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面导视系统设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2015-05-30 13:52刘薇
艺术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校园文化校园

摘 要:针对目前大学校园地面导视系统设计现有的问题,从“以人为本”、“形象统一性”、“环境适应性”三个方面着手,提出如何利用地面导视系统设计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从而塑造校园形象,提高竞争力,增强师生的凝聚力、自豪感;产生更广阔的导视性信息传达的可能性,在校园中提高学校辅助教育,融合校园文化、展现校园理念以及精神文化底蕴,提升校园形象。

关键词:地面导视系统;校园文化;校园形象;信息传达

当我们站立校园时,基本采用平视的观看角度捕捉信息。上下10度就会产生视野范围;根据德国导视设计师安德烈亚斯·于贝勒提出的平均视点位置推断,分布在平均视点附近的信息,是最舒服的。但在实际的校园环境内,由于各种因素,导视信息不能设置在这个视点区域,而是设置在人的视平线偏上或偏下的视线范围。我们称向上为空中导视,向下为地面导视。[1,2,3]最大限度地利用人的俯视,可以产生更多的校园信息传达,能更好地体现校园人文范围和校园精神,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和声誉,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1 目前校园地面导视系统设计的现状分析

地面导视系统一直存在于大学校园环境中。例如,校园道路中涂有白色油漆的斑马线,就是一种实用、指引清晰的地面导视设计。一般的地面导视系统:地面交通导向,如道路、路口、重要位置节点的导视设计;公共场所地面导向,如广场、教学区的区域划分;校园地面管理信息导向,如带有校园管理规定性导视系统,安全性的、限制性的、维护性的和秩序性的;地面服务类导向,如停车场、食堂指示等。然而目前校园地面导视系统设计并没有受到重视,存在一些问题:

1.1 校园内地面导视系统设计类别少、形式单一

目前大学校园的地面导视系统设计仅局限于校园路面、人行道、广场,其形式多以地面绘制简单的导视线为主。类别少、形式单一,缺乏更多种类的地面导视系统设计。对于校园的楼道、楼梯、休息区域、景观等地面区域也应增加地面导视系统设计的内容,利用不同的材质、形式等手段更多地在地面这个无边界的平面,展示信息,提供信息导视。

1.2 校园内地面导视系统设计作用小、影响力低

校园道路的地面导视系统目前的作用仅仅停留在引导师生流动的方向,区分行车道和人行道,指示寻路的作用。地面导视系统设计的应用还可以划分空间的使用范围、引导校园空间区域的分布等作用;同时要有渲染校园的氛围、装饰校园等功能。

1.3 校园内地面导视系统设计缺少学校文化内涵

现在校园地面导视系统的应用停留在一些传统的导视、指示设计形式,设计缺乏与校园文化的关联性,没能很好地将校园精神、校园理念以及一个学校自身的精神文化底蕴更好地衬托出来。合理利用地面导视系统能够在校园建立及其发展脉络中起到文化推动作用。

2 地面导视系统设计如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基于上述目前大学校园地面导视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合理利用地面导视系统设计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从下面几点考虑:

2.1 利用“以人为本”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环境导向设计是以功能性设计界面为基础,以环境性界面为依据,以情感性界面为核心的有机系统。[4]地面导视系统是环境导向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校园地面导视系统设计的首要功能就是对于校园内道路、空间的指示引导作用。地面的引导可以根据校园各功能分区总体规划进行分级设计,能够达到指示清楚、简便、连续的使用效果,同时加入“以人为本”的艺术设计效果。例如,地面导视系统可以利用地面连续的点、箭头或其他带有方向性形状引导寻路路径;每一个校内空间、建筑的起始位置可以在设有地面信息指示的同时展示该空间的特征,利用连续的地面指示系统设计能够活跃校园里的路线氛围,有序活动人流,如在校园车行道设置减缓速度的地面导视设计能够保证行人安全等。

人对校园环境的视觉认知是由一系列心理感知组成的过程;人在行走过程中俯视地面导视信息时会获取到校園空间环境有关位置和信息,这些地面导视信息包括方位、距离、位置、组织结构等。将这些地面信息结合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校园方向识别系统。地面导视系统设计应在人的大脑中勾画出校园建筑空间的组织结构,融入校园各种的环境之中结合不同使用人群的使用需要。近年来,国外为特殊人群和残障人士在公共场所提供的各项公共设施有很多,如专用的洗手间或专用的无障碍通道等,体现了人性化设计对其生活的重要性。如今,不断地完善发展具有人文关怀的无障碍环境标识系统已然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重点之一。高校的建设是持久发展的,而高校地面导视系统设计也需要不断融合“人本”理念加以完善。

