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奖励对幼儿行为养成的价值

2015-05-21 23:20周晔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科学儿童幼儿

周晔

学前教育工作者常有意或无意中利用奖励对幼儿的行为给予强化。很多教育理论都强调对孩子要多一些奖励,少一些批评。桑代克甚至认为学习是通过行为受奖励而进行的。 本文通过分析科学奖励对幼儿行为养成的价值,促进学前教育教师正确认识科学奖励与幼儿的行为养成的正向关系,并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科学奖励方法,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一、何谓科学奖励

《教育大辞典》中把奖励定义为:对个人或集体正确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或表扬,奖励的方式有肯定或赞许的语气与表情,口头表扬,发给奖状、奖章、奖品、奖金,通报表扬,授予荣誉称号等。非科学奖励是指采用不恰当的方式,不能有效促进幼儿良好行为发展的奖励。在使用奖励刺激幼儿学习时,教育者采用的方式往往过于简单,有时一贯采用物质奖励,有时一味实施精神鼓励。这种搞“一刀切”的教育方法违背了因材施教原则,后果是让孩子变得贪婪,逐渐发展成惟利是图的 “小魔鬼”;当然,精神奖励也要适当,过度的精神奖励会让孩子骄傲自满。

在实际生活中,家庭教育中实施奖励时会出现:“妈妈会奖励你吃一次肯德基,爸爸会奖励你一双滑冰鞋……”。如今的奖励已经变味,就像是交易,容易让孩子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如果父母多次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后,孩子容易对奖励刺激失去兴趣。有的父母如果承诺的分寸掌握不好,承诺的东西太贵重,容易使幼儿的行为养成来源于对奖品的兴趣而不是好习惯的养成。奖励时机不当会对幼儿行为养成造成危害。即兴奖励的方式没有给孩子留有学习进步的空间,只希望短时间内让孩子获得成功,这种奖励形式会破坏行为养成中的学习期待。

二、科学奖励对幼儿行为养成的价值

1.科学物质奖励对幼儿行为养成的价值

学前教育小班时,幼儿的行为养成主要来源于老师与家长对他们的影响,行为养成简单,表现好主要是为了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赞赏和奖励。

心理学上著名的德西效应说明:儿童在尚且没有形成自发内部行为养成时,教师和家长从外界给以激励刺激,以推动儿童的学习活动,这种奖励是必要和有效的。此时,幼儿的行为养成大多受直接因素的影响,例如,某一学科生动、有趣、好玩,就喜欢学,幼儿的行为养成处于“潜伏状态”。根据此时幼儿行为养成的特点教师可以使用物质奖励(比如小红花、金星、贴纸等等)来奖励那些认真听故事、遵守纪律的幼儿。

2.科学的精神奖励对幼儿行为养成的价值

一方面,可用奖状、口头表扬、等精神奖励来对幼儿进行奖赏。使每个幼儿都有获得荣誉称号的机会,激发他们的自我提高内趋力。比如,评选“乖宝宝”、“讲卫生宝宝”等等,在教师看来一个不起眼的荣誉称号就会使被表扬的幼儿会感受到被重视、被尊重和被认可。

一些内向、自卑的幼儿,一个简单的拥抱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一种安全感和教师发自肺腑的爱,这种奖励对于悲观、绝望的幼儿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3.对幼儿内部行为养成的价值

教师的语言奖励与幼儿的学习兴趣、努力存在正相关。教师合理运用鼓励式的语言,比如:“不要着急,慢慢说”、“大胆念一下”等等,这些言语鼓励可以消除幼儿学习上的紧张感,缓解幼儿的压力。

三、有效运用科学奖励的策略

科学的奖励策略是指教育者为了能够纠正幼儿的某种不良行为,促使其良好行为的产生或重复而采用的比较科学的方式方法。

1.奖励要面向全体

奖励要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得到老师奖励的机会。这就需要一个老师用心去爱所有的幼儿,用一视同仁的心态面对所有的幼儿,用充满美好期待和尊重的目光关注所有的幼儿。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赏识教育,做到“因材施奖”,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与其潜力相一致的发展。

2.奖励的语言要具体、真实

现在许多新教师把“赏识教育”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特别喜欢采用奖励式语言来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斗志。如“你真棒”、“你真不错”、“很好”、“说的很对”等等,实际上这种语言激励从长期来看,危害是非常大的。由于幼儿的是非辨别能力还不强,教师这样的奖励会让他误以为自己确实各方面都不错,易产生自我满足感。

3.奖励方式要多样

教师的奖励是针对幼儿的每一次进步而采用的激励手段,如果一种奖励方式长期反复使用,会降低它的效度。因此,奖励的方式应不断更新,可以通过口头表扬、书面表扬。也可以用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鼓励的手势和一个大大的拥抱给予幼儿鼓励,因为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无声奖励会让快乐在幼儿心头荡漾。让我们的奖励转个“弯”后到达目的地,也许能收到更加意想不到的效果。

4奖励频率要适度

奖励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掌握奖励的频率,适度奖励。“奖励以稀为贵”。过度的奖励,还会使幼儿产生做好一件事情纯粹是为了得到老师奖励的错误心理,甚至为得到奖励弄虚作假,使他们的目标被老师的奖励左右。

5奖励时机要恰当

儿童教育中,奖励必须把握最佳时机。一般说来,那些行为不当的儿童,一旦有了良好的表现,就必须马上进行奖励;那些难以克制内心喜悦的儿童,则应在短时间内给予奖励;那些善于克制自己行为的儿童,可以相对延长奖励的时间。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教师必须尊重每个儿童的个别差异,抓住奖励的“关键期”,让奖励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作者单位:昆山市花桥中心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科学儿童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留守儿童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