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三届同题擂台新鲜来袭

2015-05-30 05:13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汉字读书

下面的题目,请任选一题作文。

试题1

以“我喜欢的一种读书方法”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试题2

读下面语言材料,据此自由命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有一种力量,能让人不畏艰辛,勇往直前;有一种力量,能使人不计得失,执着坚守;有一种力量,能让人敏锐而深刻,温情又深沉。这种力量,就是热爱。

解读

首先感谢余老师精彩的出题。

这两个题看似简单,没有绕来绕去的审题陷阱,但力道不浅,暗藏机关。

第一题,“我喜欢的一种读书方法”,简单直接,表面上看考查的是你如何读书的问题,其实要你写的是自己的个性、爱好和心态。如果你的性格急躁,你可能先读目录,然后就直奔小说的结尾而去。如果你性情温婉,你可能喜欢诗词歌赋,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感受那些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如果你本性悠闲慵懒,可能喜欢躺在沙发上看书,身边少不了零食陪伴。还有的人,喜欢和大家共读一本书,彼此增长见识;而有的人,则喜欢独居一室,让心灵在文字间自由徜徉。读书的方法很多,前提你要喜欢书,有读书心得。

第二个题与“热爱”有关,考查的就是你对生活的热爱。热爱不是挂着嘴边的“大词”,写作时要落实到具体的生活情境和行为细节中去。你爱花草,可以写你如何打理阳台花圃;你爱动漫,可以写你如何评价漫画人物与情节故事带给你的收获;你爱锻炼,可以写你如何坚持每天早上跑步,在雨中跑、在风里跑……

(文/彭治旗)

◆命题嘉宾:余映潮

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语会名师教研中心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培训专家之一。河北师大“余映潮工作室”主持人。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原中学语文教研员,是知名的中小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专家、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专家、中考语文命题研究专家、《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多家杂志的专栏作者。被誉为“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中学九年级(7)班 任蔷羽

爱好:写作、绘画、书法,吃一切好吃的东东。

写作风格:无论写神马题目,都要写吃东东。

拉票宣言:爱吃的人,才更爱生活。

我喜欢的一种读书方法

一提起读书,有的人就会想起“头悬梁,锥刺股”这个典故,它把读书场面描绘得鲜血淋漓惨不忍睹。为什么我们不发挥些娱乐精神呢?读书,我们是要坐着读,还是跪着读?我觉得两种说法都不对,我们应该躺下来,右手边放一堆零食,左手边放几本书,用吃货的心态读书,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一起进补,让心灵和肠胃同受滋润。

随手捏起一块牛肉干放进嘴里,这东西在古代叫“束惰”。《论语·述而》云:“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由此可见孔老夫子和我口味很相近。吃牛肉干一定要读古书,不然对不起圣人。随手拽过一本字帖,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内容是记一次有趣的野餐。全文共三百二十四字,添加、涂改的就有十字之多,这要是哪个同学把作文写成这样,一定会被老师狠狠教育一番吧。

吃着牛肉干品《兰亭集序》,我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在会稽山下,一群人把脚丫子泡在溪水里,让用木头做的酒杯顺水漂流,漂到谁跟前谁就喝酒,然后作一首诗,或者唱个卡拉OK,甚至学声驴叫也行。这就是东晋最酷的娱乐方式——“流觞曲水”。王羲之为了多喝两杯,就动了点小心眼,每次酒杯漂到跟前的时候,他暗中把脚丫一伸,酒杯就停住了。那真是,有机会要喝,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喝啊!朋友们发现他出老干,野餐结束后,纷纷要求把当时作的诗结成一个诗集,罚他写一篇作文作为前言,老王乘着酒兴提笔就写:“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老王酒醒以后也觉得涂改太多对不起粉丝,自己认真重写了十几遍,但是总没有当时写得流畅自然,他那篇酒后草稿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我情不自禁唱起周杰伦的歌:“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编辑推荐

