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沉浸式散文教学

2015-05-26 04:55石榴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2期
关键词:散文语境初中语文

沉浸式语言教学最早起源于加拿大,作为一种高效的语言教学手段在欧美地区备受推崇。沉浸是指一种高度投入的状态,是一个用身心来体验情感或事物的过程,将沉浸理论与散文教学相结合就是指,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将身心浸润于文字中,完全投入到散文营造的情感氛围和故事情节中,通过情感体验来获取散文传递的信息。运用沉浸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散文阅读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身心都沉浸于辞藻构成的缤纷世界中。在沉浸式散文阅读中,学生可以享受文字独有的美感,启迪文学思维,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沉浸式诵读,走进散文语境

散文教学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鉴赏文章的能力。通过沉浸式阅读,学生能深入到文章的情境中,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初中语文课本所选散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我们通过沉浸式阅读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沉浸到大量而丰富的经典语言范例中去,让学生读出文章的深层内涵,体会文章的语境。

教学散文,要善于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带领学生走进散文的语境。让学生在诵读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快速地把情感融入到文章中,欣赏散文中韵味。朱自清的《春》是初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的散文,其中描写花草在初春争奇斗艳的一段文字,孩子们特别爱读。教学中我们因势利导,把孩子们神奇的想象带入春天花园的情境,在诵读中感受小草、桃树、杏树等事物的俏皮可爱,想象“杏树”和“桃树”之间你推我攘的顽皮劲。学生在朗读中不自觉地沉浸在文章的语境中,想象出一幅幅有趣生动的画面,自然对描写事物的拟人手法有了兴趣。

诵读是初中语文沉浸式散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指导学生有兴趣地读,有目的地读,有收获地读,调动起学生的全部感官,让学生快速走进散文的语境含英咀华。

二、沉浸式赏读,品味散文意境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是单纯地教导学生借鉴作者的写作技巧,沉浸式散文教学主要教会学生品味散文中突显的人文精神,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融入到散文的情境之中。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励志和正能量的内容,文中主人公的奋斗历程和坚强不屈的精神是一种难得的精神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塑造坚强的人格。例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描写了父子在离别时的感人细节,表现出了父亲的爱子之情和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之情。文中语言较为平实易懂,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父亲为他去买橘子的一系列动作,学生要感受到深藏在父亲内心的爱子之情,必须要反复揣摩文章的细节,慢慢品味父亲的背影的深层内涵。让人感动的文章从来就不是辞藻华丽的文字,而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包含着最朴实的情感。文章越是平淡,学生越是要把自己沉浸到文章情境中去,才能体会到散文中高雅意境。

初中语文沉浸式散文教学是保证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把握好散文学习的方向和重点。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这样学生才真正品味到散文的高雅艺术。

三.沉浸式体验,陶冶人文情怀

初中语文沉浸式散文教学是一种学生和作者进行感情交流的体验形式。学习散文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陶冶生活情操。初中语文教师设计沉浸式教学环节时,要结合生活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和乐趣。沉浸式散文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善待万事万物。

散文内容主要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人和事的情感诉求,情感或是欢愉或是哀伤,文字就是反应作者精神世界的载体。真实的社会生活充满着压力和挑战,散文创作的素材都源于生活的喜怒哀乐。中学生现在的社会阅历还不够多,只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生活散文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感知生活的点点滴滴。例如:教师在运用沉浸教学法引导学生阅读鲁迅所著的散文《藤野先生》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运用录音辅助通读全文。听完录音后,教师要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回忆散文内容,再针对文章提出几个探究问题,如“藤野先生有哪些典型的人格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句子?”“文中的‘我’”对藤野先生抱持着怎样的情感?”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散文,使学生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完全沉浸于散文叙述的故事和情感中。初中语文散文的文章特点与沉浸式教学方式相结合,沉浸式散文教学方式是先朗读,再细细品味,最后表达情感。沉浸式散文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体会文章中的情境,精神上与作者产生共鸣。沉浸式散文教学让学生的内心在文学世界里得到洗礼,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文学素养,加强对生活的认知能力,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能得到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成效随之也达到最佳。

石榴,教师,现居江苏南通。

猜你喜欢
散文语境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