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设计实证研究

2015-05-28 05:38任达千孟庆波张伟中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8期
关键词:实证研究毕业设计高职教育

任达千 孟庆波 张伟中

摘 要 对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情况进行实证研究,设计问卷对毕业设计的参与者、指导教师和企业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毕业设计的作品应以实物为主,需要改变以设计说明书为主的现状,高职教师在毕业设计中应占主导地位,另外应吸收企业工作人员参与。结果也显示,在校学生强烈希望毕业设计可以集体完成。本次调查提示,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以集体形式完成一个实物设计是比较好的形式,可以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 高职教育;毕业设计;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080-02

1 前言

毕业设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过去学习的专业知识得到检验,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写作技术文档的能力。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堂学习和生产实习交替进行。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增强职业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很大帮助,但是毕业设计环节却受到较大影响。毕业设计通常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学生同时需要找工作和顶岗实习,就业与毕业设计的矛盾比较突出,毕业设计的质量连年呈现下降趋势。顶岗实习的准员工身份,让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认真做毕业设计,只能突击或抄袭,指导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毕业设计的质量力不从心。因此,毕业设计的现状是学生和教师都不满意[1-2]。

为了解毕业设计参与各方对高职毕业设计的真实想法,同时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提出改进措施,进行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一些教学改革的建议。

2 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教育是一种能力本位的教育类型,注重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工科高职毕业设计环节也同样要为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服务。按德国的职教理论,职业核心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要素[3]。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并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方法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社会能力是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学会与人共处,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专业能力对于提升毕业生首岗就业能力有重要影响;方法能力为毕业生进一步学习、持续提高就业质量打下基础;社会能力是适应工作环境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因此,本次问卷调查也着眼于在毕业设计环节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高职学生在三年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不少的专业知识,也经过了实训、实习等环节,应该已经掌握了不少的专业技能,在毕业设计环节应该已具备一定的设计和制作能力。因此,毕业设计应重点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设计和制作一定复杂程度的作品的能力,比如对于电气、电子类专业,是否具备设计电气原理图的能力[4]。学生毕业后将在企业工作,如果在毕业设计环节,提前接触企业人员,将对他们提供很好的机会,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提前认识到企业需要的能力。因此,设置选项,调查在毕业设计环节是否需要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

3 问卷设计和调查情况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毕业设计涉及的各方面,包括在校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已毕业学生和企业工作人员三类。

毕业设计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教学环节,一般包括选题、文献查阅、实物设计、设计说明书编写等环节,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5-6]。同时,这次问卷调查只是一个小型的调查,不可能进行面面俱到的调查。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的问卷调查问题有三个:1)毕业设计以实物形式为主,还是以毕业设计说明书为主;2)毕业设计的指导以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为主,还是以企业人员为主;3)毕业设计应独立完成,还是集体完成。

本次问卷总共设计了24个选择题,每个选择题有2~5个选项;有15个题目是必答题,针对被调查者不同身份各有三个问题。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5份,回收78份,其中有效问卷73份:毕业设计指导教师19份,已毕业学生和企业人员11份,在校学生43份。将调查结果输入Excel文件中,进行统计和分析。

4 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下面对各个问题进行分析。

问题1:最主要的作品是设计实物还是毕业设计说明书?被调查者有47.9%认为应以实物为主,在已毕业学生和企业人员中比例高达63.6%,明显高于另两类人员;认为应以设计说明书为主的占28.8%。另两个选项为PPT幻灯片和其他选择。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最主要的设计作品应该是设计实物。在高职院校,尤其是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于写作能力的训练较少。这与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有关,也与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有关。目前,因受时间、经费等限制,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最主要作品是设计说明书,这样的现状很有必要改变。

问题2:毕业设计的指导以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为主,还是企业人员为主?调查结果显示,毕业设计的指导者应该为高职教师的占59.0%,应该是企业人员的为24.6%。这项结果表示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是得到各方认可的,主要原因是高职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对于毕业设计的选题、资料查找、设计的评价标准都比较熟悉。企业人员的优势在于精深的专业知识,对工业上实际应用的技术非常熟悉,往往对如何设计作品有较深的认识,但是对于如何评价作品、如何指导学生克服困难等不太有把握。因此,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应该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为主,但是也需要引进企业人员合作指导。

问题3: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应独立完成还是集体完成?选择独立完成的占26.0%,选择集体完成的为74.0%,其中在校学生选择集体完成的占83.7%,可以看到对集体完成有较强的倾向性。集体可以完成较大的作品,也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校学生选择集体完成的比例特别高,估计的原因是在校学生没有经过毕业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对于毕业设计能否独立完成缺少把握,集体完成可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问卷也设计了进一步的问题,即应该多少学生一组?选择2~3人的有47.9%,选择4~5人的有31.5%,因此,学生倾向的小组人数为2~3人。endprint

5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本次调查也涉及毕业设计环节的其他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

1)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现状普遍不满,不满意率达到73.7%,主要不满意的选项为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抄袭现象严重和学生参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时间无法保证。

2)在回答毕业设计的水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个问题时,有54.8%的被调查者选择实用性,选择创新性的占27.4%,反映出高职院校对创新性的重视依然不够。

3)有已毕业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对于工作作用不大,企业人员认为毕业设计会影响毕业实习的效果。这个结果显示,毕业设计急需改革,发挥毕业设计在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

6 结论和建议

针对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环节出现的问题,在毕业设计参与各方——在校学生、指导教师、已毕业学生和企业人员中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相比较于目前的独立完成毕业设计,集体完成的形式更受欢迎,尤其是在校学生;

2)最主要的作品应该是设计实物(如机械零件、电子线路等),而不是目前的设计说明书;

3)目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最不满意的是设计说明书的抄袭现象严重和毕业设计时间无法保证。

建议今后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以设计实物为主,以2~3位学生为一组,集体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指导者以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相结合,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朱方来,向怀坤.改革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11(7):36-38.

[2]朱松节.高职高专毕业设计(论文)团队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1,18(6):329-330.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雷伟斌.基于作品的高职毕业设计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4(8):34-36.

[5]刘昭琴,汤平.科研项目转化为高职毕业设计项目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4):293-294.

[6]季剑波,李素婷,安莹.高职院校在企业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化工,2012,39(1):189-190.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毕业设计高职教育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