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虚而不实的针孔成像

2015-05-30 21:39王雪雯
艺术科技 2015年9期

王雪雯

摘 要:摄影身为一门技术操作,就是为了记录身边的影像而降生。用针孔相机创造的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就是为摄影艺术而创作的。本文主要对针孔相机的操作手法以及效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其背后的意图和表现手法。从侧面解读了LOMO效果的表现形式以及关于针孔相机突破了摄影艺术本身的条件限制,并发现LOMO效果不仅可以通过针孔相机拍摄得出,也可以通过后期特效处理创造出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针孔相机;LOMO;虚而不实;表现效果

随着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发展,摄影的纪录方式也开始走向大规模复制,但随着教育的普及,使大众对艺术及审美的需求开始渗透到我们生活中。这也引起了许多年轻摄影师的兴趣,从过往的历史上来看,这种类型的摄影作品特点鲜明,营造出了一种浪漫主义风格,从而与现代流行的画意写实派摄影区别开来。

1 针孔相机的使用研究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在可以看到的最早的有关针孔成像现象的文字记载是公元前4世纪的中国哲学家墨子,比欧洲早了整整2000年。在西方则是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年有所记录的。之后,针孔成像不再被人重视,逐渐变成一种娱乐的方法。

1.1 针孔相机的构成

针孔相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陋的相机之一,它仅仅运用小孔成像的技术,没有精密的机械和光学设计,但是这也不能阻碍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的问世。针孔图像感光孔通过线性扩展投影到成像面,边缘部分的光线由于通过小孔后距离比中心部分长,故而光线强度衰减较大,所以针孔影像的画面中心部分较亮,四周逐渐变暗。

1.2 针孔相机的成像特点

如今,人们在拍摄前期就可以直接用数码单反相机进行针孔摄影,这不仅可以避免以往通过需要相纸凝固影像的烦恼,也可以运用计算机以及后期软件的处理对影像进行图像锐化,不仅摆脱了图像模糊的困扰,并且保留了影响最大景深的特点。

利用针孔相机拍摄的画面亦真亦幻,仿佛梦中之境,又如脑海中尘封的记忆。所以,很多摄影者又开始重新关注这一古老的摄影术。

1.3 针孔相机的制作与运用

近年来,在摄影的展览展示中出现越来越多精致的画面,这些梦幻般的影像都是通过最原始最简单的相机——针孔相机所拍摄完成的,而针孔相机简单到大家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台。

方法是在你的单反镜头盖的中间开一个直径0.25mm左右的孔掉,尽量把针孔做得圆一些,光滑一点。最后用打火机或蜡烛把小孔熏黑,使小孔边缘不反光,针孔做好后可计算出此相机的光圈值,并且进行拍摄,不同焦距下的影像所呈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由于进入针孔的光线非常微弱,针孔数码摄影只适合于户外进行,三脚架是必需的,最好是在晴朗的天气下拍摄,通常是先大致瞄准目标,试拍一幅JPEG格式图像,回放以修正构图。

2 针孔相机在拍摄中的表现效果

用针孔相机创造的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就是为摄影艺术而创作的。针孔相机的拍摄表现效果叫做LOMO效果。LOMO代表了一系列低档简易相机,它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现如今已衍生出百种机型。它逐渐发展成为LOMO艺术并且以多种表现形式出现,其普遍成像特点有:色彩艳丽夸张,画面有暗角、漏光等。

2.1 LOMO效果的核心理念

LOMO效果艺术的核心理念是追求自由的创作,无视既有规则,它不止是一种创造性摄影,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它更是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其本质的定义是:强大,浓烈,疯狂,独特,自然,兴奋,性感。这也是让名称定义为我们的生活开放、有魔力。

LOMO效果之所以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长时间占据时尚的前沿,除了它所表现出的独特性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它代表的生活性,在简单、重复的日常生活中所挖掘的摄影驱动力。

2.2 LOMO效果对表现力的影响

针孔相机成像特性明显,它无需闪光灯而日夜均可拍摄,没有光圈只有简单的快门,成像质量不高,四周有明显暗角,图像的色彩失真但非常艳丽,它摆脱了专业摄影的阴影,强调与生活相互融合,让艺术参与者以一个普通者的姿态去观察生活。这也形成了其自身的特点:随意无拘、想拍就拍。只要可以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成功的LOMO作品。

2.3 虛而不实的针孔成像

虚而不实的针孔成像是极具有艺术感的照片,针孔成像主要特点为照片四周的暗角,使人们的关注点集聚在画面中心,虽然虚而不实,但却给人以强烈的灵韵感和冲击力。使其在众多图像中脱颖而出。在当下感性主义的时代,影像是非常具有影响力和扩张性的传播媒介,因为针孔影像的虚而不实,才使得影像更加具有鲜活感和动态感。

从另一方面来说,针孔成像所缔造出的作品形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拓展了人们对于世界的感受、意识和想象,使影像美学的研究更加的开放和丰富。

3 后期特效的真实与虚幻

人工改造针孔相机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但随着ps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摄影的表现手段,可以在没有针孔相机的状态下完成LOMO效果的添加,LOMO摄影从此不再是光圈与快门组合的曝光瞬间。LOMO摄影的行为过程分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是相机前的拍摄,其次是电脑前的后期制作。

3.1 Photoshop后期仿制针孔效果

在ps图像处理中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在Photoshop的帮助下,被拍摄的人像被拉大、缩小、扭曲都能很方便地实现。LOMO效果更不在话下,所制作的LOMO效果也十分逼真,在没有针孔相机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后期处理。

随着高新软件的出现,不但拓展了摄影的表现领域,表现方式也更加自由了。然而后期特效也必将越来越频繁地被使用。单单依靠相机拍摄,日后定会被拍摄与后期制作相结合的方式所取代。

3.2 后期处理的虚幻性

通过后期的处理,噪点的增加、边缘的模糊、渐变以及中心的提亮,不同效果的增加,为达到LOMO效果理想状态都更加接近了一步,但是,虽然可以创造出针孔相机不同的表现手法,为达到影像的预期效果做铺垫并且在众多图像中可以脱颖而出,但是电脑后期制作的频繁使用与参与,也会使人像摄影创作从真实走向虚幻。

3.3 模拟拍摄与意象镜头

针孔相机的出现,将拍摄的手法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该方法不但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普通场景拍摄的条件限制,还有效提升了成片的趣味性。人们既可以通过前期针孔相机的模拟拍摄进行纪录,也可以通过后期制作便能加以弥补,练习初期可以通过简单的意象镜头进行表达,将自我的影像主题与LOMO效果进行结合,通过练习进行调试,有效促进了影像质量的提升和真实性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沈一锋.针孔摄影——返璞归真的艺术魅力[J].照相机,2002(05).

[2] 何文亮.针孔相机的原理与使用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3] 朱晓礼.数字暗房之Photoshop——用Photoshop创造影像的虚实意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5).

[4] 廖宏勇. LOMO美学的视觉表征[J].文艺研究,2010(05).

[5] 张牡婷.浅析LOMO——一种新摄影文化形态[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