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大千对敦煌艺术的贡献

2015-05-30 06:03李芳
艺术科技 2015年9期

李芳

摘 要: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座巨大的绘画博物馆,是一部源远流长、系统的中国美术史。敦煌壁画孕育、滋养着艺术界、文化界、史学界等诸多人士。张大千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与此同时,张大千也对敦煌艺术研究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深入研究敦煌艺术,向世人宣传展示敦煌艺术,推动并促进了敦煌艺术的保护和研究,并首次个人为莫高窟作了科学系统的编号。

关键词:敦煌艺术;艺术研究;文化瑰宝保护

敦煌,位于著名的河西走廊,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有机结合的艺术瑰宝,而敦煌壁画是这艺术宝藏当中的精华,多少艺术大师对于敦煌壁画的研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取得诸多成效。张大千历时两年多,潜心面壁,临摹敦煌壁画,使自己在绘画理论及技法上进一步升华,终成一位大师。更重要的是,张大千挖掘了敦煌壁画的价值与意义,保护历史文化宝藏并大力弘扬这一艺术瑰宝。

1 深入研究敦煌艺术

利用两年多时间,张大千带领几名学生和青海喇嘛共临摹绘出276幅尺寸大小不同的壁画,包括本生、佛经、经变、因缘故事及建筑彩绘图案等,囊括了我国从4世纪到14世纪的历代造型艺术。敦煌壁画早于欧洲的文艺复兴约有1000年,而现代发现尚属相当的完整,这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的奇迹!”张大千将他在敦煌长时间的实地观察,加以深入分析,发表了一篇共11000余字的长文《谈敦煌壁画》,从十个方面分述了敦煌壁画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一是佛像、人像画的抬头。二是线条的被重视。三是勾染方法的复古。四是使画坛的小巧作风变为伟大。五是把画坛的苟简之风变为精密。六是对画佛与菩萨像有了精确的认识。七是女人都变为健美。八是有关史实的画走向写实的路上去了。九是写佛画却要超现实来适合本国人的口味了。十是西洋画不足以骇倒我国画坛了。《谈敦煌壁画》论述了张大千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心得,是一份研究“敦煌学”极有价值的文献。与张大千同期的著名学者也是敦煌学研究的重要领军人物陈寅恪先生对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做出了如此评价:“敦煌学,今日文化学术研究之主流也。大千先生临摹北朝唐五代之壁画,介绍于世人,使得窥见此宝之一斑,其成绩已超出以前研究的范围。”

在印度寻访和巡游期间,张大千对印度的很多壁画和其他的一些绘画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考察,探讨敦煌壁画与佛教源头印度绘画艺术的关系。他研究发现,石窟作为佛教的寺庙重要形式起源于印度,敦煌莫高窟引进了这种形式和佛经故事的内容,这其中有很大的关联性,但是所不同的是,敦煌壁画的绘画技法在很大程度上采用的是中国的传统画法,在经过几千年的中国历代优秀的画师和能工巧匠的劳动积累和创造,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敦煌艺术,他对于敦煌文化的诠释对于后来人们对敦煌文化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也对敦煌艺术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2 向世人宣传展示敦煌艺术

初到敦煌,张大千积极向国人宣传展示敦煌壁画。同时张大千还通过举办画展宣传敦煌艺术。1943年在兰州举办了注明的“张大干的临抚敦煌壁画展览”,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才逐渐开始认识到它的艺术研究价值。翻阅当时的西北日报,有这么一段评论非常引人注目:张大千先生历尽数年时间,专心研究敦煌壁画,将它的艺术价值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我国重要的史记材料,通过这些绘画,把历史逼真的重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次年张大千先生又在成都举办了临摹敦煌壁画画展,随后又在重庆掀起了敦煌壁画热潮,1948年,张大千把敦煌壁画会展地点放在了香港,让刚多的人了解和学习敦煌文化名。作为第一个将敦煌艺术大规模介绍出来的画家,张大千的敦煌壁画展在平静的绘画世界掀起了阵阵波澜。敦煌壁画展使国人了解敦煌艺术宝库;同时敦煌壁画展激发了人们对优秀历史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意识,有力地推动促进了敦煌艺术保护机构的成立。

张大千也是在国外展示和宣传敦煌艺术最早的人。1949年,应印度方面邀请,张大千携带了多达56件敦煌临摹壁画去印度去办画展,率先向世界展示了敦煌艺术的魅力。此后,张大千又陆续去过二三十个国家,举办过近200次畫展,每次办展时,张大千都会展示他珍爱的敦煌壁画,让世人领略博大精深的敦煌艺术。

3 推动并促进了敦煌艺术的保护和研究

敦煌之行前,张大千就已了解到敦煌洞窟屡遭破坏盗窃,便牵头倡导呼吁保护,并通过同时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外甥周伯敏给于右任谏言,这次谏言引起了于右任的高度重视,张大千在达到敦煌之后,发现敦煌洞窟已经多年没有修缮,在崖壁的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塌陷,甚至一些洞窟已经被风沙填埋和侵蚀,大量艺术瑰宝被盗、流失,大量壁画已因被风沙雨雪侵蚀而脱落,破损严重。张大千一边带人做清理和补修加固工作,一边抽空进行调查研究,详细搜集整理各洞窟的原貌、现状及缺损状况。临摹期间,张大千还对其中有些残损的壁画进行了修补,使其得以恢复原貌,为后人研究观赏提供了方便。后来于右任亲赴敦煌实地考察时,张大千在汇报中又一次恳请于右任早上提案,尽早建立专门的机构对敦煌艺术进行有效管护。作为敦煌艺术研究所的首批馆藏文物与科研资料,它们为后人研究和保护敦煌文物艺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借鉴。在国外生活期间,张大千还十分留心敦煌资料的搜集和保护。1952年,张大千先生在一次偶然中见到了留在国外多年的一批敦煌的经卷和遗书,为了国家文艺文物的保护,他花费重金买下这些文物,并把这些文物转交给国家文物管理局,使得这些流失国外的文物重新回到祖国。

4 首次个人为莫高窟作了科学系统的编号

既往法国人伯希和曾经去过敦煌,为了在敦煌文物盗窃时方便,对石窟就行了编号,其英文代号使用的是字符P,但它编号的方式是从北边开始往南边结束,大多人认为这并不科学。张大千到达敦煌后为各个洞窟重新编号排序。张大千这次编号则是依照古代工匠开凿石窟的先后顺序从南到北、从底层而上层进行的,与壁画创作的历史时序吻合,较伯希和更为科学合理。张大千共对莫高窟上下4层309窟进行编号进行了年代考证,统一编号,英文代号为C。所编共309号,后称为“张氏编号”,与伯希和编号(P)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敦煌研究所编号(A),这是国际通用的对于敦煌莫高窟所使用的三大编号。与此同时,张大千先生还为安西的榆林窟和西千佛洞的石窟也进行了有效的编号。张大千是目前公认的对敦煌石窟系统进行有效编号的第一人,他对于敦煌壁画研究的功绩是举世公认的。

作为张大千艺术历程中的一个华彩篇章,临摹敦煌壁画奠定了张大千一代绘画大师的地位。但作为敦煌艺术、保护、整理、研究和传扬的先行者,张大千对敦煌艺术的贡献不可埋没。

参考文献:

[1] 傅申.张大千的世界[M].羲之堂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100.

[2] 高宇琪.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特点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

[3] 东巴.论张大千绘画艺术与敦煌石窟艺术的内在联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