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高中《经济生活》教学对接

2015-05-21 05:55吴登品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经济生活十八大理念

吴登品

【摘 要】想政治《经济生活》教学之中,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做好教材有关内容的理论观点更新工作,坚持政治课的时代性、教育性和方向性。

【关键词】十八大;创新成果课堂教学;理念

前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的理念,“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在课堂教学中,依据“课标”精神,采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理论创新成果,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的有关内容进行更新,在新教材还未修订出来之前,教师应坚持与时俱进观点,做好教材中有关理论的更新工作,坚持政治课的时代性、教育性和方向性。本文就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经济方面的理论创新成果与高中《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如何对接的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与同仁共勉。

一、 关于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上的变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标志着我们党对基本经济制度、对中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相互合作、相互融通、相互促进,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从实践上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有制结构逐步调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在建设中特社会主义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身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在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比重不断变化,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坚持和完善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两个毫不动摇”这一知识点时,给学生强调:第一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没有公有制就没有社会主义;第二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只有把党的这一理论成果溶进教材进行教学,学生才可能更全面地理解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理论依据。

二、关于市场经济定义认识上的变化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经济生活》给市场经济的定义是中共十四大的观点,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明确了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这一表述标志着我们党对现代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坚定决心,成为本次全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最大亮点,也将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引领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在讲解高中《经济生活》第九课关于市场经济定义时必须以十八届三中全会这一创新成果为指针,对“市场经济”定义予以更新,并从理论上给学生诠释“基础性作用”和“决定性作用”的根本区别在于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定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并没有明确在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两者究竟谁起主导作用。比如商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但是资源和要素的价格相当程度上还是由政府决定或者由政府直接控制,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优先发挥,更谈不上决定性作用。所谓“决定性作用”,是指市场在所有社会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中处于主体地位,对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商品价格拥有直接的决定权。主要表现在,以利润为导向引导生产要素流向,以竞争为手段决定商品价格,以价格为杠杆调节供求关系,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总体平衡,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投向、产品消费、利润实现、利益分配主要依靠市场交换来完成。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没有否定或忽视政府作用,而是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解决以往政府存在的“越位”和“缺位”、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三、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定义问题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观点,高中《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定义就要重新界定。我在教学中将原定义做了两个字的变更,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这一改动既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融入教材,又坚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定义,必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作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特征,又有自己的特色,即以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为基本标志、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以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为内在要求。这就要求国家既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发挥市场价格、供求、竞争的调节功能,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作出理性选择,促使生产要素不断优化配置,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使“有效市场”和“有效政府”双轮驱动,实现市场和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有机统一。通过分析,进一步让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有较清晰的认识,又在思想上和认识上与时俱进,有了提高。

以上三个问题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教学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理论问题, 若教师对党的重要理论创新置若罔闻,死教教材,就会背离政治课教学目标和原则,违背教学规律,误导学生。因此,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把教材与生活、时事有机结合起来,把握政治课的方向性、时代性、教育性特征,适时调整教材相关内容,营造富有生机、富有活力、富有效益的课堂教学氛围,打造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3年11月

[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制订(2001)

猜你喜欢
经济生活十八大理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基于党的十八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研究
浅谈高中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的几点建议
如何提高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能力的探讨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发展探讨
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大众化研究综述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