这一个个情境中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以及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关爱父母,感激父母。

三、自主学习,体验生活

新课程特别强调体验性学习,强调的是内心的感受,讲求的是一种“自省”“自悟”“自得”,只有触动他们的心灵,他们才会有所悟,有所得。所以我们必须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道德体验活动情境,激发起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实践探究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创设体验式的课堂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巧设活动情境,激发体验欲望;关注探究过程,实现互动体验;重视激励促进,蕴涵情感体验;走出学校课堂,拓展生活体验等等。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作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强调师生的交往互动,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但要注意不能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我使用过“小品表演”、“现场竞猜”、“挑战主持人”等电视节目形式,也曾用过“故事擂台”、“开心家庭组合”等比赛形式,还曾用过“我当小法官”、“医生会诊室”、“我来当老师”等模拟形式,这些形式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师通过指导把活动细化、落实,使活动实在、可操作性强,活动就会变得有效明显。

四、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品德课,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又回归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的,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本着这样一个理念,才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与教学。例如 在教学《红领巾的生日》一课时,课件出示图片、电影、歌曲给学生创设了少先队活动的各种场景,让学生很快乐地融进生活之中,融进情景之中。针对红领巾的内容,设计知识抢答、情景表演等,让学生自主思考,采用激励措施,用奖励小星星来正面激励,让学生愿说、敢说、乐学。在教室里展示队旗,学唱队歌,并进行回味感受,使学生真正为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并明白戴上红领巾,自己应该为他人、为社会、为祖国做些什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学时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近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和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并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作者单位:太仓市新区第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品德课品德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