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感知在手风琴演奏中的重要性及培养

2015-05-30 07:39刘恋
艺术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手风琴重要性

刘恋

摘 要:手风琴演奏是一个充分地表达出演奏者的音乐感知的过程,这就要求演奏者不仅应该注意忠实音乐原作中所表达的创造意图与创作情感,还应该融入演奏者自身对音乐的理解所展现出来的个性化因素,使音乐作品能够得到补充与丰富,以展现手风琴演奏的独特魅力。本文主要从我自身从教多年的经验出发,对音乐感知在手风琴演奏中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并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在手风琴演奏中的音乐感知。

关键词:音乐感知;手风琴;重要性

0 引言

手风琴演奏属于一门情感艺术,在演奏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表达出音乐情感,而音乐感知作为对音乐的感知、理解、想象和情感表达的能力,直接影响了手风琴演奏的艺术效果。然而,当前的手风琴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手风琴的演奏基本技巧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在手风琴演奏中音乐感知的培养,使得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不大,最终使得手风琴的这门教学的教学效果不高。因此,在手风琴演奏教学中,应该认识到音乐感知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地探索培养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1 音乐感知在手风琴演奏中的重要性分析

1.1 音乐感知可以使得手风琴演奏者准确的听辨音乐音响

音乐感知可以使得手风琴演奏者对音乐音响具有敏锐并且准确的听觉辨别,这是对手风琴演奏者的基本音乐素质要求,也是手风琴演奏者在演奏中的先决条件。手风琴演奏者只有具备良好的音乐感知,才能够对所演奏的音乐的音型、音高、音色以及节奏等进行一个准确的表达和掌握,才能够确保所演奏的音乐被充分地体现。

1.2 音乐感知能使得手风琴演奏者对作品进行全面的诠释

手风琴演奏主要是对作曲家所创造的音乐进行诠释和演绎的过程,这要求手风琴演奏者应该具备良好的音乐感知。手风琴演奏者的音乐感知越丰富,就能够对所演奏的音乐表达地越充分,并且才能够将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完完全全地呈现出来,从而给观众一个较好的美观享受。

1.3 音乐感知能使得手风琴演奏者充分地展现音乐作品的艺术性

手风琴演奏属于对音乐的二度创造,这就要求演奏者不仅需要在原来音乐的基础上进行演绎,而且需要注入演奏者个性化表达方式和感情表达,也就是进一步发展和探索音乐的艺术性。具有良好音乐感知的手风琴演奏者,就能够将自身个性化充分地融入演奏过程中,使得所演绎的音乐的艺术性得以更加完美的体现,更加发挥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1.4 音乐感知能树立起学生对手风琴演奏的兴趣

音乐感知还能够让学生对手风琴演奏课程树立起良好的兴趣,如果在手风琴具体的演奏过程中,只是对手风琴的基本技巧进行教学,而不注重对学生音乐感知的培养,那么这样只会让学生觉得课程单一、乏味,往往会对手风琴演奏失去兴趣,这样就影响到了手风琴教学质量和效果。

2 手风琴演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

2.1 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感性的知觉理解培养

由于音乐感知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各种音乐信息刺激在人脑中的整体反映,这需要调动人的心理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所有的心理意识的参与,充分发挥相关人员的音乐感性能力、音乐审美力,来获得对音乐价值和意义的掌握,如果一个学生不具备感性的知觉理解力,往往所表达出来的音乐较为呆板,缺乏艺术感染力。因此,在手风琴演奏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感性的知觉理解培养,一方面要求学生经常性地听音乐,听全世界各种音乐,让学生熟悉各种音乐类型;另一方面,在手风琴演奏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对所演奏音乐的内涵、乐曲意义、整体形象、情感表达以及总体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充分尊重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2.2 加强学生对作品进行理性的主观体验培养

由于手风琴演奏属于对音乐的二度创作过程,这就要求演奏者应该具备良好的理性演奏经验和科学性的演奏方法以及创造性的思维意识,也就是说在手风琴演奏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对作品进行理性的主观体验培养,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在手风琴演奏中的创造能力,才可以促使学生们在手风琴演奏的二度创作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充分地表达出自身对自然、社会、思维、感情理解。这就要求在手风琴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树立自身的对音乐的个性化认识,只要不是太过于夸张,在尊重音乐原来所包含的基础之上,就可以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因此,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和挖掘学生的手风琴演奏个性,让学生对所要演奏的音乐进行不同地理解。其次,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地讨论和陈述自己对所要演奏音乐的理解,让他们表明该如何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表达方式,以展现学生丰富、生动和新颖的音乐想象,使音乐作品的空间得到充分的补充、丰富以及完善。最后,就要求在平时的演奏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注入自己的情感、思想、智慧和才能,对音乐进行创新性地演奏。

2.3 注意培养学生手风琴演奏中的音乐注意力

良好的音乐感知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注意力,也就是说在手风琴演奏中,需要演奏者对演奏的注意力、思维、想象、情绪和情感等方面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从而有效地避免因为在演奏中出现的注意力及思维分配产生失控而影响音乐表现的流畅、连贯、顺利及准确性和感染力,甚至会造成演奏的突然中断的现象。在实际的手风琴演奏教学中,需要对学生手风琴演奏技巧进行经常性地训练,也就是说这可以让学生每天对所学习的演奏技巧进行反复地练习,并且定期对以往所学习的手风琴技巧进行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熟练地掌握手风琴各种演奏技巧。另外,在手风琴演奏课程中,还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一个全面、系统、专业的演奏训练。例如,可以定期在班级、年级以及全校组织手风琴演奏表演,让学生能够熟悉舞台,才能够让学生不会畏惧站在舞台上的众人瞩目的氛围,让学生把掌握的演奏技巧熟练掌握并且灵活运用。另外,在每一次的演奏表演以后,让学生自己分析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师给予学生一些意见建议,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改进,从而进一步培养起音乐感知。

2.4 加强培养学生手风琴演奏中的艺术修养

一位优秀的手风琴演奏者往往都是具有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学素养以及丰富的生活积累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这样的演奏者的音乐感知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才能深刻细致地对音乐作品理解,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演奏风格,对乐谱分析、揣摩和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联想与想象之心理活动,创造一幅清晰、完美的音乐形象,合理发挥创造性的想象力,生动全面地塑造并表现音乐形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手风琴演奏教学中,需要加强培养学生手风琴演奏中的艺术修养。一是要让学生对手风琴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的学习和掌握,并且让学生每天都进行一定量的文学阅读,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学识。二是要让学生在进行手风琴演奏之前,对所演奏的音乐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感悟,不斷地增强学生的艺术感悟能力,让学生反复地体验、想象、吸收与创造所演奏的乐曲,不断地提高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认识,这样学生的手风琴演奏才会充满魅力。

3 结语

手风琴演奏是一门需要具有良好的音乐感知的艺术表演,只有充分地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才能够提高学生在手风琴演奏中的艺术表现力,也才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对手风琴演奏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冠男.高校传统式手风琴教学改革与探索[J].大众文艺,2013(12).

[2] 许琴.论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2(05).

[3] 毛建明.浅析手风琴演奏中的音乐心理与音乐表现[J].乐府新生声,2011(04).

猜你喜欢
手风琴重要性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张之远问鼎第70届手风琴世界锦标赛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手风琴音乐在室内乐实践中的研究
中国手风琴发展的现状分析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键盘乐器的起源与发展(之十五)手风琴(下)
键盘乐器的起源与发展(之十四)手风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