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景观基本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2015-05-30 21:39严肃
艺术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定位

严肃

摘 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景观伴随其发展而迅速崛起,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但由于景观设计学科缺乏系统论,景观设计行为的急功近利,景观项目决策失误等因素,导致了中国当代景观在生态、文化、审美、价值观、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人与土地关系不够和谐等方面的基本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从历史与发展的角度,以辩证的方法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与办法。

关键词:景观设计学科;景观设计;生态;文化;审美;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和谐

0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和城市化给景观设计带来众多机遇和挑战。纵观中国当代景观现状,在景观设计学科定位方面仍然是百家争鸣状态,无一家之说能得到行业从业者与决策者的普遍认同,于是在景观设计行为上出现生态、文化、审美、价值观、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人与土地关系处理不够和谐等方面的基本问题。

1 当代景观基本的问題及原因分析

1.1 景观设计学科定位缺乏系统论

近年来,以环境问题和社会文化问题为代表的现代人类生存危机,国际景观设计界就如何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展开了激烈讨论。从现状总体来看存在两种主流倾向:一种是众多专业组织和学者把景观设计学当作一门科学的定位;另一种是以麦克哈格、俞孔坚学者为代表把景观设计学当作“生存的艺术”的定位。在这两种定位思想的影响下,亦不乏有如“美国中央公园”、“秦皇岛市汤河滨河公园”、“中山岐江公园”等景观代表作品,但这两种倾向定位在景观学科观念、学科性质、学科目标、学科实践主体范围等仍然缺乏系统建树。由此在众多的景观设计行为与景观项目决策上便是各行其道。

1.2 景观设计行为的问题

在现实中,景观设计又是商业活动的一种方式,设计师的作品取决于买方市场的态度,买方市场的喜好与审美决定着一个设计成果。由于利益的驱使,加之缺少公众参与,设计师极尽想象之能事,以视觉美艳的设计语言和震撼人心的巨构赢得买方的好感,是目前普遍状况。于是景观设计行为就带上强烈的现实功利性,具有强烈的现实功利性的景观设计,极易造成在审美上的混乱与价值观的错位,区域文化追求上的迷失,人与自然和人土地关系上的危机。

(1)景观设计行为审美上的混乱与价值观的错位。景观审美直接决定了景观设计行为对大自然构成的巨大的影响,如中国当下流行的中国古典主义景观,是以自然中的与水土保持和生态系统息息相关的“奇石”和大树为主要元素的造景方式,其实对自然的掠夺;又如西方古典主义景观是以精致的、布置修剪整齐的花木、动态的喷泉,铺砌光亮、奢华的大理石庭院,其实是耗费巨大的维护成本和资源。审美趣味的混乱与价值观的错位,直接决定了景观设计行为对大自然构成的巨大的影响。[1]

(2)景观设计在区域文化追求上正逐渐消失。文化的底蕴一方面是通过语言、观念、习俗等无形的文化形态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建筑、布局、山川、河流、雕塑等构成一系列有形景观要素而呈现出来的。在30多年前的北京、西安、杭州、苏州和成都等历史文化名城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肌理、文化脉络和文化结构,极其鲜明强烈的区域性文化特色。如今的城市化进程中,因景观设计者与决策者缺乏文化的追求,取而代之的相竞模仿、抄袭、追求豪华和视觉形式美大行其道,这些鲜明强烈的区域性文化特色在大多数城市中渐渐消退,甚至完全消失,呈现出千城一面的景象。

(3)景观设计在处理人与自然和人土地关系上缺乏可持续发展。城市及其周边的自然植物景观,是城市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公共艺术品得以生长的主要载体,也是地方形态和文化的标识之一。一方面,城市盲目拓展,圈地开发,先有许多成片的树林,林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是经过几百年的自然演变形成的多样性野生植物,自生野草足以平衡生态的具有物种多样性的生物群落,不仅具有野趣,而且呈现出怡人的自然美遭到毁灭性破坏,使得城市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在景观设计时又斥巨资购买种植大量南方和外国名贵花木,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在淮北则为枳”。[2]只追求观赏价值,忽略人与自然、人地关系、人自身的和谐,最终影响到人与自然和人土地关系上的可持续发展。

2 当代景观设计的思考

2.1 坚定学科定位目标和尽快完善学科建设

面对上述的问题,仅仅期待古典园林艺术或者西方的现代工程技术来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都是难以实现的。西方的客观分析方法加上东方尊重自然、强调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无疑有益于解决我国当前日益严重的人地危机及景观问题,把二元分离拆解的方法和隐逸与固守的传统模式组合起来,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重新定位学科的价值取向,就像Sasaki说的“致力于人居环境的改善这一重要领域。”从麦克哈格开始的景观设计师重新担负起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领导责任,直到最近把景观设计学定位为“生存的艺术”。定位以后的景观设计学科能否避免重蹈现代建筑运动的覆辙,真正实现宏伟抱负,关键还是在于坚定学科定位目标和尽快完善学科建设。

