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在阅读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2015-05-25 17:14张琪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5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张琪

[摘 要]“批注”是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学习和运用的重要方法。在当前语文教学中,批注的使用还存在着方法未合理渗透、主题未重点突出、课内外未有效衔接等不足,影响了批注效能的发挥。分层推进,学会批注方法;分类选择,确定批注主题;分段实施,提高批注能力等,应是语文教师努力探索的批注优化的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 批注 优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3-016

语文教学中的“批注”,指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书页的空白处用特定的符号或文字写下自己读书时的所疑、所感、所知、所想,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持续发展。“批注”的过程,是学生真正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是让他们实实在在地触摸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实实在在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过程,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是个体自主阅读与群体合作阅读的结合。目前的语文教学,批注的使用还存在着方法未合理渗透、主题未重点突出、课内外未得到有效衔接等不足,影响了批注的效能发挥。如何改变批注过程中的低效状况,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呢?

一、分层推进,学会批注方法

阅读批注的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教师应以学习目标为指向,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选择适合第三学段的多种符号批注和文字批注类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和渗透,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运用阅读批注的方法。

(一)开设专题课,学习批注方法

掌握批注的方法是学生运用批注的基础。在实践中,教师安排一定的课时,为学生开设批注专题课,用集中统一的方式教给学生多种符号批注和文字批注的类型,并为学生提供 “阅读批注指南”,供学生随时学习和运用。符号批注强调运用固定的符号,每种符号都代表着明确的意义,这样可以提高批注的速度和质量,也便于师生、生生交流;各种类型的文字批注可长可短,关键在于能准确地表达自己阅读文本的内心感受。批注的内容可以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或对文章写作特点的领悟,或对文本留白处的想象补充……当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孩子:批注的最佳方式是采用符号和文字相结合的方法。

(二)学以致用,培养批注习惯

对“阅读批注指南”上的内容,学生不可能经过一两堂批注专题课就能掌握。教师要结合平时教学,抓住机会,把握尺度,对阅读困惑者给予指导,对理解有误者给予引领,对感悟肤浅者给予点拨,让学生在指导中运用,在运用中有所感悟,有所启发。教师要选择比较细致而且有观点独到的批注投影展示出来。通过教师的及时引导和有效示范,学生逐渐领悟哪些内容值得批注,怎样批注,可采用哪些方法,从而发展学生的批注能力。教师要重视选择水平一般的批注作为例子,让学生分析,共同修改批注,培养批注的习惯,提升学生的批注能力。

(三)鼓励自主,创新批注形式

引导学生依据课文自主开发和创新教材内容,发挥创造性,是批注方法指导的最终目标。在方法指导的基础上,学生能逐渐体会和把握批注的方法、角度和深度。这样的“体会”与“把握”逐步成为在批注过程中创新教材的能力。在大量学习运用的基础上,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和品评中创新思维:这篇文章还可以用怎样的结构来呈现?这样的内容还能怎样表达?能给这句话加上你心中的标点吗?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批注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分类选择,确定批注主题

教师只有依据学段目标、教材内容、编者意图、学生能力确定主题,在主题批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才能真正让学生深入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世界里,咀嚼玩味,深化理解,领悟表达。

(一)从单元入手,选择批注主题

编者选编的每组课文前,都以“学习提示”的方式传递两个信息,一是本组课文的学习主题(价值和目标);二是学习本组课文要掌握的技能(课文的训练点、重点、难点等)。教师要根据单元特点,选择批注主题。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人与动物”单元,单元的学习提示中提出:“学习本组课文,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仔细阅读和分析这段话,我们可以确定本组课文的训练点是: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②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③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具体的。重点和难点都集中在第三点上。根据本单元的特点,教师确定了批注主题: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具体的,这些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这一批注主题将第二个和第三个训练点进行合并,使批注既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又体现其人文性,让学生在批注实践中理解编者的意图,提高学生阅读的感受、分析的能力。

