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圆桌

2015-05-28 16:40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大师思政精神

@唐宇明(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如何让“高高在上”的东西“接地气”,一方面,要建立学术和现实的连接。传统的思政课大多传授“形而上”的内容,教师们也常用庄子所说的“无用之用”来强调其重要性。但要想让当代青年人打起精神、竖起耳朵听,传递的思想就一定要直面现实、描述趋势、准确前瞻。另一方面,要把握好自由与纪律的界限。“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是师德红线,思政教育尤其不能跨线。把思政课唱成一台叫好又叫座的大戏,既要评委满意又要观众买单,不仅是一门学术,也是一门艺术。

@蓝晓霞(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上好思政课,根在教师,贵在创新,关键是做到“三真”。教师要“真信”,教师要有尊严、有自信、有本事、有底气,才能真正上好思政课。既要使教师坚定信念、相信理论,提升精气神,自觉上好课,也要高校乐于投入、敢于坚持,在师资配备、完善激励、专项资金等方面下足工夫。教学要“真心”,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开放分享。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学会怎样思考,以达到情感或思想的共鸣。内容要“真实”。做好课堂教学与学生需求的供需对接,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和时代活跃元素创新教学模式。

@张树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副书记):

高校思政课要做到“叫好又叫座”,就要主动适应青年学生获取知识、接受信息的习惯,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新的“包装”。“全视频”+慕课+移动互联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做法。定期把《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节目中对学生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编辑,加以生动、接地气的点评,融入和强化引导职能,润物无声地发挥“宣教”作用,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另外,开发慕课、APP,编辑订阅号,把内容精编改制成便于移动互联传播的内容,教师、学生、专家和实践导师们可以一起在网络社区中交流、研讨和答疑。

@张奕(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

上网搜索高校思政课程改革,不难发现:多的是思政课程体系中某一门课的改革举措,少的是打通式、立体化的全新课程设计。因此,应给予大学思政课一个更宽广的舞台,研发出更多受学生欢迎的立体式、主体化思政课程。全新的高校思政课程的研发需要分步进行,首先,要依托高校思政课程协作组,进行组内单课程的新一轮改革与创新;其次,需要培育出跨课程的系列成果,如“大学思政课主体教育实证研究”。建设高校思政课“叫好又叫座”的良好育人生态更需要科学的精神、学术的思考和改革创新的勇气。

@孙冬梅(北京建筑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把学生作为主体来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实现思政课“叫好又叫座”的关键。一方面,应在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上下工夫。教师应吃透理论并紧密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先说服和感动自己,再去吸引学生;要从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以平等的方式和学生一起讨论,帮助学生学会用原理去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应在授课技巧上下工夫。教师应学会用学生熟悉的话语体系、选择学生熟悉的例子去解疑释惑;把教师课堂讲授、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同学生喜闻乐见的演讲、绘画、小品、微电影制作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其中。

@张小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任何一门课程要想“叫好又叫座”,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讲得精彩,二是学生觉得有用。思政课要精彩又有用:一是所讲的内容必须科学系统,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透彻的说服力; 二是授课者本人必须真心热爱思政课、讲课时充满激情;三是要解决好思政课教育的有效衔接问题,避免“反复咀嚼”、避免出现“夹生饭”现象;四是要提高思政课在育人体系和用人机制中的比重;五是要加强思政课中的实践教学比重,在实践中增见识、长才干、厚底气;六是要形成一个人人重视德育、人人支持思政课的良好社会环境。

@苏寄宛、黄存金(首都师范大学):

评价思政论课是否“叫好又叫座”有多项指标,核心指标在于课程内容是否真正入心入脑,育人实效是否得到明显改善。高校重视是保证,把思政论课建设纳入学校党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队伍是关键,要建设一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是重点,要针对学生、学科特点探索形成一套手段先进、方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是基础,要着力编写体现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反映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最新进展,有理论、有案例的思政课教材。

@韩宝志(天津大学档案馆馆长):