边吃零食边读书,相信是很多同学都曾经历过的阅读体验。蔷羽同学选择这个角度来切入,将文章写得风趣幽默,让人读来不禁口舌生津,也想要拿一块肉干,一边咀嚼一边读书了。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六中八年级(7)班 陈诗雨

爱好:天马行空地幻想,逛知乎逛豆瓣,交朋友。

写作风格:一切只跟着自己的心情走。

拉票宣言:只做自己爱做的事,只交自己愿意交的朋友,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书。让我知道同类的存在吧,这样我们都不会太孤独。

我喜欢的一种读书方法

从小起,我的读书方法便是被老师和父母诟病的,偏生我又爱看书,一堆堆书买回来,最后却总被说成不会读书。

因为,我不喜欢在书上做任何记号。

无论是什么个人感悟,还是什么好词好句我通通不喜欢在书上画出来。

所以一直到现在,早些年读的《三重门》除了外壳沾染了许多灰尘,里面还是白白净净的一片。

其实对于这个读书习惯,我一直有自己的理由。

我不喜欢当下的理解影响以后的第二次阅读。

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在经历更多之后总会变得更丰富,重读那些书中的内容必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而有了那些以前的注解,人不免会倦于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同一个内容不断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是我所追求的。所以我不希望从前的思想束缚后来的思考。当然,我也认为,在每一个阶段,那些零碎的感触也是很重要的。再回头来看时总会有些触动,但记在书上,不免显得繁琐,还不如另外写篇文章更具意义。

我想,干净的书页是有利于人的思考的。这挺像中国画中的留白,不用多写不用多说,剩下的让读的人、看的人自行理解。这是我多年来不在书上做笔记的最大理由。

讲个故事。

有个小女孩,很爱看书,但成绩不算优秀。有一天语文老师叫他们回家选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第二天带过来。女孩很开心,觉得这样语文老师就会知道我很优秀,读过很多很多书了吧。女孩很用心地挑了一本《三重门》。那本书没做任何注释,因为她觉得白白的书页很漂亮。

可最后老师给她的总结语是:“我不需要某些同学弄虚作假,只要带自己真的读过的书就好,不用买本新书来充数。”

女孩很敏感地知道那是在说她,她低头不想反驳。

回到家,虽然很想把那些书一本本都抽出来画上记号,可是她最终还是没有。难道书一定要画过了才能证明自己读过吗?她不懂。

那个小女孩到现在也不爱在书上涂涂画画,她说,他们都觉得在书上勾勾写写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可我不认为,我就是喜欢我的读书方法。

好了,故事讲完了。

你知道这个女孩是谁了吧!

(指导教师:黄忠)

编辑推荐

以第三人称来写自己的故事,视角新鲜独特。话说,小雨同学和小编真是同道中人呀,我也从不爱在书上写写画画,致力于将无论看过多少遍的书都保持得如同新书一般。

浙江省浦江县实验中学八年级(13)班 黄韫彦

爱好:阅读、写作、画画。

写作风格:辞藻华丽,语言优美。

拉票宣言:今日你播下一粒小小的种子,明朝

我赠你满园芳菲。

我喜欢的一种读书方法

环境影响着阅读质量。有些人喜欢泡在阅览室里,因为浓浓墨香使人文思如泉涌;有些人酷爱阳台,因为那里接近天空,思维更开阔。我却独爱老家院子里的那排葡萄架。

微醺的清晨,我总爱搬来一把吱呀作响的藤椅,轻轻坐上去,翻开书。一侧是满架的碧绿,翠色深深浅浅地流溢开来。和煦的斜阳经婆娑叶影的过滤,拓印在泛黄的书页上,幻化成忽隐忽现的小精灵,追随我阅读的视线跃动。这些光晕静谧地旋转,却不会混淆视线,满眼僵硬的字都流淌起来,字里行间透露出一抹灵动。

