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卡的修复与保护

2015-05-30 07:39栗征华
艺术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唐卡修复保护

栗征华

摘 要:唐卡,又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它是刺绣或绘制在布、绸、纸上的彩色卷轴画,是一种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画种。由于唐卡经过开光供奉于佛殿,几十年或数百年受信徒顶礼膜拜,一些古旧唐卡长年香火烟熏、自然破损老化、雨水污渍、蚊虫鼠害等因素,部分出现画面脱色,表面污迹等问题。

关键词:唐卡;修复;保护

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寺院的建立,绘画、雕塑、唐卡等艺术也随之兴起,这种艺术在原有西藏民族艺术基础上融合吸取了中原地区传统艺术和印度、尼泊尔外来艺术的营养,经过不断完善形成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艺术。在斑斓的藏传佛教艺术中,唐卡当之无愧地被称作一株奇丽的瑰苑。唐卡,又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它是刺绣或绘制在布、绸、纸上的彩色卷轴画,是一种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画种。唐卡主要供奉在藏传佛教传播地区的寺院殿堂,绘画题材是以神圣的佛教尊像而受崇奉。由于唐卡经过开光供奉于佛殿,几十年或数百年受信徒顶礼膜拜,一些古旧唐卡长年香火烟熏、自然破损老化、雨水污渍、蚊虫鼠害等因素,部分出现画面脱色,表面污迹等问题,有些画面已无法看清楚原画的内容,也有的唐卡布面脆化、开裂,四边装裱也破损、脱落。因此,如何修复、保护唐卡是当前文物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1 修复、保护唐卡的意义

唐卡修复不同于文物,是一项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业,工作中一定会出现许多问题和困难,但这正是对我们文物工作者的挑战,更需要我们文物工作者在这一领域去开拓和创造。唐卡的修复不像中国书画的修复一样,尽管唐卡也属于绘画范畴,但唐卡的绘制与中国传统书画有很大的区别。中国传统书画是绘制在纸绢上的,而且墨色和石色稀释后渗透在纸绢的纤维内,墨色又不易掉,有经验的修复装裱师掌握了它的性能,会将破损的字画修复得完好无损。唐卡绘画在纤维布面上,但唐卡在绘制前布面是要先经过处理的。首先在布面上涂一层糊状石灰膏,堵塞布纹,然后打磨光滑,才开始在上面作画。所用的颜色虽然也是石色、墨色,但颜料较厚,义、底层的石膏又起到阻隔作用,再加上颜色是一层覆盖在另一层上,因有胶的作用,相互粘接在一起,所以石色和墨色是很难渗透到布面纤维内的。古旧唐卡经过数百年自然损坏,布面和颜色老化,遇有卷曲折叠易脱色,画面若经雨水等浸湿也会留下斑渍和脱色;常年悬挂在寺庙异常的唐卡,在酥油灯油渍烟熏下,还有尘埃污垢的积落。微生物的侵害等都是唐卡遭到損害的原因,用传统的字画装裱修复技法显然行不通。唐卡的修复即使是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单位也极少有人完全掌握的,这是由于唐卡传播和收藏地域多为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一般人对唐卡的绘画程序、材料不是很了解,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意大利、荷兰、印度等国曾有试验性修复报道,中国台北故宫也都做过修复试验。而我国至今尚无唐卡修复专业机构,就是在西藏地区唐卡发源地和保存最多的博物馆、文物单位,以及故宫博物院等单位也只是对唐卡某些方面单一的进行修复试验和报道。所以,修复、挽、抢救、保护唐卡已成为文物保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 修复、保护唐卡的程序

2.1 需要工具

羊毛板刷、棕刷、喷雾器、筱面(北方地区的一种麦种)、毛笔、国画颜料(石青、赫色、花青等)、乳钵(研磨矿物颜料用的瓷质或玻璃质器材)、砚台、不锈钢镊子、调色盘、笔洗、砑石(制地坚硬、结构细密、表面光滑1公斤重的鹅卵石)、玛瑙石、筛罗、电熨斗、反应釜(双层容器,最外层加水可隔水蒸煮)、放大镜、量尺、剪刀、掸子、铁钳、锯、锉、缝衣针、刀片、过滤纸、白毛巾、吹风机、搪瓷杯、电炉等工具。

