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绩效考核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2015-05-28 05:46田政锋李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研室教学管理绩效考核

田政锋 李霞

摘 要 教研室建设和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专业的发展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建立健全以激励教师个体和团队健康成长为目的的教研室绩效考核机制,在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当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教研室;绩效考核;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120-02

1 引言

在我国,绩效考核的思想起源比较早,国内学者谢中才、周国成以“品行,能力,工作业绩”为一级指标设计了用于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的考核指标体系,对每一个考核对象都可以计算出一个考核分数,但是他们认为:“如果绝对以考核分数作为考核干部的依据,那未免太简单化了,只有参照单项和综合的量化考核结果,才能得到相对较为客观公正的结果。”[1]

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经过不断的实践、调查、研究,已渐渐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国情与文化的、完备的考核评价体系。如美国高校的绩效考评主要侧重点在个人能力与短期业绩的考核,属于比较典型的能力型考评;德国的绩效考评主要着重于专业技术的考评;日本高校的考核侧重于团队合作,看重长期效益。

我国高校教研室自20世纪50年代初设立至今,经过不断的制度规范和职能完善,从开始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逐步形成现在的教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机构。“教研室始终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直接面对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进行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等工作。”[2]要使得教研室工作能真正出成效,必须调动教研室每一位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只有每个人教学、科研水平提高了,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才能有所提高。

2 教研室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教研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通过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才能明确教研室及教研主任的功能、任务、职责和建设目标,对于推动教学建设、管理及教研室运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调动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保证学校的办学质量。

有利于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建立制度完善的教研室组织机构,明确教研室主任的职责,建设良好的师德师风。教研室制订详细的师资培养计划并加以落实,以此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科研能力。选拔热爱教育事业、专业功底扎实、教育管理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教研室主任,全面负责教研室的各项工作,提高教研室的整体工作水平。教研室建设的方向明确了,教研室主任及每位成员的职责清楚了,这将更加有利于教学团队的建设,在提高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同时,指导和激励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有利于做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总结交流工作得失,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开展教学检查活动,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行为。教研室主任及时掌握教师的教学过程,根据教研室工作计划,认真开展常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督促每位教师及时收集各种教学文件,做好实践教学、教学辅助环节、课程考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个人业务档案整理等各方面工作,使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能够出成效。

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一般来说,教研室的划分是以教师所从事的专业方向进行划分的,这就使得相同或相近专业的教师能够经常在一起探讨一些问题,有利于形成专业教学团队,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事实证明,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首先,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做过科研和没做过科研的教师,对同一个问题看法是绝对不一样的,上课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其次,它是教师保持旺盛的职业生命力的有效途径[4]。要使教师始终不渝地热爱这份职业,不要把工作变成每天单调的上课,就必须不断地有所创新,使教师辛勤的工作能够得到认可,而科学研究的成果恰恰就能做到这一点。再者,科研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作为学校的各级管理人员,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上述这些工作的完成,都必须以教研室为基本单位,实施起来才能有效果。将这些内容全部纳入各教研室的绩效考核细则,在教研室主任的带领下,各教研室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认真完成绩效考核的各指标内容。只要绩效考核的这些工作内容完成了,全系乃至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一定能够做好。

3 教研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基本内容

根据教研室实际的工作内容,构建适合教研室实际工作需要的考核办法及绩效考核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广泛征求教研室意见,对指标体系的内容进行细化,初步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由实践主体进行信息反馈,针对反映出的问题,优化调整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内容[5];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及时监控指标体系的运行状态,对考核指标体系产生的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按照具体工作内容,教研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一级指标五个,包括组织与师资队伍建设、日常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研科研、特色与亮点;二级指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主要包括组织建设、教研活动、教学文件、课程考试、教学改革、教科研计划与项目、社会服务等。各考核指标下面又细化为若干考核要素,并建立具体的考核评价标准。

教研室绩效考核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全员参与,这就需要建立配套的教研室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包括考核原则、考核办法、考核步骤、考核等级及奖励办法,以此保证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调动教师参与考核的积极性[6]。

4 结束语

教研室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支点,教研室工作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及教风、学风建设,也直接影响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教研室绩效考核工作的目的恰恰在于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这项工作的实施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以及学校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谢中才,周国成.试论高校干部考核指标体系的正确使用[J].保山师专学报,2006(1):81-82.

[2]王颖.教研室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与实践[J].文化建设,

2007(12):214-215.

[3]屠群锋.高职院校教研室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1):47-51.

[4]向大众.略论高职院校教研室的职能[J].职教研究,

2009(5):12,60.

[5]曹克广,张连生.浅谈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教研室建设[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4).

[6]霍仲厚.教研室建设与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研室教学管理绩效考核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趣闻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