最近“布鞋院士”李小文去世,引起大家的关注。大师去了,但他那种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的精神一直鼓舞着世人。人们虽然关注大师,但对其所从事的专业并不太清楚,却也丝毫没有妨碍人们对他的景仰。无论是陈省身还是李小文,他们身上,都有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具体体现,他们爱国、敬业,淡泊名利、德高望重,人民尊敬热爱这样的人,其实也是尊敬我们自己的历史传统。李小文院士等大师得到关注,其实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构建的一种反应,也是人民对知识的尊重、对崇高道德的崇尚、对渴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具体反应。人们在关注这些大师的同时,更需要思考如何才能形成大师辈出的环境;如何把大师的精神传播出去、传承下去。让这些大师的故事永远流传、精神永远闪现,让身边的大师越来越多。

@王丹平(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冯秉铨,是新中国无线电电子学科的奠基者。作为华南理工大学的建校元勋之一,他的一生与华南理工大学紧密相连。冯秉铨少年得志,被视作哈佛大学的学术新星,却选择回到满目疮痍的祖国,投身科教兴国的事业;他在“文革”中备受迫害,却从未向人抱怨,还以老牛自况,不用扬鞭自奋蹄;他的振荡理论本可发挥出更多的可能性,但为了促进人才成长,他却自愿搁置自己的科研工作。冯秉铨以其为学的态度、为教的风范、为人的品行,被誉为“士子楷模”,也为华南理工大学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今年是冯秉铨诞辰105周年,在这个纪念先辈的日子里,我们重温他的创业历程,缅怀他的改革精神,回顾他的高尚事迹,从而获得持续前行所需的智慧和力量,为建设一流大学而奉献终生!

@鲁雷(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

时入2015,中国教育哲学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黄济教授、地理遥感科学领域里的领跑人李小文教授先后辞世。黄先生案旁堆放着诠释和普及中华国学经典的手稿,那苍劲有力的笔迹、整洁有序的纸笺映照着的是他一生坚守的勤勉和担当。李先生被冠以“布鞋院士”的称号,沉浸科研天地废寝忘食以致年仅67岁英年早逝。大师远去,但他们的故事和著述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之中。没有奢华的生活,只有坚定的追求;没有豪壮的言语,只有淡定的从容;没有荣誉的衬托,只有宽厚的胸怀;没有天赋的禀质,只有不懈的耕耘,邻家大伯一般的大师,为我们留下的遗产正是这穿透时空的精神。

@姚治兰(首都体育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当一个人成为众人心中真正的大师时,我们会问:大师有什么?敬业,是大师共同的底色,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让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安守学问学识,是大师共有的标签,与知识为友以智慧为师;大师有高山仰止的德行,犹如璀璨星河;大师有崇高的理想与实践,危难时挺身而出,平日里慎独戒躁。大师不一定有最强大脑,但一定有从容向上之心;大师不一定完美无缺,但一定有对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大师不一定都是低调沉默的“扫地僧”,但一定都有着惊人的天分;大师不会自封“我是大师”,但大师一定是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标志性的符号。大师虽已远去,我们还需努力。

@曲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人们在感慨一代大师远去的时候,实际上更加感伤的恐怕是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也正在与我们渐行渐远。1929年,陈寅恪在王国维纪念碑铭中提出的“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曾经影响了不止一代学人的学术理想与精神追求。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确,在看重成功,追求财富与个人价值实现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各行各业不同领域顶着“大师”桂冠的精英们,也无一不是今天人们心目中的榜样和追求的目标。但是为众生之师范,总还是要有一些精神上的力量,如独立思想、自由精神、逆境中的坚持、生活中的责任与担当。生命的历程中,大师终究都是挽留不住的,只是在他们的背影中,不忘初心,才能超越时代。

@高春娣(北京工业大学学生处处长):

“大师”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昆仑和精神脊梁,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意志力和创造力。大师精神,福泽后世。蔡元培先生走后,留下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陈寅恪先生走后,留下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季羡林先生已然离开,但“破读万卷,神交古人”的浩气长存 ;李小文院士刚刚离开我们,但“两杯浊酒论天下,一双布鞋任平生”的豪情仍在。大师精神是宝贵的优秀文化资源,融大师精神于素质教育,融大师精神于校园文化,弘扬大师风范,引导教师和青年学生像大师一样做人、做事、做学问,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大师精神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是对大师精神的最好诠释。

猜你喜欢
大师思政精神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