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及开发发展与改革

2015-05-30 06:27刘云飞李恒旺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云南省勘查云南

刘云飞 李恒旺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和开发的发展历程,一方面肯定了云南省在地质勘查与开发方面的成就,另一方面分析了云南省地质勘查和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云南省地质勘查与开发进行经验总结,提出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及开发;发展历程;改革;经验

云南省地处板块结合部位,矿产资源丰富,被赋予“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云南省利用其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对该省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其矿业工业产值占据该省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矿产资源对云南省的意义重大,本文将对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和开发发展与改革情况进行论述,提出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及开发发展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了可持续的矿业发展道路。

一、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的发展

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事业从起点开始历经30余年,其不断发展与进步,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将云南省矿产勘查分阶段来看的话,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云南省地勘发展改革的第一个阶段,是起步阶段,时间是1979年到1984年。这一阶段也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起始阶段,改革开放解放了思想和生产力,在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这一时期,首先,云南省在管理方面和地质工作中,引入了经济因素,一方面,通过经济手段带动力行业的积极性,使云南省矿产勘查工作有了活力;另一方面,市场因素的作用扩大了云南省地质勘查的圈子。其次,在这一阶段,云南省矿产勘查进行了专业化改组,改变了原来单一的找矿工作格局,给基层以更多的自主权,给这一阶段云南地勘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因素。

云南省地勘发展改革的第二阶段是探索阶段,时间为85—91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显现的比较明显,在云南地勘工作中也顺应潮流,将地勘工作的成果市场化,主要体现在成果商品化、管理企业化和队伍社会化。这一阶段,进一步进行权力下放并对勘查单位进行了精简;在经营模式上也进行了新的探索,经营的种类增加和提升;管理上,进行企业化管理,并推行了承包责任制;同时在设备以及技术上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并且针对新的经营模式推行了新的工资和财务政策。这一阶段对云南省地勘工作进行市场化,根据这一总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改,对云南省地勘工作的进一步提高有较大的意义。

云南省地勘发展改革的第二阶段是转折阶段,这一阶段的开始时间为1992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以后,由于我国的经济制度发生了转变,相应地,云南省地勘工作要进行一定的调整。这一阶段工作主要可概括为“政企分开”,基于这一目的,云南省先后成立了大大小小的与地质矿产相关的行政管理单位,例如云南省地质矿产厅和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等,行使了行政和技术服务职能。后期又对地勘单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确立了以局为基本单位,并组建了地质调查所等,履行基础职能。成立的各个行政单位在这一阶段主要对地矿企业进行整改,力图在体制上进一步搞活地矿企业,总体而言,这一阶段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例如这一时期勘查到的金属矿藏有锡矿、金矿、磷矿和钛砂矿、铅矿、 锌矿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云南省地勘发展改革的第二阶段是攻坚阶段,起始时间是迈入21世纪之际,这一阶段是对上一阶段的深入,主要原则不变,对主管行政的局、所、单位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改革,对地矿产业坚持企业化管理,在企业改制工作当中,主要的目的是搞活地矿经济,为此,云南省相关单位做了以下工作,(1)资源的优化和重组;(2)进行企业的改制,主要是进行将地矿相关企业多元化,成立珠宝公司、地矿进出口公司等。对行政单位的进一步改革主要围绕加强相关行政部门的基础性和公益性职能进行,具体方式为:(1)制定发展计划(2)履行宣传职能;(3)进行精神文明建设;(4)履行服务职能等。这一阶段,云南省地矿企业的资源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并引入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地矿企业的规模逐渐扩大。

二、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的成就和不足

在云南地质矿产勘查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中,云南地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忽视的问题,以下将对其进行简要论述。

(一)成就

其一,在发现的资源和经济上。云南省迄今为止共发现各种矿产多达143种,占全国的80%以上,所发现矿产资源中,有86种已经探明了储量。从经济上说,地勘的发展给云南省的经济注入了活力,云南的有证矿山七千余座,仅从事开采工作的人员就高达35万人,矿产的开采解决了云南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矿产相关的衍生产业例如磷肥工厂、钢铁公司以及相关化工产业等都为云南的经济做出不小的贡献,矿业已经成为云南的支柱产业。

其二,对地质的研究不断深入,对省内试点完成了数字化地质图、航空磁测等地质调查,同时运用遥感技术进行省内地质调查,并且逐步建立了云南省内地质图、矿产地、水文地质等数据库,在信息的采集方面有不小的成绩。而有关云南地勘工作的相关专著和论文大量发表,例如《滇西锡矿带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等,科研水平逐渐成熟,同时为后期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

其三,数十年的地质勘探,使得对云南的地质情况的了解程度逐步增加,对于考量居民建筑以及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方面经验多,对于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居民居住水平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对于地质研究的水平不断提高,云南省本身位于板块交接的地带,地勘工作者通过长期的勘查,对该地复杂的地质情况了解程度增加,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的第一手资料丰富,对该省地质科研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不足

在云南地勘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

随着地勘和开发工作的进行,云南省内地表易识别的矿山越来越少,勘查的难度越来越大,所需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以下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成本差异,“七五”期间,平均投入地勘费 532.5万元,“八五”期间,平均投入地勘费跃至1101万元,“九五”期间,平均投入地勘费跃已达到1341.8万元。

在发展过程中过度注重经济效益,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得一系列诸如泥石流、坍塌等地质灾害频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由于投入成本的因素,一些偏远地区的管理部门在公益性和商业性上不明确,存在着混合身份的现象。另外,矿业市场带来了一些弊端。例如无证探矿和采矿等。

三、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基于以上所总结的一些问题,认为只有确立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云南地勘发展之道。云南矿产资源的开采要注重环境保护,不能过度开采,对于老矿山的开采要进行重新评估以求延长老矿山的寿命。另外,云南省对于矿产资源产业的依赖性太强,应该寻求突破,寻找替代性资源要求可持续发展。

对于管理上,依然是要强化行政部门的基础性和公益性职能,进一步对矿山企业进行整改,进行资源优化。对于一些不规范的企业勒令整改或者予以取缔。

四、结语

云南省矿业是该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云南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自改革开放后,云南省的地勘工作在改革中不断发展,本文论述了云南地勘工作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起步、探索、转折和攻坚四个阶段。并指出了云南地勘和开发工作的成就和不足,成就在于勘查的种类多,科研水平高等。不足在于资源的不可再生、对环境的破坏和管理上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道路和继续深化改革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先福.云南省地質矿产勘查及开发发展与改革[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地质工作改革 30年,2009(2).

[2] 薛顺荣,肖克炎,丁建华.云南矿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6(10).

[3] 武传增,吴冠友,赵杰等.浅谈商业性地质勘查监督管理[J].资源与产业,2006(1).

作者简介:刘云飞,云南物探矿业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云南省勘查云南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