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动漫创作现状与发展前景

2015-05-30 14:25严卿方
艺术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发展前景

严卿方

摘 要:近几年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动漫产业成为一个快速增长的产业,动漫产业的核心问题是动漫创作,一切动漫直接产品与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传播、销售都是围绕着一部成功的动漫作品进行的。本文论述了在贵州发展动漫的优势、劣势和方向,阐明了利用本土民族文化艺术资源进行动漫创作的方法,考虑贵州的历史人文与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突显出作品的精神文化内涵,结合动漫产业发展因素,分析了贵州动漫创作现状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贵州动漫;创作现状;发展前景

动漫创意理念决定了创意内容的新颖性,创意理念指导动漫体裁、构思、结构、情节、细节的完成。由于贵州社会经济发展滞后,贵州动漫产品的文化和科技含量不高,创意不足,受众分层不清晰,市场定位不明确,开发力较弱,市场营销力弱,动漫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动漫产业的核心是如何创作出高质量的动漫作品,进而引导其产业的发展,贵州动漫发展可利用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体现出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特色。贵阳建立了数字动漫科技产业示范基地、数字内容产业园。众多动漫企业逐渐发展起来。例如,青年影视制作公司、贵阳熠动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雷宇动漫、迪玖艺公司、电子巢动画公司等。亚洲青年动漫大赛在贵阳举行,对带动贵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树立贵州城市文化品牌产生积极的作用,为贵州搭建了一个通往世界的平台,展示和宣传了贵州的动漫作品,让贵州走出去,也吸引外资、旅游、合作走进来。青年影视制作公司的《龙之梦》、其与三辰卡通集团合作的《福娃奥运漫游记》、与丹麦ME公司合作《森林小英雄》等标志着他们正式挺进国际化市場,熠动漫公司的《山海关》《西岭雪》,雷宇公司的《红孩子》贵州奇利动漫有限公司的《苗王传》等表明贵州动漫在探索中逐渐走向成熟。

上述动漫企业在不断地探索创作新的动漫作品,然而动漫作品的创作理念、风格、技术的瓶颈制约着贵州动漫的发展。近年来,一些作品在创作风格上进行了创新。例如,动漫作品中使用的少数民族蜡染、刺绣艺术手法。创作观念和技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贵州首次提出和倡导了“漫动画”概念,在数字媒体承载技术下,创造性地把纸质化的静态漫画、插画、连环画,用数字技术贯穿起来,达到交互式的动漫形式。“漫动画”强调与受众的互动性,广泛采用视听交互体验方式,提升参与度、降低制作门槛、投资小收益快。不能重复制作大家已经熟悉的题材,不跟随美、日、韩等国的动漫之路,不跟随国内东部或者中部的动漫之路,而要寻找一条适应贵州生态经济发展的动漫之路。2015年8月,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交流展演在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开幕,亚太动漫协会秘书长王六一对贵州动漫如何破冰提出了在特色和创意上下功夫的看法,与丹麦合作的《森林小英雄》以及与国际合作的动画短片《你好,贵阳》,就是贵州动漫两个好的代表。

贵州动漫作品需要依托原生态民族地域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进行创作,例如,高山流水的瀑布、幽深的峡谷、喀斯特地貌、原始森林、民族风情的少数民族寨子、山间对歌、田间地头、载歌载舞气氛、高低错落的吊脚楼、层层叠叠的梯田都是很好的动漫场景素材。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是进行动漫创作的源泉,要从精神文化内涵把握创作核心,在艺术性的基础上保持体现地域性和民族性。动漫艺术是综合性艺术,由视听两方面构成,综合利用贵州的神话、故事、传说、音乐、歌谣、舞蹈、戏剧、民间美术等资源进行动漫创作,可保持原生态文化特质,创造出独特的视听盛宴。比较有代表性的《苗王传》就是运用少数民族蜡染艺术手法,根据苗族神话故事题材创作的,传达出苗族人民对英雄主义的崇拜,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网络动漫作品《背扇》是吸取了少数民族刺绣艺术特色,根据少数民族传说《蝴蝶妈妈》题材创作的,传达出母亲对子女无私地疼爱与期望;《龙之梦》描绘了戴着亮丽银饰翩翩起舞的苗族少女阿依,憨态可掬的贵州龙,风光绮丽的贵州映入眼帘。文中前面所述的贵州动漫作品反映了当前贵州动漫创作的基本现状,贵州动漫作品离不开文化意蕴的浸润,那些书写在文字中的人物、情景、故事述说着贵州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和劳动人民的生活,贵州动漫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虽然贵州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但动漫剧本的编写还是滞后的。神话、故事、传说要转化为动漫剧本,而贵州动漫创作的剧本基本来自影视剧本,相关影视剧本都较少,具体落实到动漫情节描述、角色描述、动作描述、心理描述、场景描述的更少。影视作品与动漫作品是有区别的,影视中摄影机拍摄的人、事、物追求再现故事时空情景的真实性,而动漫特性突出表现为故事的虚拟性、夸张性、趣味性,这些在两种剧本中的体现应该是有明显区别的。对于指导动漫创作的剧本是必不可少的核心部分,力求做到翔实丰满,动漫创意不是简单的文化复制,这里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升华和再创作。例如,在《贵州民间文学影视剧本》中,杨光全的《仰阿莎》在描述故事开篇的大全景时就写道“滔滔清水江畔……,巍巍香炉山麓……,一轮明月当空,银晖洒满苗岭山川。”描写铜鼓场人物时这样写道“仰阿莎和姐妹们跳完了一轮,正欲歇一会儿。仰阿莎掏出一张手绢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仰阿莎拉着两个姐妹的手:‘走,我们去跳一会芦笙,换个味儿。‘好十来个姑娘跟着仰阿莎离开了铜鼓场。”[1]这个影视剧本中少了对动漫特性的呈现,没有将动漫的虚拟、夸张、趣味性表达出来,比较平实。贵州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料目前需要整理和改编成动漫剧本,来指导动漫的创作。根据类别可分为神话、传说、故事。可先将故事传说改编为动漫剧本,再进行动画短片、漫画创作。改编忠实于原著,保留原作的故事结构和人物设计风格,可做局部修改渲染气氛,将文学化的思维方式转化为视听语言的创作方式,注意人物、场景、动作的塑造,以“场”作为基本构成单元,在场与场之间表现故事的空间转换。动漫创作的形式与内容要吸引人,简化故事结构,挖掘故事内涵,传达出情感与精神。[2]当前的贵州动漫创作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适合于集中优势资源从动画短片和简短漫画着手,在保证创作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创作周期,减少资金和人力耗损,以积累原始资本,尽快完善动漫产业链各环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龙玉成,等.贵州民间文学影视剧本选[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1991.

[2] 葛竞.影视动画剧本创作[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发展前景
从支付宝看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大学生的影响探微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运用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浅析当代电炉炼钢技术发展前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