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田农场发展纪实

2015-05-27 10:11高莹许雅高亚强黎想
今日海南 2015年11期
关键词:南田农垦芒果

□高莹 许雅 高亚强 黎想

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23年前,南田人抓住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解放思想谋发展、改革创新调结构,南田成为海南农垦乃至全国农垦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南田人过上了场强民富、甜蜜幸福的日子,为此,他们将1993年8月8日南田温泉开发区奠基的日子定为每年南田人共同庆贺的节日,这23年来从未间断。

今年的8月8日也不例外。早晨刚过8时,南田人今年新购的156辆崭新小汽车戴着大红花,列队驶入南田农场世纪礼堂前,其中不乏宝马、奔驰等名牌轿车。放眼望去,职工们统一身着大红色的“芒果服”,一片红色的海洋,好似职工们的心情一般好不喜庆!

这一天,辛苦工作一年的干部职工代表们聚集在此,既共同盘点过去一年的收获与不足,也为来年确立新的发展目标。

这一天,铭记了南田人从困境、低谷中走过的每一个坚实有力的脚步,也见证了南田这个农垦改革发展排头兵一年比一年精彩的答卷。

“过去贡献大,曾经困难大,现在和未来希望大。”省农垦总局原巡视员、南田地区开发管委会主任、神泉集团董事长彭隆荣这样描述南田农场的发展历程。

23年后的今天,有了政治、政策、品牌、资金积累、经验积累、社会资源和企业文化、规划、区位等八大优势的南田,根据省委副书记、省深化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军的指示精神,将领军组建海南农垦芒果产业股份集团,继续领跑海南农垦的芒果产业,并科技联结带动地方芒果产业的发展。在新一轮海南农垦改革的关键节点,南田将再次发力领跑,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一组数据见证“速度南田”

20多年间,社会总产值增长40.8倍、职工年劳均收入增长25.8倍,南田温泉开发区土地从当年200元一亩都无人问津的荒地,到如今通过中国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并经三亚市政府批准规划和运作,上升为每亩价值近200万元的炙手可热之地,使国有资产增值上万倍并上缴11.3亿元税费……这对许多国有企业来说,是一组近乎神话的数字,但在南田农场,它却是全场近3万职工群众红火日子的真实呈现。

长达23年的历史演进中,在省农垦总局党委的领导下,彭隆荣团结带领着南田干部职工坚持“六敢”精神,在艰难困苦的局势下冲破逆境昂首前行,杀出了一条血路,找到了一条活路,探索出了一条场强民富的幸福之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一份份账单换成了今天这份厚厚的改革发展成绩单。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南田农场为开发温泉资源改善开发投资环境,在经济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连续3年组织万人大会战欠下职工群众的“粮草债”账单:借猪600多头,借鱼3000多斤,借大米几万斤,还有数以十万计的劳务费需要垫付。如今回头再看这份账单,南田23年的发展足迹依然清晰可见,既留下了岁月燃烧的激情,留下了拼搏的汗水,也留下了探索的艰辛。

南田农场职工自建的芒果楼、自购的小汽车

1992年,南田7万亩橡胶林被一场台风侵袭,南田人赖以生存的橡胶产业被摧毁,人口近3万的南田,贫困职工达90%以上,先后共有2000多人举家外迁,另谋生路。在这亟需变革的关键时刻,彭隆荣率领南田人踏上了注定艰辛的改革征程。

当年参与大会战负责借猪借米的办公室主任、如今已83岁的陈康说,正是领头人当年敢于担当不畏艰难,才有南田今天开发红红火火,没有内债、没有外债,还能为职工办大量的实事。当他列席今年南田农场职代会,听到这些年来农场和集团自筹投资十多亿元创办了酒店、高尔夫、做大旅游产业和民生工程时说:“我们老同志打心眼里高兴。”

23年来,南田连奏“改革三步曲”:改革管理体制,向计划经济下的僵化管理模式开刀,以效益论英雄、以效益论业绩、以效益论升降、以效益论奖惩。调整产业和经济结构,更新橡胶种上芒果,开发温泉旅游产业,彻底改变了职工陈旧的观念。继而,创建农场和集团公司共同设立“一个党委、一套班子、三块牌子、领导交叉任职”的管理体制,做到“三个干到底”:一个班子干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一张蓝图干到底;加大投入强化科技推广和服务力度,努力提高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一系列大胆的举措,彻底打破了农场原有的产业结构和体制机制,使南田人真正触摸到时代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脉动。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转方式、调结构,也让南田人把“泥饭碗”换成了芒果、旅游、高科技农业3个“金饭碗”。

23年间,南田实现了由特困农场到全国农垦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的华丽转身:2010年中宣部发文要求中央媒体大力宣传推广南田改革发展经验,人民日报先后3次在头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两次报道南田,将南田改革发展经验推向全国。南田先后两次被国务院表彰嘉奖,并荣获20多项国家级荣誉;变身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举办有26个国家200多名中外专家学者参加的第九届世界芒果论坛盛会;从名不见经传的农业企业到1993年8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神州第一泉开发和招商引资新闻发布会的全国农垦第一家企业,从特困企业到国家级的龙头企业,职工从贫困户到百万富翁,从全国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到带动陵水、保亭1.5万多户种植芒果脱贫致富的示范带动……一组组对比明显的事例无不印证了南田高速腾飞的23年。