在这种恬淡静谧的环境下,我常爱捧一卷古诗词或语言优美的散文,一字一句地仔细琢磨着,咀嚼着,汲取着,把这浑然天成的字字珠玑镌刻在脑海,不时发出啧啧赞叹。李白、欧阳修、纳兰容若、朱自清、郁达夫、梁实秋、毕淑敏……在他们的陪伴下,沉寂的时光似乎也变得生动起来。

阅读时,我会尽量让自己做到身临其境。读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美景时,我会陶醉于满山蓊郁的绿意,让思想来一次愉悦的旅行;碰触到那些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样悲伤的字眼时,我也会沉浸在凄凉的氛围中,就算合上书本好一阵子,视野中的景物仍是灰蒙蒙的。

好的文章即使阅读几遍都不嫌多的。自以为摄取积累颇丰时,便是周度或月度的小练笔。我将这段时间囫囵吞下的食粮反刍出来,细细碾磨,去芜存菁,最后加以修改创新,把它打造成自己的成果,并且一次次加强巩固。或许阅读与写作是脉脉相连的,而创作初期更离不开借鉴。

必要时,我还会用笔将句式繁复绚丽、值得长时间回味斟酌的语句画出来,以便下次翻开时继续琢磨。我给“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画上波浪线,我将“盹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着上重点标记,然后一遍一遍地反复品读。我躲避在藤蔓的阴凉下,沉醉在绿叶的芬芳中,欣赏阳光中粉尘的曼舞轻扬,在这样的氛围里,似乎那些难懂的诗句也变得活泼灵动了起来。

搬一把藤椅,陪伴着满架绿意,细细研磨字句,沉浸在书中,这就是我喜欢的读书方法。

(指导教师:陈献献)

编辑推荐

葡萄架下,绿叶成荫,光影斑驳,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简直称得上是一种至美的享受。身临其境法、灵活运用法、勾勾画画法,三法合一,韫彦同学真可算得上是会读书会享受的行家了。

广东省佛山华英学校初二(1)班 付辛硕

爱好:足球、写作、书法、阅读、养宠物、听音乐。

写作风格:文字简练、联想丰富,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拉票宣言:写得好才是硬道理。

汉字情深

第一次看到最初始的汉字时,我被折服了,被深深地震撼了——

像儿童的涂鸦,笔画幼稚,架构简单;又像抽象画,线条杂乱,轮廓模糊。我仔细地辨认,我认出来,那个圆圈,中间有一点的,是“日”;那三条竖着的波浪线,是“水”;还有那个四足的动物,是代表狗,还是猪?我呆呆地看着,那些汉字仿佛不再呆板,一幅画卷在我眼前缓缓展开水开始流动,云开始漂泊,飞鸟掠过高空,走兽奔过原野,甘霖从天而降,禾苗破土而出,男人在狩猎,女人在采集,婴儿贪婪地吮吸着母亲的奶水……

我呆了,痴了,我的目光不再平静,变得炽热起来,我一遍遍地告诉自己:这就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啊!

长大后我开始迷恋书法,迷恋笔尖贴近一个个汉字的感觉,对汉字的热爱更加深沉。我越来越意识到,那浮动在白纸上的汉字是历经了几千年沧海桑田的生命:一万年前,当原始的中原人尚在结绳记事的时候,它还在酣睡。某个不平凡的日子,一声春雷把它从睡梦中惊醒,它睁开眼。而后,它不断发育,日臻成熟,骨架更加舒展,血肉更加丰满。它慢慢地挣脱象形的束缚,割离骈拇枝指,愈发端庄,愈发朴素。它在甲骨上栩栩如生,在青铜器上熠熠生辉,在纸上挥洒自如……

我渐渐感到,汉字中,活跃着的那个生命,就是活脱脱的一个中国人,一个带有“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中国人;一个离不开水,也离不开土的中国人;一个信奉神灵、敬畏鬼魂的中国人。他崇尚“厚德载物”,坚守“中正仁和”,参透“大象无形”……

我渐渐感到,汉字里蕴含的,不单单是祖先造字的浪漫与想象,更是一个泱泱大国五千年文明的沉淀;我也渐渐感到,从小到大心中的那份汉字情,已不再是单纯对汉字的热爱,更是对华夏文明,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俄国的罗蒙诺索夫用诗的语言赞美过俄罗斯的文字,也该有人赞美汉字,这就是炎黄子孙引以为傲的方块字!

