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视角的高校微信公共教育平台建设

2015-05-30 21:39杨东润
艺术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视听语言视频开放教育

杨东润

摘 要:微课作为慕课的环节之一,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优质教学微课。文章从互联网和教育资源的结合角度从发,提出了利用微信平台构建在线翻转课堂的思路。并在实践基础上,阐述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以微信平台为载体进行移动互联网教学的过程。研究了微课在移动互联条件下的利用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微课;视频;视听语言;教学;开放教育

从2014年起,在教育部倡导下,以全国微课大赛为推手,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微课的普及和推动,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教学视频。而将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和微信平台结合起来时,则实现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互混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种做法能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1 在线学习中的微课

伴随着互联网对教育界的革新和推动,国内MOCCOs(慕课)体系正逐步探索和建立起来。慕课由于其本身的技术条件、物质条件要求,在短期内还难以推广和覆盖大多数高等院校。因此,作为慕课翻转课堂的重要内容,微课以其短小精炼、教学主旨清晰、学习方式灵活、成本相对低廉等特点,迅速在国内发展起来,并在教育界同仁的不断探索下,发展出微课教育的新方向、新内容、新手段。

1.1 以视频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

微课以视频作为教学载体,通常采用现场录制、屏幕录制、课件录制,或者综合制作的方式来制作15分钟以内的短小视频,以适应在线浏览观看的需要。[1]这些视频大都没有绚丽的制作技巧,内容展现方法直接,从总体来看是以视频教学为主的一种复合教学形式,在微课的外延上都给予了充分的支撑,以期实现微课的教学效果。

以全国微课大赛官网为例,所有微课均配有教学设计案,部分还配备了作业习题,这部分设计主要用来强化教学的目的性,同时,网站还配置了交流互动功能,设计了留言和反馈入口,注册用户可以在微课视频下方给教师留言,教师则可以在后台对反馈内容进行选择和回复,并公开显示,从而为教学双方提供了针对微课的答疑和综合反馈的工具。

1.2 以自主学习为目标的在线学习方式

在网络环境中,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更为灵活和便捷,在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同时,学生也在进行混合式的学习,这种在线学习所构建的将是多维学习网络,一方面是教育资源的网络;一方面是学习者之间的网络。

在线学习的自主和传统课堂学习有所不同,微课的自主学习有两方面的含义,不仅仅是主动地、自觉地去寻找学习内容,还包含主动地寻找学习人群,即实现学习和内容、学习者和人的交互学习。实现从教师主导向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转变,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主导作用,是微课教学的目标之一。

2 数字媒体专业微信教育平台

国内数字媒体专业分为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两类,作为新兴学科,正处于发展和积累阶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也处于探索过程中,同时,数字媒体专业也是在新兴媒体和信息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许多教学内容也是针对信息媒体展开。因此,从教学内容上来看,采用新媒体方式教学也是符合教学内容的,而微信平台的应用,在实践中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 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现状

以数字媒体艺术为例,专业课程则包含数字媒体作品制作、虚拟现实、交互设计制作等。这其中,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每门课程中包含了大量的计算机软件制作和学习内容。例如,在影视制作课程中,就会涉及Nuke、Fusion、After Effect、Combusion、maya、ps等一系列软件,从而带来教和学的问题。一方面,软件行业其自身的迭代和发展极为迅速,新功能新内容往往半年就会进行版本升级;另一方面,这些软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自身的软件系统也在不断膨胀,出现多分枝、多系统的软件结构,对于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来讲,这部分学习内容较为广泛,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也较高。这种现状导致目前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中教学双方将大量的时间消耗在技术层面,在创意和艺术层面的精力难以保证。因此,怎样及时消化和传授软件知识长期困扰着教学双方。

2.2 微信教学平台的應用

数字媒体专业微信教学平台的学习流程与目前主流慕课教学理念类似,从教视教学资料的发布开始,依次产生师生互动、学生兴趣互动、教师评价等,依据这个教训理念,确立的微信教学平台的运行流程。

(1)以微信公共平台的内建功能为基础,进行内容分发。教师根据数字媒体课程,选择其中适合平台教授的课程内容,制作和采集成视频资料,上传到腾讯视频官网,再以链接素材的形式编辑到公共平台的文章中。以Maya课程为例,基本菜单的使用,是基础步骤,10分钟左右的视频已经能说明其基本功能。再配以视频截图、知识点说明文字。即可编辑成一条信息饱满,一目了然的微课内容。

(2)根据后台机统计数据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微信公共平台对每一条文章,即每一条教学视频,都提供了用户分析、图文分析、消息分析、接口分析四个数据统计功能,其中图文分析功能对学生的阅读行为、阅读时间等进行统计,给予教师一定的数据参考。

(3)根据插件功能进行教学互动、学生兴趣互动。微信公共平台提供底部自定义菜单、用户留言系统、微社区还提供论坛系统。使用菜单系统提供的分类和搜索功能,学生可以根据关键词来过滤知识点。例如,输入“AI”,所有包含AI课程的内容将会集中呈现。通过留言系统,师生可以进行教学内容的反馈和交流,教师通过后台留言,可以及时在教学中对存在的难点进行课堂讲解,对教学重点,可以在社区设置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强化知识点的应用和理解。

2.3 实现协作型在线学习常态

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有大量的零碎知识点,单纯依靠教师的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采用协作学习是解决目前数字媒体专业知识量大面广的有效办法,协作学习是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模式,以移动学习、小组学习为主导,更加强调个性化、拓扑式学习,是信息时代教育变革的核心内容。[2]通过建立微信平台,微课在师生垂直交互基础上,丰富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互动,实现了师生之间、教学资源之间的拓扑式交互。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在线教学信息指导下,研究、讨论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协作解决难点。能有效地实现灌输式教育向主动式教学的转变。而微社区、微话题的存在,能将已经解决的知识难点以列表的形式记录、保存下来,形成课程的衍生知识库,为后续教学提供有力的教学支撑。[3]

3 结语

当其和微信相结合时,在微信平台的运作下,实现了教学的移动化、个性化、自主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加灵活地、更有针对性地、更互动地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微信教学平台将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更高效、更公平的分配,对数字媒体专业而言,学生在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是学有所获,更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和适应新媒体的交流和沟通方式,对于培养其专业素养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5-61.

[2] 陈琳.高校课程立体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95-97.

[3] 孟凡立,陈琳.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空间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10):19-25.

猜你喜欢
视听语言视频开放教育
香港神话电影视听语言中民族性分解
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