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2015-05-30 13:52李志国孙静
艺术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改革研究环境设计教学

李志国 孙静

摘 要:本文分析了国内环境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对环境设计专业的环境景观设计课程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和方法,以期对我国的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有所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环境设计;环境景观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当前,环境设计专业已经成为我国众多高等艺术院校的必开专业,并逐步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但是,随着城市文化观念日益多元化的更新,景观设计水平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现有的环境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所存在的滞后性也逐渐凸显出来,针对于此,我们对当前的环境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教学方式陈旧,学习兴趣低

我国多数高校环境景观设计课程借助于普通院校的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方式,即以教师为中心,先行讲解专业理论知识,等专业理论全部讲述完后,然后让学生根据理论知识进行相关的设计实践训练。这种方式虽然比较符合教学规律,但学生学习兴趣低,特别是艺术类学生,所以往往课程结束后,出现的结果是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不到位或者不会将理论转换为实践应用的尴尬结果。

1.2 教学理念落后,创新能力薄弱

传统的课程教学应用性不强,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讲解,忽视了知识的应用性、创新性以及学科的特点。环境景观设计作为应用性学科,单一落后的教学理念,从客观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潜力,这种被动的学习使得学生不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薄弱,无法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并提出富有创造性的观点。而创造性正是环境景观设计的根本。

2 环境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1 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环境景观设计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理论课时量大,前期集中的理论讲述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容易枯燥、抽象,学生的注意力无法得到长时间的集中,导致艺术类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在后续的实践课程中,完全割裂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方案缺乏基本的理论依据,设计思维空白,达不到理想效果。针对这种情况适当调整缩减理论课课时的比例,同时将理论和实践贯穿起来,将更多的理论融入实践教学中来,通过具体的实践应用来体会理论,验证概念。这样就会有极大的教学效果提升。

2.2 加强多媒体的应用

针对专业教学理论的抽象性以及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多样的教学方式更能够促进他们学习的兴趣,可以通过将影视动画、三维立体、平面设计等结合在一起,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将抽象枯燥的理论通过声光电的高科技运用,以丰富的视觉形式进行表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3 教与学的转变

(1)突显学生的主动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引入,都必须对受众特点有一个正确清晰的把握。环境景观设计课程的受众都是艺术类学生,虽然他们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但这类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个性,自我意识强,追求自我,参与课堂的热情较高,能够很好地调动课堂的气氛。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特点,并针对学生的这种热情要合理加以引导,改变固有的呆板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只有这样才能将课程中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轻松的讲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换来学生心态的开放和创造力的激活。

(2)师生角色的转化。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专业教师已经习惯于自己作为经验“权威”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但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网络资源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削弱甚至取消了千百年来教师对知识的垄断地位。学生通过网络获得的景观设计专业的知识甚至超越了老师,所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作为学生入门的引路人,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的同时,更好地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而学生应放弃传统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利用一切学习资源去发现、解决问题,真正领悟课程的知识内容。

2.4 作业课题设置的灵活性

(1)作业类型多元化。传统的作业形式即全班一个命题,学生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不高,因为作业的创意和构思局限,往往导致作业重复率高,赶图拖图作业现象严重。我们将作业按难易程度进行了分类,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并且能够自己能驾驭的选题,一方面可以提升和激励学生对课程的热情以及自信心;另一方面在无形当中有效地調动了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比拼的积极性。使得学习效果大幅度提升,作业质量有所保障。

(2)强化专题性的课程课题设置。景观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要在更多的课程教学中提供开放性课程课题,激发学生从自己的平常生活体验和专业感受思考出发,发现和分析景观设计的本质问题,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真实兴趣与持久热情在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应更多地以课题取代课程。教师的角色应该让学生学会自学,并鼓励启发学生,以研究课题为出发点,结合体会与调研建立自己的专业思考框架、问题分析方法以及方案表达方式,“强化专题性的课程设置,实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5 成绩评判的客观性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成绩评定,以往主要依据图纸的表现和模型的展示,但这并不能够完全展现学生的整体能力,对于学生前期的基础分析和思路概念的提出并没有太多的关注,根据这一考评缺憾,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校方法,我们将课堂陈述、前期调研、图纸作业以及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统一起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得到一个最终的成绩,这样既可以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对于学生学习的态度有明确地肯定。避免了原先只看最终图面效果得分的片面性。

3 总结

环境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课程,一定要紧密结合当前行业发展的需要,借鉴不断发展的相关专业的办学特点,从内容到教学模式再到教学组织等都应不断进行改进,我们通过一定的改革与探索,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待在未来教学过程中能够达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建设而服务。

参考文献:

[1] 何贤芬.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考[J].山西建筑,2008(7).

[2] 肖颜琴.“五位一体”的《风景园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农业教育,2012(9).

[3] 周明亮.创新高校景观设计教学探讨[J].艺术教育,2014(9).

[4] 赵卫东.对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改革研究环境设计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