编辑推荐

对文字的热爱归根溯源到象形文字时期,再延续至今,足见其功底之深。再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文字生机与活力,使得那一个个汉字都真正有血有肉起来,有历史、有承载、有故事。

广东省佛山市华英学校初三(14)班 李艾苓

爱好:喜欢弹吉他,写文,运动。

写作风格:比较平淡。

拉票宣言:写文是为了感动自己,也让别人有所

收获。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指点。

茶,吾所爱也

从小在潮汕长大,一些潮汕的风俗习惯也就这样保留在生活中。都说潮汕人性嗜茶,自然我也不例外。

曾经和专业的师傅一起去茶园中采过茶,问师傅该采怎样的茶,答日不能太嫩,更不能太老,要选那种积极向阳而又饱满有力的。当时还不太明白为什么师父把茶叶看做是一个生命体。我也曾和师傅一同炒过茶,惊叹于茶叶的智慧,它将精华以另一种形式储存下来。

坐在茶盘前,缓缓把开水倒进杯中,看着茶叶在水中旋转,伸展着身子,最后将精华倾注水中,在茶水中升华。所以才会说茶叶有三次生命,一次在灌木丛中奋力生长,一次在炒茶时凝聚,一次在被泡的时候升腾飞舞。正因此,我是如此喜欢泡茶——它的生命就像人,总能在细微之处蓄积,然后给予你意想不到却又在意料之中的惊喜。说是意想不到,因为这小小的茶叶竟能爆发出如此大的力量,将本来无味的水变得清新沁人;说是意料之中,因为它经过了那么多历练,本就该释放出精妙绝伦的味道。

将茶杯举至唇边,呷一口清茶,味蕾如凤凰一般涅槃、绽放,我激动而又欣喜地告诉自己,就是这种味道!每每为别人泡茶,他们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当我谈到茶时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喜爱一红茶醇厚,绿茶清新;大红袍香气馥郁,正山小种有着非常浓烈的松针香;铁观音有很多类型,推荐清香型;龙井色泽翠绿,甘醇爽口;普洱陈年更好,有很多鉴别方法,最直接的就是闻味道……

有时我也会想,为什么我那么热衷于茶道,为什么每次接触茶时我是那么感兴趣,它总会让我躁动或是失落的心重新和谐平静。师傅告诉我,潮汕地区湿气重,那里的人天生就爱喝清爽又能治疗小伤小病的清茶。治好了身体便四处奔波养家糊口,茶文化就这样被带到全国各地。所以说即使其他地方也会喝茶,但并不像潮汕人一般对它那般依赖、热爱。茶叶在生长的时候如此坚定执着,在被采摘后仍然能够再次散发出生命之光,这让四海为家,时常为了工作、家庭而担忧的潮汕人有了心灵的寄托。

茶,也就成为潮汕的文化本源。“这也许就是本性使然?”师傅笑着解答了我的疑惑。其实我想应该并不只是内心深处的本性,而更应该是对于茶道的领悟,对于茶道能够陶冶人的热爱——人就要像茶,好好地活,为了理想目标而奋斗。即使哪天与这个世界说了再见,也会有人记得,也会有人受其鼓舞。

这就是我们一生的意义啊,竟蕴藏在那小小的茶叶之中。

沏好一杯茶,双手端给好友,待她轻抿一口,一定会说一句——这味道我真喜欢,好茶!

编辑推荐

茶叶的三次生命犹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无怪于茶道能够传承上千年而经久不衰。我们生命的意义就如同茶叶的意义一般,在高温中蜷缩、沸腾、舒展,才能氤氲出那番扑鼻的芳香。

猜你喜欢
汉字读书
郭初阳:读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读书使人进步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