新时期“红旗渠”见证“实干南田”

金秋时节,顺着三亚南田温泉好汉坡国际度假酒店到南田农场场部的道路前行,您能看到,成片的芒果园边一条新建成的、笔直的大排渠一眼望不到边。

这正是由6支专业工程队同时施工,破土搬运挖填土石方160多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3万多立方米,扩增容量共60万立方米,耗时近3年才建成的大排渠。其工程量之大、规格及等级之高,堪称海南第一。中国规划设计院专家和省相关水利专家在验收时被其壮观场面震撼,将它比喻为新时期的三亚市“红旗渠”。

原来,为确保三亚人民喝上放心水、安全水,并解决南田高尔夫球场的排水处理问题,神泉集团从防洪安全和保护周边环境两方面出发,下决心打造一个“近百年一遇”标准的大排渠,即该项目遭遇近百年一遇的洪水时,洪水可以由总排洪渠下泄,而不入三亚赤田水库。

“这大排渠建好了,老百姓就不愁干旱天气了。”

“是啊,不仅不愁吃水,发洪涝也不怕啦。”

谈及这条新建成的一渠多用综合管道走廊,周边职工脸上个个笑开了花。而实际上,在这次大排渠建设过程中,除了工程难度大,还一共涉及了50多户职工、250多亩芒果园的搬迁工作。

本来是“天下第一难事”,却依旧获得了职工群众的交口称赞:“南田干部的好作风让我们心甘情愿搬迁。”

负责行政全面工作的南田农场副场长刘兴旺是负责此次项目搬迁工作的主要领导。“大排渠事关整个三亚市的用水安全,我们必须做!但得将心比心,不能让职工吃亏。”秉持着“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想法,刘兴旺带着一个搬迁安置小分队,前前后后跑了近50天,每家每户进行入户调查,与每户搬迁家庭的家庭成员谈心,了解其家庭情况及不愿搬迁的原因。

从进门连张椅子都没得坐,到肩并肩促膝长谈;从避而不见农场干部,到职工主动邀请上门;从心有怨气、拳头相向,到一起举杯交盏,搬迁小组百余次上门耐心沟通,终于成功劝说最后的16户职工主动搬迁。

也正是这条大排渠的建设,再次让职工群众见证了南田这支实干队伍“严”和“实”的好作风。今年6月,当项目施工进行到最后攻坚阶段时,彭隆荣带着领导班子成员等23名骨干,在大排渠上用铁皮临时搭建的指挥部里住了整整46天。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好每个标段的建设任务,大家没日没夜,每天都过着“五加二”“白加黑”的南田时间。他们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干在工地,一天开3次会,连夜到现场开会解决实际问题。

“辛苦还不要紧,主要的是三亚太阳毒辣,气温长期保持在38度以上,大排渠上生活条件又恶劣,别说洗澡了,连吃水都是问题。”神泉集团总经理姚已辉告诉记者,尽管条件艰苦,但是为了保障施工进度,23位农场干部谁也不肯先撤离施工一线,有些干部晒得中暑了仍不下“火线”。

“施工的日子里,彭总每天睡前还要在整个大排渠巡视一遍,整个领导班子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两点钟才休息。”神泉集团副总经理陆挺勋说,工程结束后,时差反而倒不过来了。

苦干追梦,大干筑梦,巧干圆梦。彭隆荣说:“作为南田的干部,更应该参加、了解南田的发展点滴,才能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服务,这也是印证咱们的干部队伍作风是不是‘实’、要求是不是‘严’的标准。”

住在大排渠边上的搬迁户们,每天看着这么多农场干部吃住在铁皮屋里,都由衷地为这支实干的队伍点赞:“大排渠建设工作,让我们看到南田有一支实干的干部队伍。有这样的队伍带领我们,南田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668辆小汽车见证“幸福南田”

8月的南田,花果飘香、生机盎然,处处可见刻画出职工幸福笑脸的美丽画卷,时时可闻催人奋进的时代强音。

8月8日,天刚放亮,垦二代、南田农场东风分场职工张凯华一早就开着自家新购置的凌志轿车来到农场场部,同今年购买了私家车的156位职工群众一道,在职代会上高高兴兴地领走了每辆3000元的购车奖金。据悉,今年仅此一项奖励南田农场就拿出了46.8万元。

“南田的每一个发展进步,都有我们职工的份儿!”张凯华告诉记者,1992年南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鼓励职工种植芒果,他便承包了10多亩地。今年芒果大丰收,他便拿出54万元添置了一辆凌志汽车。看着崭新的私家车,他笑得合不拢嘴。

黎族干部、东风分场副书记、副场长苏英妹认为:“在我们南田,以人为本不是嘴上说说的,而是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各项权利、利益和福利。”苏英妹举例道,在南田,不仅以科学、合理、公平的绩效评价和分配制度,让职工实现经济利益,而且无论是改革、发展战略还是成果分配决策,都要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后才实行,由职工自己决定,职工的权益自然就有保障。

