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舞蹈形体课程教学之我见

2015-05-30 21:39徐晨钰
艺术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形体老年舞蹈

徐晨钰

摘 要: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大学开设舞蹈形体课程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教学内容从音乐、舞风、语言的选择适应老年人的特点;运用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把握重难点、多样化教学方式等教学方法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体现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

关键词:舞蹈;形体;老年

1 老年大学设置舞蹈形体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明确地将终身教育确定为我国今后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现如今,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阶段,非学历的老年教育问题受到关注,以老年大学为载体的老年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在《关于常州市老年人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常州市的老年人最喜欢的老年教育内容占比例最大的是运动保健类,而集形体训练和舞蹈艺术于一身的舞蹈形体课程满足了众多老年人的需求,在常州老年大学每年的招生工作中,这个课程供不应求。这就要求老年大学必须开设此课程。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老年教育的本质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我认为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舞蹈形体课程一方面能够改善人的形体动作美;另一方面能提高人的审美和修养,符合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2 老年大学舞蹈形体课程的目的和目标

老年人学习舞蹈形体的目的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希望通过形体训练培养人体正确姿势,锻炼身体各部位肌肉并消耗脂肪,塑造体形,提高气质。一类希望能系统学习舞蹈知识,对舞蹈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高的欣赏能力,帮助她们在舞台上或社区活动中更好的发挥特长,圆年轻时代的梦想。

老年人学习舞蹈形体的目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明白怎样的形体是美的,动作和姿态如何完成是正确的,在正确的指导下实现对自身肢体的雕塑,达到健康美和体形美。第二阶段、学会运用和表现自己的肢体,而不是单纯的讲究动作,提高自身的舞台形象和表现能力,舞蹈创作是其最高要求。第三阶段、培养吃苦耐劳的毅力和不骄不躁的精神,注重内在气质的培养,注重心灵美的实践。内外结合的全面综合的美是舞蹈形体课程的最高目标。

3 老年大学舞蹈形体课程的内容

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应遵循以人为本,编的内容中要表现一种积极向上的感情、进步的社会思想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尽量从表现自然和人的情感等主题中让大家自然地对生活充满热情、对社会和时代有认同感。

3.1 音乐的选择

音乐是舞蹈形体课必不可少的要素,在音乐的结合下肢体更容易得到活动和屈伸。不同的训练组合所配予的音乐也是应有所选择的。在进行系统的教学之前,为使学生充分的热身,打开身体的各个关节,使肌肉兴奋,通常選择节奏适中、乐感强烈的乐曲。进行基训时,通常选用钢琴伴奏的配乐,根据组合及训练要求的不同选择不同节奏和意境的曲目,这些配乐尽量选择学员们熟悉易懂的歌曲旋律。恰当的音乐将推动对动作的理解和强化。在进一步提高舞蹈形体水平时,应选择完整的乐曲,进行舞蹈组合连接。老年学员不同于专业的音乐学院学生,音乐欣赏水平和层次达不到专业要求,教师应该选择她们喜爱的、心理程度能接受的、符合她们音乐审美的音乐才能激发她们的学习热情,更好地掌握舞蹈形体动作和技能。

3.2 舞风的选择

芭蕾舞是欧洲古典舞蹈,讲求“开、直、绷、立”,被广泛运用于舞蹈形体课程的基本训练当中,选择部分教材进行训练,帮助学员训练四肢的伸展和动作的延长性,使形态更加挺拔,形体的展示性更强、更完美。对于培养学员优雅的气质是最合适的选择,满足了学员学习舞蹈形体的最基本要求。

中国古典舞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融合了许多武术、戏曲中的动作和造型,特别注重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强调呼吸的配合,富有韵律感和造型感,独有的东方式的刚柔并济的美感使人陶醉。古典舞的基础训练能够很好地增强女性的柔韧性,体现女性的婀娜,东方女性骨子里有着一样的元素,更容易掌握它。其次,神韵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讲究形神兼备、身心互融、内外统一,是舞蹈形体课程最高目标所追求的。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舞蹈种类。老年学员的阅历丰富,对于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地理状况等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喜爱。在教学中让学员广泛接触各种不同民族风格的舞蹈,使知识性、训练性和娱乐性相结合,让知识美蕴藏在人体流动的整体效果中,给人美的享受。培养学生把握各民族舞基本动律和特点,使她们在特定的环境中特色的音乐中舞出风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民族自豪感。

现代舞是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一个舞种,它崇尚自由、放松的理念,追求宽容大度、乐观向上的生活,没有芭蕾舞那种程式化的训练模式,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反映现代社会生活。这对于思想开放、内心渴望得到解放的老年学员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现代舞风格能够激发学员追求现实生活的热情,加强她们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培养学员自主创新的精神。

3.3 语言的选择

语言是一门相互沟通的艺术,基本上所有的舞蹈动作都有固定的术语。老年大学舞蹈形体班的学员都对舞蹈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到学校里来学习希望获得更专业更系统的知识,所以教师应该选择适当补充一些简单易掌握的专业术语,用生动的词汇结合动作示范来讲解这些术语,便于学员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丰富舞蹈知识。舞蹈形体课堂中的交流无非就是语言的表达和动作的示范,通过幽默的言语来形容某些特定动作赋予它比舞蹈术语更深刻的形象性也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学员在舞蹈中如何运用眼神,利用感情这条线让她们回忆当年见到另一半时娇羞、躲闪、含情脉脉的眼神,能够激发大家的学习情绪,活跃课堂的气氛。

