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低碳意识与行为养成的研究

2015-05-28 05:52谢源虎陈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8期
关键词:大学生

谢源虎 陈莹

摘 要 从研究大学生低碳意识与行为的现状出发,探索低碳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大学生低碳意识与行为养成的必要性、现状及成因分析,提出培养大学生生态理伦意识的方法和提高大学生低碳意识与行为养成的策略,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危机意识,寻求推动大学生低碳意识与行为养成的对策。低碳校园将成为低碳人才培养的摇篮和低碳科技进步的孵化器,从而培育我国在低碳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有力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关键词 大学生;低碳意识与行为;低碳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149-02

1 大学生低碳意识与行为养成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低碳,是全球人民非常关注的话题。首先应该了解低碳中碳的含义:“碳”主要是指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自工业革命以来,碳的用处越来越多,开采、燃烧煤炭等化石能源,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急剧增加,导致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所以开展低碳活动,响应人民开始养成低碳意识与行为,作为大学生,更应该肩负此重任。大学校园肩负着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任,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人类文化传承的源头。

说起低碳,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都能想到些什么?笔者第一反应便是少开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且只能想到这一点,可怜的这一点。事实上,节约用纸,随手关灯,洗澡时常用淋浴,购物时尽量自带购物袋,少用一次性餐具和生活用品,等等,这些时常被人们忽略的、所谓微不足道的细节,都是低碳生活的强大支撑力。

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趋势。不要不在乎微不足道的小事儿,细节决定成败。从小事做起,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做到随手关灯、拔插头,这不仅仅是环保行为,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倡导低碳生活,呼吁大学生增强大自然保护意识,是创建和谐美丽校园环境的必然之举。大学生低碳意识与行为的养成,对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大学生校园低碳意识与行为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校园中的浪费现象还普遍存在,一部分大学生在生活中的低碳意识还比较淡薄。例如,随处乱扔的废纸和食品袋,卫生间的水龙头不关,忘关教室或寝室的灯,吃饭时还常常使用塑料袋、快餐盒、纸杯等一次性用品,浪费粮食现象仍然存在。这些现象不仅说明一些大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低碳意识与行为,生态环保责任感较弱,政府依赖感较强,生态环保知识贫乏,生态道德能力差,更加证明低碳意识没有在他们心中形成,这才是真正岌岌可危的现状。有些学生对这些生活中的小事、细节不以为然,这才是低碳意识在大学校园难以普及的最大障碍。态度决定一切,做不到和不想做到有着质的差别。这些问题令人担忧可怕的同时,也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不只是一句口号,也不仅仅是国家的责任,更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更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生活目标。大学生应该更加积极地响应国家号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加强低碳意识,养成低碳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为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贡献力量。低碳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必须得到培养。

何为低碳经济?笔者认为,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以最低的碳排放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且让其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和社会习惯,最终力求持续这种经济发展结构不动摇,从而做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的真正平衡。这一目标的达成不仅对整个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提出全新的目标,更加迫切的是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任何新目标的实现从来不是唾手可得的,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甚至痛苦的“蜕变”过程,但是值得庆幸的是,终于清醒地认识到了经济结构平衡的重要意义!作为明天经济发展的弄潮儿,未来地球的守卫者,当代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低碳意识,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

低碳经济与生态伦理意识是什么关系?低碳经济是为了降低和控制污染气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避免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实现人类的自然和谐发展。生态伦理意识是指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困境,人类选择和确定的一种新的生存与发展道路。低碳经济与生态伦理意识在核心价值上具有共同性,在核心价值体系中,低碳经济不仅体现了生态文明系统观的实质,还遵循着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从而做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的真正平衡。

作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为新时代青年群体的一部分,大学生当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塑造培养科学的生态伦理意识,形成正确的经济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完成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具备以下生态伦理意识。

1)生态主体平等及生态整体利益观。人类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不要对征服自然的行为感到得意,每一次对自然的征服,都像是对自然界欠下的债,自然界最终会有所报复。不论是如今侵害各大中城市的雾霾天,还是常年在我国内蒙古地区肆虐的沙尘暴,每一笔,每一桩,都让人特别束手无策。所以,并不能摒弃生态主体平等法则,坚持尊重生命、热爱与守护大自然的原则,主动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进行有机统一。

2)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及多样性发展观。人类也是自然界组成的一部分,因此其行为也要与自然规律相一致,所以其行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遵从自然规律要求。和谐是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是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是“和而不同”、事物的对立统一。总之,和谐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所谓人类与生物的和谐就是坚持协同进化原则,尊重生物的生存习惯,就像尊重一个朋友一样。在实践中也要积极引导青年人与大学生的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同心同德、认真努力地做好各项工作,同时要自觉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和谐,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共同发展。

3)生态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观。人们之所以要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因为它既适应了时代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对于社会与地球长期和平共处的重要支撑力量。人们每一次自以为傲的短暂胜利,无不在长期的未来给了自己一记响亮的耳光,对后代焉知不是一种毁灭性的伤害。因此应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步,认真对待人生中的每一天,着眼于未来,制订科学合理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其次,要有效保障生态价值的持续增值和科学开发,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以及物力财力资源。要坚持把尊重自然、顺从自然、保护自然作为本质要求,坚持生态文明原则,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师长、谈吐文雅、举止端庄;坚持合理消费原则,反对一切铺张浪费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增强保护社会文明环境、爱护公物的意识,注重廉洁奉公、艰苦创业、节约资源,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早日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目标。endprint

培养大学生科学生态伦理意识和低碳经济意识的途径包括:1)开展对青年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2)要正确引导大学生选择合理的生存方式,养成科学生态伦理的习惯;3)要正确领导青年大学生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4)要培养大学生树立生态危机意识,发挥知识的力量,来确立青年人的生态伦理观念;5)要求他们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累积,最终实现低碳生活意识的养成;6)建立健全监督和惩罚机制,切实在生活和学习中对大学生的日程行为进行规范,促成低碳目标快速有效形成等。

低碳是当下全球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发展低碳经济势必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大学生作为未来时代的主人,一定要努力为低碳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为此,笔者认为大学生首先应该树立科学的生态伦理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向导,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大学生脚踏实地,不断努力!

4 提高大学生的低碳意识与行为养成的策略

大学生要想养成低碳意识与行为,首先要学习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知识,向他人宣传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做低碳生活的宣传者。其次要节约使用学习生活用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养成随手关水龙头、关灯等良好习惯;树立循环利用理念,少用或不用塑料袋、快餐盒、纸杯等一次性用品;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植被,多植树造林;少开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要与破坏环境、浪费资源能源的行为作斗争。所以,青年大学生要利用社会实践,融入社会,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和亲和力,大力宣传低碳生活,让人们从根本上认识高碳的危害和发展低碳的必要性。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做到不断提高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自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大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相关政策的宣传与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学生要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坚持不做污染环境的事,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做贡献。

5 结语

总之,大学生要积极践行低碳减排的伟大理念,将其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用实践证明自身对低碳经济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只要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够提高对“低碳”的认识,让“低碳”行为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自然而然地节约资源的习惯,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人和事做起,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努力成为低碳族的一员,那么生活环境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低碳时代:大学生该如何践行低碳研究[EB/OL].[2010-05-23].http://www.yzhbw.net/news/shownews-19_509.dot.

[2]环保部部长:开宝马喝污水是对现代化的讽刺[EB/OL].[2011-12-28].http://kuaixun.stcn.com/content/2011-12/28/content_4337911.htm.

[3]吴远.大学生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策略研究[J].北方经济,201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