了解南田发展历程的人都清楚,苏英妹这番话,道出了南田人23年来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职工幸福指数直线上升的一大秘诀——企业发展成果,人人有份。

在农场实现有“一份产业、一幢楼房、一辆小车、一份股份”,在不少人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南田却已经是越来越平常的事。“在南田生活,大家都觉得幸福指数很高。”苏英妹感叹道。

其实,有如此感受的,岂止苏英妹?回眸南田23年的奋斗史,不难发现,“一切为了职工、一切依靠职工”是其改革发展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用彭隆荣的话说:“国有农场必须紧紧依靠职工群众共同创造才能办好企业。任何时候不但要想到国家,更要维护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农场追求的最大效益,也是农场在新形势下对国家、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尤其南田拥有60%的少数民族职工,更应该这么做,要真正把企业办成职工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在南田,买汽车有奖励,率先实现‘四个一’也有奖励。”张凯华兴奋地说,咱们东风分场今年就有34人购买了新车,咱们努力种芒果,生活过好了,自己高兴,农场也高兴!

眼看一幢幢芒果楼拔地而起,大彩电、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成为职工家中的“常客”,职工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满足,南田农场让职工群众拥有“一份产业,一幢楼房,一辆小车,一份股份”的“四个一”发展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一台晚会见证“和谐南田”

“我自豪,我是南田人,我骄傲,我是神泉儿女!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风雨无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南田必将永当农垦改革发展的排头兵,永做农垦改革发展的先行区、试验区、示范区,美丽神泉、幸福南田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8月8日晚的《南田梦·神泉颂》文艺晚会上,一首配乐诗朗诵《我自豪我是南田人》,道出了南田人打破单一经济模式,以多元化的经营向着新高度冲击的23年;道出了南田职工多业并举、竞相发展、户户有产业、人人有就业的喜悦心情。

台下的南田职工也跟着诗词一道回顾了南田改革发展走过的23年,情深之处,纷纷拍手叫好。

这一声“我自豪,我是南田人”,说到了南田农场党委书记吴玉英的心坎上。她从一名农场团委干事做起,通过几十年兢兢业业的工作,走上了农场主要领导岗位。

“农场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过无数大大小小的问题和难题,南田人就是能闯过来,靠什么?靠的就是南田精神!”吴玉英认为,南田改革发展23年的变化不仅在于发展变化,更是体现在企业文化中。“敢想、敢先、敢干、敢闯、敢拼、敢赢。”“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她随口说出几句“南田语录”,对记者说:“你别笑,南田语录听着像喊口号,却是多年来支撑南田人渡过艰难、跨过坎坷的精神支柱。”

这一声“我骄傲,我是神泉儿女”,说到了南田温泉好汉坡国际度假酒店常务副总经理金红丽的心里。

1997年从东北背井离乡来到南田做酒店小卖部销售员的她,经历过酒店刚开业时的困苦日子,“那时山庄客房只有十几间,房间里连电视机、空调都没有,工作人员一共才5个。大家一起上山去挖树,下河去掏鹅卵石,一点一点建设美化这个承载着南田人试水旅游业希望的小山庄。”如今,已是好汉坡国际度假酒店常务副总经理的金红丽,更是用自己从洗马桶的打工妹变身常务副总经理的经历,证明了在南田“有为,就会有位”。

……

在南田,如吴玉英、姚己辉、刘兴旺、金红丽、陆挺勋、张凯华等干部职工不胜枚举,他们都对南田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尽心尽力承担起自己身上的那份职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如同那无数虽小却总是尽全力奔涌前行的水花。

连续举办27届南田职工艺术节印证了“十年经营靠管理,五十年经营靠制度,百年经营靠文化”。南田农场在23年波澜壮阔的建设发展浪潮中,凝结提炼出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而这富有南田特色的企业文化凝聚成为共同目标而不懈奋斗的合力,并最终催生了这一个又一个南田奇迹。

走进南田,我们发现,一个个南田奇迹的实现,背后隐含的却是一个极为朴素的道理:当“企业把职工装在心里”,“职工就会把企业记在心上”,从而形成爱岗敬业、爱场如家的独特企业文化。

改革不止步,发展不停步。一组数据见证“速度南田”,一条“红旗渠”见证“实干南田”,一辆辆小汽车见证“幸福南田”,一台晚会见证“和谐南田”。如今,新一轮海南农垦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田这支“敢想、敢先、敢闯、敢干、敢拼、敢赢”的改革排头兵,将乘新一轮海南农垦改革的东风,继续秉承“创业、创新;卓越、跨越”的南田精神,万众一心,风雨无阻,在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中迈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精彩答卷。H

猜你喜欢
南田农垦芒果
试谈恽南田没骨花卉画中的写生与赋彩的特点
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
我才不要穿
恽南田与常州画派
小洞会“咬”人
小洞会“咬”人
珍惜手中瑰宝——南田石
困知勉行 积厚成器——快速成长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