4 老年大学舞蹈形体课程的方法

4.1 因材施教

老年教育对象的基本特点就是学员结构复杂,文化水平、年龄、原身份、从事的行业等差异较大,认识水平不同,性格也各异。

老年大学舞蹈形体课的学员有着其特殊性,学员都为女性。这个年纪的女性在机体形态和机能上逐渐出现衰老现象,大部分学员处于初老期(45~65岁),适当的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和缓解这种生理现象,教师需从学员的实际出发,考虑她们普遍的身体状况,避免或减少一些部位的训练和动作。例如,在形体组合中尽量避免膝盖跪地、减少后腰等动作。

学员对于舞蹈的认识程度差异较大,教师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各學员的水平,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普遍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偶尔往平衡点上方提一提,让基础比较好的学员能够更好掌握学习内容,引导其善于思考,促进个性发展。而在课间或者课后,教师对于基础差的同学应给予更多的耐心指导和鼓励,培养自信心,帮助其跟上整班的教学进度。老年学员的记忆力退化,反应能力学习能力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略差,所以舞蹈形体课教师关键的是要有耐心。

4.2 循序渐进

常州老年大学的舞蹈形体课程设置为:基础班一年,提高班一年。舞蹈形体的学习与学员个体的协调性、节奏感、灵活性、柔韧性有关,学习舞蹈形体非一日可成,而需要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慢慢加强。这也要求教师精心的设计安排教学内容,从浅入深,循序渐进,拾级而上。

舞蹈形体课程的训练一般以调整学员的体态(站姿、坐姿、走姿)开始,然后教授学员针对自己身体各个部位进行锻炼的一系列方法,之后才进行系统的舞蹈形体训练。系统训练一般分成六个阶段:芭蕾基训——古典舞基训——形体组合练习——古典舞形体组合——民族舞蹈组合——现代舞形体组合

在一堂课中也需要遵循这个原则,要求教师先带领学员从上至下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热身之后对于各个部位再进行加强巩固训练,接着拎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单独进行练习,最后进行综合形体训练的教学。每节课热身之后都必须带领学员复习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然后示范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详细讲解两节课之间的联系,这样有助于帮助学员记忆学习内容,提高这节课的学习效率。通常,前面的内容总是后面内容的延续和发展,而后面的内容又是前面内容的延续和发展。

4.3 把握重难点

在对老年学员基本情况掌握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的难易和深浅进行最佳控制和合理分配,使她们能“跳一跳,摘到桃”,激发她们求知的积极性。在学习每一个形体舞蹈组合之前,单独把一些难点以及很具有特点性的动作拿出来重点讲解、示范和练习。例如,古典舞中“小五花”的运用非常广泛,可以在课堂上利用15~20分钟的时间单独进行练习,然后再慢慢加入一些简单的动作连接形成组合练习。

4.4 多样化教学方式,以少数人带动大部分学员,达到整体进步

通过教师示范、学员示范、分组练习、换位练习以及集体跳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不同程度的学员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舞蹈形体教学离不开“示范”,教师示范能够使学员在感知学习内容的同时进行一定的模仿,而选择学习较快较好的学员进行示范能够增强学员学习的自信心,分组练习和换位练习都能够使学员更好的通过反复练习巩固加强学习内容,集体跳能够提高学员的学习热情,带动部分基础差的学员,通过班级较好的学习氛围影响学员个体学习能力的提高。一个班的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总有少部分学员先学会,其他的学员稍慢一些学会。树立少数学员为榜样,鼓励带动大部分学员,从而达到整体进步,是老年大学舞蹈形体课程教学中教学效果最为显著的方式。

4.5 注重师生交流,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舞蹈形体课前、课间、课后,教师都应主动与学生互动交流,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可以更加熟悉了解学员的整体情况(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可以了解到学员的学习效果和不足以便在课中加强巩固和反复练习,也可以了解到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拉近师生距离,处好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增加学员的积极性和信心。以人为本、尊重学员、真诚相待、相互关爱、和学员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4.6 开展联欢活动或者举办教学成果展示会

每个学期课程结束,教师应该组织班级开展联欢活动或者举办教学成果展示会,既区别于应试教育,能够很好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成果,也能够促进学员的学习热情、提高学员的学习能力和表现力、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和交流。

5 老年大学舞蹈形体课程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老年大学舞蹈形体课的设置满足了老年人对于健康身体以及改善形体提高内在气质的需求,提高了老年人的文体活动能力和文化艺术修养,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很好地体现了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理念。

第二,老年大学舞蹈形体课的设置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这些人才的梦想得到实现的同时,他们对社会存在感恩的心态,自觉走到社会当中回报社会,在社区或艺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角色,带领更多的老年人提高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为祖国今后更好地开展老年艺术教育工作起到了铺垫和促进的作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张晓梅.形体训练与舞蹈教学——音乐专业学生形体舞蹈课的教学思考[J].大众文艺(理论),2009(07).

[2] 张进竟.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如何开展舞蹈形体教学之我见[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猜你喜欢
形体老年舞蹈
冰上舞蹈搭档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我和舞蹈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鸡霉形体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