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地方歌舞剧中演员与民俗民间音乐的关系初探

2015-05-30 06:03穆弘斌
艺术科技 2015年9期

穆弘斌

摘 要:为了在歌舞剧中展现出人物的特点和性格,塑造出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演员可以充分利用民俗民间音乐来辅助和完善自己。本文主要探究了在陕南地方歌舞剧中演员与民俗民间音乐的关系,以及用民俗民间音乐来塑造歌舞剧中的人物。

关键词:陕南歌舞剧;民俗民间音乐;人物形象塑造

陕南气候温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是一片令人向往的土地。随着南北各地经济的流通,文化的交融,语言的渗透,陕南地方歌舞剧已经成为一种人尽皆知并且深受欢迎的舞台表演形式。如何在表演中能够充分地塑造出人物形象,展现出歌舞剧的魅力和陕南地方特点是很多演员都在探究的一个问题,下面主要从演员角色的塑造过程中如何把握民俗民间音乐和地方民俗民间音乐对演员表演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探究,以其抛砖引玉。

1 演员角色的塑造过程中如何把握民俗民间音乐

1.1 利用文化艺术修养,掌握表演动作和技巧

为了能够塑造出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演员要通过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来对歌舞剧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和探究,并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表演特长来展现人物个性。歌舞剧中的歌曲和舞蹈都是演员的基本功,演员要通过表演动作和自己的精湛技能来表现剧中人物的特点和形象,从而塑造出一个经久不衰的人物形象。在表演过程中演员要注重舞蹈的动作,要通过自己的艺术加工来呈现出优美的舞姿,把经过美化的动作和富有思想的肢体语言进行有机的组合,塑造出人物形象。舞蹈动作的民族风格是各民族生活习俗也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在舞蹈中通过演员的加工进行了很好的展示。

例如,陕南风情歌舞剧《汉雅》中就展现出了很多的陕南地方风俗和文化。它通过“源”、“俗”、“祀”、“趣”、“庆”五个篇章进行展示,其中包括了鲤鱼灯、木偶戏、陕南渔鼓、端公戏、地围子、彩莲船、汉中坛子、背社火、羊皮鼓、拨浪鼓等陕南的传统风俗,呈现在舞台上,使演员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把人物形象展示出来,使人物能够变得鲜明、生动,展示出民间艺术的清新雅致和独特魅力。

1.2 通过演员表演意识,对民俗民间音乐联想

在陕南歌舞剧的人物形象塑造上,演员的表演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包括了演员的想象力、表达能力以及把握观众心理的能力。演员不仅仅是把自己的表演和歌唱演好就可以,要根据故事的情节和内容,以及当地的民俗民间音乐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感受到歌舞剧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体会到其中的意蕴,使舞蹈形式和歌舞表演能够紧密地结合起来,塑造出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例如,在歌舞剧《竹风清音·渔鼓情》中,演员就要根据“竹林俚歌”、“南山人”、“大山情”和“竹风劲舞”几个章节挖掘展示柞水这块古老的土地,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这里的劳动人民有着淳朴勤劳、自强不息的精神。演员有了这样的表演意识就会在表演过程中紧紧地围绕这个主题和思想进行表演,展现出人物的经久魅力。

1.3 积极借助客观辅助,展现地方区域的風格

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仅需要演员的表演,同时还要需要演员充分地借助客观条件进行辅助和设计,使民俗民间音乐等能够为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做出贡献。演员可以借助的客观辅助,主要包括音乐、服装、道具、化妆、背景以及灯光等,演员要通过他们的帮助展现出陕南地方特点,呈现给观众一个典型的陕南地域特点的人物形象,使人过目不忘。陕南地方民歌的特点就是有很多的劳动号子、花鼓子、风俗歌和山歌等。例如,《汉江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搬运号子》《锣鼓草》《采茶歌》等,在歌舞剧中有效地借助他们的表演和演唱会展现出地方的风格和特点。典型的地域特点的辅助会呈现出精彩的舞台效果,渲染舞台氛围,使演员能够在表演中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但是演员一定要注意巧妙地借助他们的帮助,不能喧宾夺主,要做到收放自如,使舞蹈和表演能够浑然一体,让语言把人物通过歌舞的形象传播开来,达到家喻户晓。

2 地方民俗民间音乐对演员表演的作用

2.1 更好地去塑造人物形象

塑造人物形象需要演员从自身出发,探究歌舞剧中的人物特点和性格特点,并结合当地的民俗民间音乐作为一种辅助方法来进行人物的探究。演员要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文化艺术素养,使自己能够在表演的时候更好地驾驭自己的表演,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展现出艺术的魅力和永恒。演员只有走入当地,融入其中,深刻地理解了当地的民俗民间音乐才能够从深层次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完美的塑造和展现。因为舞蹈动作是对文化的一种提炼,它是展现艺术的一种手段,也是丰富人物形象的一种体现。演员掌握了当地的民俗民间音乐就能够融入当地的文化中,体会到当地的生活习俗,从而在表演的时候可以在节奏和韵律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演员对当地的民俗民间音乐了解得越多,体会得越深刻就可以更好地展现出当地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情感,提高自己的舞台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

2.2 体现出地方特色和魅力

演员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地方民俗和民间音乐会展现出歌舞剧的地区魅力和特点,呈现出良好的舞台效果。例如,留坝县民俗歌舞剧《爱在山水间》剧中深入挖掘民俗民风,打造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精品。本剧通过当地的民风民俗,将留坝的说春、名额、说酒礼、婚俗等文化元素充分融合,通过说唱和表演的形式展现出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真实地再现留坝人民的生产生活、民俗民风,让观众通过他们熟悉的生活来感受艺术的魅力和艺术的精彩,看到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是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产生一种亲切感和熟悉感,增强了歌舞剧的艺术表现能力,使观众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在这种艺术场景和情境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和情感的宣泄,增强了歌舞剧的说服力。民俗民间音乐拉近了观众和演员之间的距离,给观众带来了美的感受和艺术的感染力,烘托出了当地的文化特点和艺术特色,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2.3 展现地方文化传承发扬

在歌舞剧中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可以把当地的文化和风俗进行很好的传承和发扬,使这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人物形象能够让所有的人耳熟能详。例如,在陕南地方歌舞剧中就表现出了很多陕南地方的习俗特点和传统文化,如舞龙舞狮、社火、踏青、水船、跑旱船等,这些文化传统和习俗通过歌舞融入人物角色中去,体现出了当地的特点,很容易使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演员要关注自己在表演过程中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要通过自己的激情、动作、乐感、想象等多方面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地方文化能够得到传承。

总之,陕南的民俗民间音乐是人类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员则是传承和延续这些文化的使者和载体。演员要通过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自身艺术表演能力,探究当地的文化民俗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促进自己能够更好地去展现歌舞剧中的人物形象,对人物进行良好的塑造,使地方文化和风俗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黄公亮.汉中民歌选集[M].中国文化出版社,2007.

[2] 邱毅.汗水上游地区民俗音乐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黑河学刊,2012(06):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