2.2 理性看待景观设计的国际化,批判继承民族古典园林精髓

目前,景观设计国际化,从形式上是步入欧美“城市美化运动”的后尘,这只是追求景观形式的美感,忽视尊重自然,也不利于解决上述问题。就如俞孔坚说:“目前,最为急需的是改善生态环境,首先是治理污染、绿化环境。有了生机盎然的绿色和浓荫,有了清新的水和空气,也就有了美。”在中国,早在公元前11世纪就有西周的灵囿,在北魏时就出现了“自然山水园”,到唐宋朝就盛行“写意山水园”,到了明代,不但有专业的园林匠师,而且还有计成专著《园冶》传世。其尊重自然、强调整体性的哲学思想值得继承,但它不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不适应现代的物质技术手段的改变,不适应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改善,不适应现代的哲学及审美观念的变化。因此,要理性看待景观设计的国际化,批判合理地继承古典园林精髓。

2.3 以可持续景观的理念建构人地关系的和谐

(1)可持续景观。1993年10月,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发表的《ASLA环境与发展宣言》,提出的景观设计学视角下的可持续环境和发展理念,其核心描述是:一个生命的综合体,不断地进行生长和衰亡的更替,所以一个健康的景观需要不断地再生;没有景观的再生,就没有景观的可持续;培育健康景观的再生和自我更新能力,恢复大量被破坏的景观的再生和自我更新能力。因此,可持续景观设计就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其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包括如何尽可能少地干扰和破坏自然系统的自我再生能力,如何尽可能多地使被破坏的景观恢复其自然的再生能力,如何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再生能力而进行最少设计。这样设计所实现的景观便是可持續的景观。[3]

(2)如何实现可持续景观设计。1)景观设计必须要结合自然。人是唯一具有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意识的生物,我们必须成为自然界的管理员。要做到这一点,设计必须结合自然。[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精辟地道出可持续的生态设计的核心思想。而现代美国生态景观的先行者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更是以科学的分析和实际的检验引领了生态景观运动在全世界的高涨。第一,结合自然的设计就是尊重景观的地域性,包括在当地寻找灵感和在当地寻找自然的设计元素;就是尊重场地的特点,包括尊重场地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及其自然过程与格局。保留、利用与再生场地中的景观元素和材料,并使它们发挥新的实用及审美功能。第二,结合自然的设计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过程,按生态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也就是说利用乡土材料和本土植物把景观设计成这样一个有机体,它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水与最低程度地依靠人工水,让自然做功,使这个有机体以最少的人工成本可持续地运转及生长。并将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美学引领下走向形式、功能与思想内涵的更高层次的统一。2)景观设计要注重自我维护。通常景观项目在施工期间的能源消耗是一次性成本,而维护时期则是持续的,它可以持续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因此,设计之初便要考虑景观生态学原则,维护整体自然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的完整和健康,以保障景观能提供全面的、持续的生态服务功能,将景观长期维持所需的碳成本控制在相对低的标准之下,注重景观的自我维护。3)景观设计尽力延长其“生命周期”。景观的“生命周期”,是指景观可以保持多长时间不被移除和更新。对于当代景观而言,有时只有20~30年的使用寿命,很多项目的生命周期甚至更短。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有些景观项目没有使人感到舒适、耐久、安全,或没有适宜地利用土地、形成持久的自然美感。因此,设计不能只热衷于创造空间和形态过于个人化的“产品”,而是在人口增长、社区成长、艺术风格和物理环境不断改变的情况下,通过创造生态友好、具有灵活性、可以有效应对变化的、持久性的景观来满足人们的需要,成为真正的可持续景观。4)景观营造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在景观营建过程中,尽力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包括从景观材料的生产到景观的施工以及后期运行、拆除、更新等各个阶段。一是尽可能减少工程建设用地,同时要考虑工程结束后的场地恢复,尽可能减小场地自然环境破坏。二是通过本地或就近选择材料,可大幅度降低材料在交通运输中的碳排放,选择“低碳”材料替代“高碳”材料来减少景观建设中的碳成本。例如,减少钢材、玻璃、水泥的用量,由此带来总体能源消耗的减少。三是鼓励、促进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能等)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及其产品在景观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如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路灯来照明等)。四是提倡对景观材料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寻求对已成型、已使用材料的改装、重构等措施,使越来越多的景观材料得以循环再利用,从而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当代景观设计只有尽快完善景观设计学科及专业体系构建,批判继承古典园林精髓,理性借鉴国际景观设计成就,克服景观设计行为的急功近利思想,以可持续的生态景观发展理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能重建人与自然、人与土地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田录起,刘伟峰.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路[N].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8-15.

[2] 薛健.中国设计界丢失了什么?——中国创新之路如何走[DB/OL].中国城市文化网,http://www.citure.net/info/2008125/2008125133001.shtml. 2013-5-10.

[3] Thayer,Jr. R. The experience of sustainable landscapes [J]. Landscape Journal,1989,Fall:101-111.

[4] 伊恩·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10-11.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景观定位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