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涉农企业融资难困境之思考

2015-05-30 12:16王平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创业投资企业家融资

王平

企业家的精神、梦想是企业破解融资难,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

农业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而资金投入不足仍然是农企持续经营和长远发展的瓶颈,因此重建金融生态,破解农企融资难困境成为支持农企发展的关键。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发展为小微企业和“三农”服务的新型融资担保行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无疑为推动众多因资金问题而被制约的农企带来了希望与动力。

然而,在现实环境中,涉农企业除了要依托相关政策来解决资金问题外,也要结合实际情况想办法、破难题,真正做到“两条腿”走路。

企业家精神是破解农企融资难题的重要因素

企业家是社会的精英,对创业者来说,重要的不仅是资金、资源、关系和经验,还有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正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所说:“目前世界缺失的不是钱,商业社会缺失的是企业家的精神、梦想和价值观。”

企业家的精神、梦想是企业破解融资难,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的创业故事就是最好的注解。双汇作为一家以生肉为主的企业,创业之初,融资特别困难,有一次为了贷30万元的款,万隆数次找银行领导,并冒着风雪蹲在行长家门口等到半夜,行长为其精神所感动,给他发放了贷款。紧跟着,万隆又用大战略眼光,布大局谋大事,坚持做大做强企业,于1998年在国内上市,使企业上了一个新台阶。之后,万隆又主动走出去,参与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目前已引进了来自6个国家和地区的16家投资资金,并把各国的先进设备都集聚进来,开启了生产线的现代化之旅。

自强不息、爱业敬业、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就是企业家精神。它不是企业顺势而为时的马到功成,不是热火朝天时的风生水起,更不是得到贵人相助时的高歌猛进。它是当企业身处逆境,尤其是整个大环境不利于自己的企业发展时,企业家所表现出来的气度和智慧。企业家精神所折射出的巨大力量是可以排除千难万险的,这一精神使万隆不但融到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而且带领企业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双汇从一个连年亏损、濒临破产、年销售不足1000万元的国营小厂,逐步发展成为年产销超500亿元的企业集团,从而成为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培养自强不息的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自身的修悟,这,是神仙皇帝也帮不了的,全靠企业家自己。

“两条腿走路”谋求多元化融资通道

长期以来,中国众多领域企业的资金来源过于依赖银行信贷,由于体制等原因,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不够。从资本运作角度来看,企业融资是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来实现的。不过前提是,该企业及企业家对主要的融资渠道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战略和战术。

企业融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包括企业股东或员工资源、上下游客户资源、社会资源、政府资源、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只有将各种资源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其优势,考虑各种融资渠道的可行性,最终才能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企业融资的方式分为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两种,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首先是内部权益融资,即用企业的权益换取内部资金。例如股东放弃分红权益,将利润转为资本公积金继续投入到企业运营中;现有股东根据自己的股权比例追加资本金,增资配股。其次是内部债务融资,即企业在内部拆借或挪用资金。例如折旧资金理论上应该用于固定资产更新,或者向内部股东借贷资金,还本付息。第三是外部权益融资,即用企业的股权来交换外部资金。例如引进新股东增资扩股(私募股权融资),上市发行新股公募资金(IPO融资)。最后是外部债务融资,即用企业的信用借贷外部资金。例如对外发行企业债券,银行长期借贷,其他形式的外部借贷等。

上述的融资方式适用于任何领域的企业,对于涉农企业来说,想持续发展下去,利用这些融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在具体操作中,涉农企业也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融资战略规划,并且要综合考虑融资成本和抗风险能力。

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构建地方资本平台

2005年,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下发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国家与地方政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参股和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扶持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发展。2008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引导基金的性质、宗旨、设立、资金来源、运作原则、管理、监管和风险控制的细则。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其目的就是规范和促进各领域企业对于发展所需资金的融资等问题。

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有利于形成创新型经济,造就涉农龙头企业;有利于多层次放大引导效能,大幅度增加区域企业项目投资规模;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税源;有利于形成资本运作氛围与打造先进的投融资平台,造就上市公司群体;有利于区域民间资本的聚积,形成新的招商引资模式,为区域的中小涉农企业提供高端的金融服务,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农业人才,促进涉农企业创业投资和发展。

在一般情况下,涉农企业在发展初期,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并不具备相应条件,通过银行贷款间接融资又相当困难,因此,创业投资是一条比较好的途径。而创业投资等股权投资整体资金供给不足,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有效解决资本供给不足问题。所以,政府设立引导基金,通过政府信用,吸引保险资金、社保资金等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以及民间资本、国外资本等社会资金聚集,形成资本供给进入涉农企业投资领域,为其投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资金来源渠道。

猜你喜欢
创业投资企业家融资
融资
融资
创业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管理机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关于国家新型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