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发展下的平面设计的新思维模式

2015-05-30 16:23高静
艺术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网络技术平面设计

高静

摘 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日渐完善,如今的平面设计艺术不单单只是拘泥于二维空间范畴的设计,早已进入了一个多维的创造性空间,平面设计艺术家早已不满足于单纯的二维空间的思考,而将其创作的视野扩展到多维的空间范围中。现代平面设计的研究者对三维甚至思维空间研究和探索,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其中有平面空间、立体空间(三维)、多维空间、错视空间,许多时候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空间形态交混使用,更变得神秘莫测,由此更大更宽泛地拓展了平面设计师的创作空间和观众的想象空间。也是符合当代经济发展需求的设计。

关键词:平面设计;三维空间思维;网络技术;学科间交互

今天,艺术设计早已不再是单纯解决一般意义上的“设计”本体范畴的设计工作,而已经成为参与建设构成公共社会生活过程和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综合手段。快速的网络技术,社会进步和公众需求,促使艺术设计学科的综合性进一步加强。多元、复合的设计实践,不仅对设计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也给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探讨艺术设计学科多专业交叉,跨学科教育,怎样适应当代网络经济发展需要,就成了当下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方向和思维模式探讨关键。

“平面设计”这个术语,经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应该说现在已经基本上取得了国际上的共识。现在的平面设计也不断地更改名称,视觉传达,广告艺术设计等,其实都是差不多内容。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平面设计自身不停地发展变化,出现了新的设计需求、新的设计概念。平面设计,指把各种平面因素组织成具有次序和视觉传达规律的总体活动。狭义理解,它可以仅指传统的平面印刷品设计,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和企业形象设计等;但广义来看,网页、形象设计等一切平面形式的设计模式都应该包含于平面设计的范畴之中。当代平面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艺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转变。在当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随着人类生存方式上新观念的介入,以往在平面设计中贯于运用的设计法则正逐渐被打破,固有的符号形象被解构,人们在新世纪的设计探索中力求找到合理化的视觉空間,当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也因此形成了新的设计需求。

时代在不断发展,设计也在不断进步。在日益国际化和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中国的设计师们在饱受国际现代设计文化的熏陶之后,逐渐变得成熟,也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融入了更多的空间思维,从空间的角度去探索平面设计作品,或者试图用平面的手法来概括这个多维的世界。当我们看到德国著名设计大师金特·凯泽先生的作品时,不禁会被他的作品中图形所放射出的光芒所震撼。我们对他的作品所叹为观止的,不仅是他作品中所体现的出色的平面视觉效果,更多的是感受其作品中的一种立体的空灵,一种空间的飞跃感,以及折服于他对于吉他、金属、树木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事物的高超的空间想象力和驾驭能力。凯泽先生提到他的设计是将自己的激情与精力投入在前期的想象和创作上,更多地通过空间想象加动手操作来设计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图形。在当今设计界极负盛名的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先生,他创作了无数的作品,无不包含着从平面到空间的微妙联系,他的作品中所呈现的种种“偶然”,其实是他竭力探索和寻找规律的必然。他的作品让人感到一种空间的冲击力,矛盾空间是其作品中的典型特色,它不仅别具匠心、生动有趣,而且充满智慧、蕴藏哲理,并充分表现了这位平面设计大师对我们这个生存空间环境的领悟力。

我们用一个鲜明生动的实例来证明空间设计思维方式的正确性。在2010年戛纳广告节上,在DDB中国区首席创意官狄运昌的领导下,DDB创意设计总监熊超率领的上海DDB团队凭借“绿色步行”捧回了中国大陆历史上第二座金狮(设计类)。熊超是湖南商学院早年毕业的校友,当下凭借其非凡的实力在华人设计师中当红,近年来他的作品大都以二维转向三维空间创意,设计师也都随着网络发展的潮流逐渐把视野放宽,作品的不同形式的呈现,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顺应现代潮流发展的趋势。熊超的《绿色步行》作品的完成必须具备行人的组成,这个作品充分体现了,创意的表达不单只停留在画面,更是结合了时间和空间,变成了一个动态作品,当然给人的视觉感受会更加强烈,人们不仅从最终的平面效果感受到设计师的创意,更是通过互动参与亲身体会创意的灵感。

随着互联网经济发展,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那么传统的平面设计也就不能发挥其功效,人们对二维平面的设计也不再那么关注,更多的是直观的表现,所以对平面设计新的思维模式的改变尤为重要。

如何培养空间思维能力?这是当今许多平面设计师都在思考的问题。空间思维属于创造性思维的范畴,创造性不能传授,只能培养和训练,如何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我认为要有以下几点转变:

首先,我们应对平面设计这一概念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是我们做好平面设计的前提,从思想认识上的转变。平面设计是一个多维的创造性空间,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的思维方式。

其次,打破旧的思维模式。由于思维定式的影响,很难产生富有力度的作品,我们不应该只是从美的角度来思考设计,更需要从多维和空间的立足点去诠释一种图形的新异,从空间的角度去思考图形的设计。

再次,要从空间的角度思考图形的设计,就必须从抽象的高度把握事物的本质,这样思维的束缚反而会少一些,更容易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事物进行立体的观察,达到空间思维训练的目的,将自己时常陷入沼泽的思维重新放飞到更开阔的天空。

再者,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在培养人才模式上也应该与以往较之不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执行:第一,以艺术设计为主体,系统了解社会与人文、工程与技术、环境与生态、经济与金融、管理与心理以及计算机等学科广泛知识,以实现解决多种需求之间潜在的矛盾。第二,以系统设计思维为指导,不断深化跨学科、跨专业系统为中心的学习研究过程。第三,以设计市场为依托,系统掌握系统设计的策略性、针对性、实效性,以解决实际问题多样化的要求。第四,以学科开放为理念,自觉培养跨学科协作精神。做到随时学习新知识、了解新科技、掌握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毋庸置疑,随着当代经济的发展趋势,依托网络平台的力量能更好地推广和实施艺术设计。我们的平面设计不再拘泥于二维空间,应该是跨学科、跨领域的三维甚至四维空间。艺术设计专业的跨专业、跨学科教育可谓广泛而迫切,它已经成为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实践证明,社会需求的复杂性以及日趋综合的设计问题,要求艺术设计教育必须广泛地与多学科融合、交叉,努力使跨学科教育成为其自身建设的自觉行为。唯有如此,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多样化的设计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仲林.现代交叉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8.

[2] 李砚祖.设计之维[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9.

[3] 郅庭瑾,等.为思维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30.

[4] 过伟敏.走向系统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5:3.

[5] 陈洁.从平面设计到空间设计思维的拓展[J].文教资料,2009(8):79-81.

[6] 郑阳.论艺术设计专业跨学科教育[J].美术大观,2008(11).

猜你喜欢
网络技术平面设计
网络技术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