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讲坛,市民的周末课堂

2015-05-30 10:48李立华
当代人 2015年9期
关键词:讲坛文博博物院

李立华

2014年6月9日,河北博物院新馆正式揭牌、全面开放,“文博讲坛”也应运而生。首期主讲人是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他作了《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题讲座。

此后,“文博讲坛”风雨无阻,每周日举办一期,先后推出了《战国文字艺术》《元代青花瓷器欣赏》《从传统文脉看当代中国画发展》《窑火守望,瓷中芳华》等讲座,内容涉及文物考古、历史纵横、书画鉴赏、艺术品鉴等方面,主讲人都是文化领域较有建树的专家、学者。讲者深入浅出,听者每有获益。一年多来,“文博讲坛”已成为普通大众喜爱的免费周末课堂。

打造市民欢迎的文化品牌

谈起“文博讲坛”开办之初衷,河北博物院院长罗向军说,选好专题最为关键,既要突出文博主题,又要具有广泛性和趣味性,把“文博讲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品牌。

为了将讲坛讯息广泛、及时地传递给公众,河北博物院在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的同时,还特别开设了微信平台、QQ群及博客,各有侧重地发布讲座预告、讲座内容及现场图片视频等,随时与观众互动,吸引更多市民参与,为广大观众自主学习打开了方便之门。

开讲一年多来,“文博讲坛”拥有了一批专家、学者型的讲师队伍。同时也培养和拥有了一批忠实听众,省会市民张振辉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几乎每个周日上午,他都会走进河北博物院北区一楼报告厅听讲座,一场不落,风雨无阻。在他看来,“文博讲坛”像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在此学到了不少新知识,让人沉醉其中。欣喜之余,张振辉给“文博讲坛”写了一封长信,以热情洋溢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听讲以来的感受。他写道:“聆听‘文博讲坛的智者之声,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充实了生活,谁能说听这样的讲座不是一种旅行呢!这种旅行,不用花钱,没有颠簸,无须走路,绝无风险,但风景奇绝。”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应邀在“文博讲坛”作专题讲座——《博物馆,当我走进你的大门》。这一期,可容纳百余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讲座结束后,龚良颇有感触地说,这些观众来自社会各界,纯粹为了学习而来,而且是在毫无功利主义的氛围里听课,这种精神很令人感动。“由此看来,‘文博讲坛是根植于群众需求的一片沃土,它体现了公众对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文博讲坛既是一个传播科学文化的服务平台,也是一个思想文化宣传的阵地,这种文化传播方式很值得推广。”

“讲”“论”互动,提升讲坛魅力

提起2015年1月18日在河北“文博讲坛”所作《恢弘的气势,深厚的内涵——怎样认识故宫博物院》的讲座,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主任闫宏斌印象深刻。他说,他在全国很多地方作过讲座,河北现场的气氛非常好,观众素质也很高,提问环节和观众互动得很好,讲完后还有一位观众给自己献花,让他感受到河北观众的热情。

2014年9月7日,文博讲坛第14期以“石家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吗?”为主题。主讲人栗永原以为这样的内容,不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但是,反响出乎意料。在现场,就有听众提问题,谈看法。在场外,更是有不少人接连发表文章,探讨石家庄城市起源问题。石家庄市原棉纺二厂退休中层干部刘彦平和网络达人石门捕鼠犬提议就“石家庄城市源头究竟是哪里?”展开一场大讨论。于是在网络上,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各界人士,以不同形式积极参加讨论,有的撰写文章,有的在网上跟帖讨论。两个月的时间,发表讨论文章50多篇。讨论由探讨石家庄城市源头、探寻城市源头的方法论,逐步深入到石家庄城市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推动石家庄持续发展方面。鉴于此,“文博讲坛”在2014年12月21日第30期,特别推出《石家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吗?》之后续篇《石家庄从哪里走来?》,继续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栗永表示,两期讲座和多形式的讨论,使他很受启发,这给石家庄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和宣传展示,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石家庄,乃至河北省,是文化资源大市、大省,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在华夏文明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纵观燕南赵北,越来越多的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证明,华夏文明从燕赵大地走来。这一定位,应该成为河北历史文化的旗帜。如何让河北人认知、认同这一定位,进而形成文化凝聚力,更进一步使之走出河北,让更多人认知、认同, 进一步推进河北文化形象的塑造,既考验我们的文化自觉,也考验我们的文化发现、展示、传承的智慧。

公众人文精神的普及课堂

2015新春伊始,河北博物院进入喜庆祥和的“节庆年俗季”,著名民俗文化学者郑一民先生应“文博讲坛”之邀,以《中国梦,祥和年——春节文化漫谈》为题,围绕“春节的起源及文化内涵、春节文化的创新及志向、当代人如何过春节”3部分内容,为公众深入解读春节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随后,河北博物院邀请故宫博物院专家连续8期做客“文博讲坛”,开启了一段奇妙的博物馆文化之旅。其中,既有关于故宫历史沿革、建筑与藏品、文物南迁等方面的概述,也有《故宫青铜器巡礼》《清代青花瓷发展史略与鉴定》《秦汉、唐宋、明清各时期玉器的辉煌》等文物类专题讲座,还有关于清代宫廷生活的介绍。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任万平就曾以《龙凤呈祥——清代皇帝的大婚典礼》为题,通过对故宫所藏《大婚图》以及相关文物的形象化演示,讲述清代皇帝大婚的逐项礼仪,诸如“为什么要在子夜时分迎娶皇后?”“皇帝大婚与百姓的婚礼有什么不同?”等,由此解析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意义,内容十分生动。连续八期,场场爆满,受到省会观众的热烈欢迎。

正如河北博物院院长罗向军所说,“文博讲坛”是河北博物院拓展社会服务、架起与社会公众沟通桥梁的重要举措。它所关注的,是公众人文精神的普及;它所提升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人文精神,更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大众的内在精神品质。

(责编:宁人 刘贤)

猜你喜欢
讲坛文博博物院
博物院寻兔记
“杨荫浏讲坛”系列活动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广州文博》征稿启事
“父母讲坛”:为学校教育推开“另一扇窗”
文博扬帆起航
农业农村部举办第77期每月讲坛
文博学院
参观河南博物院
与时代同行:河北博物院的创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