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生存教育的研究

2015-05-21 15:22朱言璋王莉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昌邑市智障家校

朱言璋 王莉华

山东省昌邑市特殊教育学校(原名昌邑市聋哑学校)是一所有二十年办学经验的学校, 随着聋哑儿童的逐年减少,自2003年始学校招收了第一批智障学生,学校也逐渐由聋哑儿童与智障儿童混合招收变为单一的培智学校。十多年来,学校招收的智障学生在残疾类别、程度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轻度智障儿童转变为中度及重度智障、自闭症、多重残疾等儿童。

一、改善办学条件,为开展生存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根据学生特点,学校建设多功能教室、唱游教室、计算机教室、资源中心、家政训练室、卫生保健室、智力检测室、心理咨询室、感统训练室、体育康复训练室、烹饪室、劳技教室、美工教室、情景教室、语训教室、图书阅览室等功能室24个。为满足教学需求,积极开展生存教育,设有家政训练室2个,配备橱具、床、卫生洁具及电视、冰箱、挂烫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有效的服务了学校的教育教学。

二、整合课程建设,为开展生存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智障学生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展的需要,二是应用的需要。发展的需要主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应用的需要主要是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理论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面对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学校立足于学生的生存发展,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的禁锢,以培养学生生存能力为核心内容,调整了原有的课程结构,设置了基础类、康复类和适应类三大课程板块。

基础类课程:以学生基本生活需要为着眼点,以文化知识为核心,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开设的课程有实用语文、实用数学、音乐、美术、手工制作、唱游与律动等。学生通过基础学习,掌握了读、写、算的基本能力,知道了怎样学习,怎样写作,怎样表达等,知识面相对来说越来越广,学习成效显著。

康复类课程:为了适应中重度智障学生发展的需求,让学生通过合适的教育培养,对存在于自身的各种障碍症状有所改善,并获得一定程度上自立于社会的“功能补偿”和“生存能力”。针对部分缺陷严重、自理能力差的学生,结合残疾类型及发展障碍,开设了康复课、语言矫正课、音乐治疗课等补偿类课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康复训练,学生的身心缺陷得到了补偿,他们能够健康和谐地发展,提高了生活质量。

适应类课程:对于培智教育而言,文化知识的学习并不是主要目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才是重中之重。因此,适应类课程在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此类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适应家庭和社会生活能力,安全自护能力,培养其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使之尽可能适应社会发展。设置的课程有生活适应课、安全教育课、卫生保健课、社会实践课、家政训练课、烹饪课等。

在社会实践课上,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走进工厂,走进社区,学会了与人沟通交往,逐渐接近社会,适应社会。学校还开设了情景教学,教会学生到医院就医看病、到银行存款取款、到超市购买日常用品以及遵守交通规则、接打手机电话等日常知识。

家政训练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知识,包括礼仪、洗刷、叠被子、整理床铺、收拾房间、做饭、炒菜等。经过近两年的培养训练,现在我校低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叠被子、洗衣服、个人洗漱、缝扣子等简单的家务劳动知识;高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蒸馒头、包饺子、炒菜以及简单家电的正确使用等知识。2014年,我们编写了《家政》与《烹饪》两校本教材。

为了将来让学生能够自食其力,适应社会并融入社会,学校专门联系了三处实习基地:一是昌邑宾馆,二是昌邑市康达实业公司,三是昌邑市宏图汽车美容公司。2012年,学校安排了8名学生到昌邑宾馆实习,主要是整理床铺、收拾房间、清扫卫生及面食、蔬菜加工等岗位进行实习。经过近两年的实习,昌邑宾馆的张经理认为学校的5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动手能力强,熟练程度高,这5名学生将来可以到他们那儿上班了。2013年,学校又安排了7名学生到昌邑市康达实业公司实习,主要是实习公司大院的卫生清除和车间布匹的打捆。据公司领导反应,现在已有4名学生基本适应了工作岗位,同时也将签定用人合同。2014年6月份毕业的3名学生已被昌邑宏图汽车美容公司录用,主要承担洗车、卫生清除等工作,月薪1000元。

三、科学规范管理,为开展生存教育提供动力源泉

(一)调整班级结构,实施分类施教。由于学生差异性较大,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发展,本着因人而异、因能施教的原则,打破年龄界限,改变传统的编班方式,由原来是的一到九年级,我们按学生水平、能力的不同,重新编班,依次为:启蒙班、启智班、启聪班、培智班、培聪班、智发班、智聪班、智明班、智慧班。以便教师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分类施教。

(二)为每个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围绕“学会生存,学会求知”的办学总目标,我们将学生的品德养成、行为习惯养成、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运动康复、语言矫正作为主要记录内容,为每个学生都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记录每个孩子进步的足迹。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明确、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康复措施、教案与总结评价。教师把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表现情况以及日常作业、作品、考试成绩、教师评语等收集在学生成长档案中,从而清晰准确地描述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展现了每名学生点滴成功与进步,记录每名学生的康复成果。

(三)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家校联系是学校、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与家长互相交流沟通,了解、研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教师与家长相互理解与信任、融合关系,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共同创建家校和谐氛围,促进家校合作和教育健康发展,我校自2012年始,建立家校联系制度,通过电话沟通、家校联系表沟通、召开家长会、任课教师家访等形式,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实现我们为每个学生制定的个别培养计划,从而达到共同教育的目标。

智障儿童“生存教育”是我们特教工作者长期研究的一个课题。因为智障儿童将来如何生存是智障儿童家长最关心、最重视问题,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将始终围绕“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开展,让智障儿童更好的融入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全礼.对特教课改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报.2003.08.12

[2]李园林.中重并智障儿童康复训练方法研究[J].广东教育-研究.2006,11:24—25endprint

猜你喜欢
昌邑市智障家校
昌邑市日照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近代昌邑市侨乡民居建筑装饰审美特征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志存高远,意守创新——访山东省昌邑市第一中学高三学生林立天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