以“人本”为宗旨,从人的视觉认知方式出发设计地面导视系统有利于形成完整的校内导视系统规划,指导人流、行人的正确出行、寻路路线,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从而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2.2 利用形象的统一性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地面导视系统设计是由若干个部分组合而成,这些组合要有相互的联系,是具有特定指示功能的整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利用形象的统一性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一方面地面导视系统中运用到的文字、图形、色彩等元素的组合要以该校园的建校背景、校园规划风格、校园自身形象建设相统一。充分使用校园形象系统设计中的标准颜色、标志、图形以及标准字体等元素与地面导视设计相结合,继承校园悠久的文化历史内涵,形成能够体现该学校形象的统一、标准化、规范化的地面导视系统设计,体现校园形象的整体性。同时可以在整体中找到空间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个别设计。这个独特性要求与校园的某一个广场、路面、楼梯、走廊的形象特点相统一。[5,6]例如,可以在教学楼通向活动广场的路面上设计以建校至今时间为线的带有时间线索地面导视系统,既可以完成方向的导视作用,又可以体现建校时间的历程。行走在标记建校后的每一年历程的道路上,感受学校文化历史,这是对大学校园文化形象的一种提升和体现。

另一方面,大学校园是学生汲取知识的殿堂,地面导视系统设计要与大学生的形象统一。青春、活力、自由、自治、道德、责任是当代大学生的形象体现,地面导视设计系统要以适应大学生自身为前提,提升大学生形象为目的。地面引导方向的同时,引导学生传统和美德的继承,行走在设计中带有青春气息、文化内涵、历史传承、现代科技的地面导视指示系统间,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道德文化熏陶。

2.3 利用环境的适应性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地面导视系统设计结合了科学和艺术,技术赋予设计良好的功能与合理的结构形式,而艺术美则使设计充满情趣与感性。地面导视系统设计在满足大学校园功能性的前提下,利用环境的适应性,充分展示大学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凸显并强化空间的校园艺术氛围。营造艺术化的大学空间环境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地面导视系统设计不是孤立存在的,应该融入大学的空间环境之中。這里的环境包括大学的人文历史环境、大学的建筑环境、大学的景观环境、大学的设施环境,同时包括大学的社会环境,大学发展的历史、现况与未来等自身环境。校园环境是大学文化形态的一部分,一所具有浓郁校园文化的大学总会在校园环境方面有所展现,这种展现无遗也包括整个环境中的地面导视系统设计安排。例如,大学校园的建筑、园林景观等由于建设于不同时间所形成的风格也就不一样;而且不同系、院也有各自的特色功能需求,校园文化很难在这些内容上达到统一的学校形象。而地面导视系统所设计通过统一的造型、材质、色彩设计思路,与环境相适应,并连续、直观地展示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的形象更加鲜明。[7,8]

大学校园独特的内在文化气质来源于大学校园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来自大学传承至今的具有穿透力、感染力、凝聚力的文化传统。大学校园地面导视系统设计设计应在充分继承、塑造与创新大学的精神品质下将内隐的物质外显化,更好提高大学外部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3 结束语

塑造崭新形象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塑造校园形象,提高竞争力,加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自豪感变得重要。地面导视系统设计是提升大学校园形象、构建大学校园文化的有力手段之一。大学校园地面导视系统,作为一种独特有效的引导方式,可以产生更广阔的导视性信息传达的可能性,将会在校园中提高学校辅助文化教育,融合校园传统与现代文化、展现校园理念以及精神文化底蕴,提升校园形象,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安德烈亚斯·于贝勒.导向系统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10-12.

[2] 章莉莉.公共导向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30-33.

[3] 田学东.当代校园文化建设对策与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11):3-4.

[4] 柴春雷.人体工程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2.

[5] 向帆.导向标识系统设计[M].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58-64.

[6] 赵郧安.环境信息传达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6-89.

[7] 姚佳纯.校园景观标识导向系统设计要素初探[J].福建建筑,2014(09):195.

[8] 陈立民.城市导向标识设计的视觉传达[J].美术观察,2006(06):111.

作者简介:刘薇(1982—),女,山西人,硕士,内蒙古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校园文化校园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山西大同大学校园植物区系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