(二)从文本入手,确定批注主题

每个文本由于其本身的内容不同、题材不同、作者不同和成文的时间不同等因素,会呈现各自的特点。教师要根据文本特征,确定批注主题。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中的《猴王出世》一文,选自吴承恩的《西游记》。文本特色用清代学者张书坤的评价就是:“《西游记》是一部奇书。环境皆奇地,人物皆奇人,故事皆奇事,时空皆奇想,书中的诗词歌赋,学贯天人,文绝地记,左右回环,前伏后应,皆奇文也。”评价中的核心字眼——“奇!”教师根据这一文本特色确定批注的主题:“张书坤先生提出了‘五奇,实在是妙!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文中找到印证并批注,找出三处就很厉害了。”

从文本出发,引用张书坤的评价,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使学生写出具有自主化、个性化的批注。

(三)从学生入手,设计批注主题

第三学段的学生由于其能力不同,在学习水平、学习特点和学习内需上都存在差异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性,设计有层次的批注主题。如,在《穷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设计了如下批注单:

批注单中,第一层(第一题)次批注是基础性批注,主要针对阅读理解能力偏低的孩子,批注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主人公的正面描写,把握文章主旨,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第二层次(第二题)作业强调侧面描写对人物品质的烘托,针对有较高理解能力、学习自觉的孩子,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第三层次(第三题)作业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在体会、分析和判断中与文本对话,理清思路,说明理由,主要是针对语文能力和洞察力强的孩子,意在把学生培养成有想法、有见解的成熟读者。

三、分段实施,提高批注能力

阅读批注可以贯穿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三个阶段。教师通过在这三个阶段对学生的批注能力进行不断的训练,并在反馈中了解学情,点拨渗透,激励表扬。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得到解决,能力得以提升,视野获得拓展,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一)课前预学性批注

课前预习阶段的批注,教师可结合预学单,让学生填写。课前预习时,学生刚接触课文,想法、感受、疑问最多,涉及的面也最广。如,课文的内容,精彩语句,思想感情,表达方式,写作特色,特殊的标点、字词、句段等,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自主批注,就是给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的机会。同时,教师对学生预习成果进行归类、统计,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难点、疑点和兴趣点,及时调整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使学习效果更有效。预学批注要求如下:

(二)课堂探究式批注

在课前批注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师生、生生间的多元对话,在不断探究中深入批注,从而在读透课文的基础上,不断向语言文字运用进发。如,教学《白鹅》一课,主要以探究式阅读为主,让学生对重点词、句、段进行批注,深刻领悟课文的含义以及作者运用的对比、反语等写作手法等。教学时,要抓住一条主线——课文的中心句也是过渡句“鹅的高傲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展开教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紧紧抓住这三个特点自主进行批注感悟。在批注之前,教师要给予适时引导,比如,课文哪些词句体现了鹅的高傲?为了表现鹅的高傲,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然后,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在交流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所感悟的句子。教师相机明确批注的形式和内容,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内容,进一步学习批注的方法。这也是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最后,在学生交流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朗读,以升华情感。

(三)课外自主式批注

课内批注的得法和蓄势,还要把活水引入课外,在不断地批注训练中巩固方法,形成习惯。课外阅读批注是自由的,发散性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课,鼓励学生在自由阅读时做记号,在书上留下自己的思考痕迹。教师力求形式多样,对批注认真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并对部分学生的阅读批注进行展示。在公开展示时,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甚至亲朋好友都参与到品味与评价过程中。如,在班中布置“课外阅读批注墙”,以教师、学生间写评语和打五角星等形式进行反馈。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期待被表扬、被关注和与人分享的心理,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思想得到启迪,在享受审美乐趣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更使学生的批注兴趣持续得到激发。

批注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体现。学生批注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广大教师在实践中的不断努力,在创新中寻求更多的培养之道。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Passage Four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