2.2 修复程序

(1)裂口不太严重的,可将破损、撕裂的唐卡面向下平铺于平整的木板上,下面垫衬布。将撕裂部分用电熨斗熨平整,按原来的茬口接对整齐,选大于撕裂和缺损部分的胶衬平铺在残损处用熨斗压烫,胶衬即可与画背面牢固地粘接在一起。

(2)如果是特别残损、撕裂严重的,要将略有些潮湿的毛巾敷在破损唐卡背面,使画面稍有一些湿润后,再对接茬口,就比较容易了,后面的操作与上面的方法是一样的。

2.3 补色程序

(1)画面撕裂和缺损处修过后,往往留有痕迹,若小部分可进行褪色修复。将与裂缝分离的纤维,用笔取白乳胶小心粘接复原,半干后上面垫衬布用光滑的硬物打磨,使修复的部分光滑平整,然后用毛笔取少量的石色国画色进行补色,切忌使用化学合成颜料。

(2)补色前必须对唐卡中的内容、风格、绘制步骤和方法有所了解,经反复制订、研究、试验后方可下笔。

(3)无论补色或接笔,最忌烘染画芯底色。墨色调整不准,以洪染周边的办法令其衔接,或者感到底色沉闷不够理想,稍施淡色预予以改观,无论出自什么动机,其结果都会对唐卡造成危害。

(4)补色时,要保留修复的痕迹,做到远看无异,近看有别。这是保护文物自身历史文化信息的需要。

(5)如唐卡画面因受潮,颜色脱落严重,现存的色彩也呈现一种不牢固的状态。采用的方法是:取明胶一份(动物骨胶提取,半透明微黄),放入杯中加适量的水浸泡(60克明胶加80cc水),然后放入反应釜溶解。30克明矾加1250cc,溶化后混合搅拌均匀,然后装入喷壶,放在阳光下将画面平铺,均匀地喷在画面即可,干后胶矾水起化学作用,固色效果较好。

2.4 保养程序

(1)除尘保养。将唐卡平铺,用羊毛板刷轻轻清扫,表层的尘土即可去除,如果有太多尘土,可在唐卡上下衬垫毛呢料用棕刷轻轻拍打,将尘土震落,之后用毛刷将表面尘土清扫干净。

(2)画面清洗。一种方法是用和好的筱面在画面上来回均匀搓滚,力度不要大,画面上的污渍就被粘在面团上了。经过这样的清洗,唐卡基本恢复原有的面貌,这种方法不会对画面构成任何破坏,也不存在潜在的危害;另一种方法是直接用水洗,用清水洗要特别细致、谨慎,速度一定要快,稍有不慎,就会让画面受到更大的损坏。具体如下:1)将唐卡装裱部分与画芯拆开分离,各自清洗,先将画芯放在一块平整木板上,让木板倾斜,用图钉将一头固定,用羊毛板刷蘸清水从上到下来清刷画面,使清洗的污水迅速从画面流走,清洗要轻、要快,不可来回刷。2)清水洗完后,迅速用吸水性能好的厚生宣纸或干净卫生纸平铺在画面上,以便及时吸附水分,此时用手轻轻拍拍,多换几次吸水纸,直到画面无水分。然后用电吹风吹干画面便可。3)装裱部分的清洗与画芯相同,根据污损情况,可行当的加些中性清洁剂,一定要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用电熨斗熨平整,才可与画芯缝合在一起。

3 结语

由于每幅唐卡的质地、经历、现状等不尽相同,采取的对策也不是绝对一样。在破损唐卡修复前,要全面地考察每幅唐卡的作画年代、风格特点、装裱要求、损坏原因,研究出修复的方法和步骤,才可下手修复。因此,唐卡的修复工作一定要慎重,修复的方法也不可强求某种单一方法,而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方式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1] 王磊义.古旧唐卡修复技术探讨[Z].

[2] 白云飞,邬海鹰,杜华.唐卡及其保养与修复[Z].

猜你喜欢
唐卡修复保护
浅谈唐卡文物的保护修复——以馆藏清代活佛像唐卡为例
清人绘六世班禅唐卡
精湛的唐卡与金工技艺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阐释唐卡保护——以故宫博物院的唐卡保护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