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2015-05-30 21:39毛凤艳
艺术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具体应用信息化教学

毛凤艳

摘 要:最近几年,伴随着教改进展,信息技术延展至日常教学。高职特有的艺术设计科目增添了信息化,融会了信息内涵。信息化路径下的新教学创设了最优的模式,可以提升课内成效。借助信息手段,培育出艺术设计特有的科目人才,提升综合水准。变更旧式授课,侧重去增添艺术设计范畴内的实践技能,适应市场要求。为此,有必要探析信息化架构下的新颖教学内涵,在艺术设计之中融会信息化。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艺术设计;具体应用

高职之内的艺术设计科目历经长时段的变更,已经渐趋完善。然而,信息化态势下,这一科目仍面对着多样的疑难,亟待予以调整。适应未来就业、累积艺术设计必备的可用技能,就要接纳信息化特有的新教学。在最大范畴内,提升认知的效率,摒除单调识记的偏旧思路。信息化架构下的师生互通变得更为便捷,深化授课内涵。归结教学经验,在这样的根基上摸索适宜的应用思路。

1 现有教学弊病

(1)文化水准偏低。艺术设计范畴内的专业学生常常缺失了根本的文化水准,基础科目表现出来的水准仍偏低。这是由于高职录取进来的学生并没能拥有稳固的文化课根基,文化素质不佳。日常教学中,高职也没能侧重人文类的多样科目,很难提升水准。进入院校以后,没能明晰应有的认知目标,自身定位含糊,缺失必备兴趣。如上的要素造成:缺失自主接纳知识的热情,认识也很淡薄。[1]学生在毕业后,没能适应多样态势下的岗位要求。

(2)缺失了新颖模式。高职院校调配的平日授课时段偏短,时间十分紧张。为了发掘潜能,要变更惯用的授课程式,让它能吻合新时段的市场进展。但从现状看,艺术设计侧重去应对测试,应试压力之下,师生注重去增添学术范畴的认知,没能注重技能。现有模式之下,拟定课程显出了偏大的随意倾向,忽视主体素质。日常考核依循的流程偏僵化,应用特性不佳。为了顺应就业,盲目累加日常流程内的授课负担,没能侧重某一技能。

(3)师资及现有教材的弊病。针对艺术设计,科目配有的师资仍偏少,缺失高素质这样的师资。艺术设计之中,教学水准紧密关联着配有的师资数目。双师型特有的师资偏少,数目严重缺乏。选出来的教材没能涵盖着新颖的设计技能,高职教材常被看成本科特有的压缩校本,缺乏新式内涵。如上两类缺陷,都阻碍着长久进展,影响教学进步。

2 信息化路径下的授课流程

借助信息技术,拓展了授课必备的新颖资源,便利日常授课。信息技术配有数字化这样的足量资源。信息时代之内,网络不断延展,教学设计拥有了稳固的技术根基,二者彼此融会,借助数字资源,创设新颖的程式。信息化设计中,就要摸索去增设新的程式、探析新的流程,整合并予以运用。

(1)初始讲解时,要让学生明晰这一课节内涵,识记必要内容。例如,解析设计概念,就要明晰对应着的职业特性、艺术设计依循的总理念、常规设计习惯。与此同时,可以延展至工业设计、常用空间设计、视觉传达特有的设计。艺术设计应被融会在更大范畴的文化之内,了解生活联系,从全方位这一视角来识别概念。[2]

(2)欣赏及解析时,要借助筛选出来的某一案例,创设适宜的情境。解析的侧重点为:体会空间设计、解析这样的设计、提炼得出概要的必备元素。经过这种探析,艺术设计可被整合于实践,达到授课目的。

(3)后续讨论之中,要明晰教学场景,寻找出设计依循的主旨。可把班内同学细分成学习组,以便分组探究。课余时段内,可以预设这一作业:经由上网搜索,搜集得出艺术设计特有的多彩作品、关联的视频等;在这之后,带到班内以便供应师生分享。拟定后续评价,要兼顾这一科目的综合水准。

(4)在理论授课外,还应增设课余时段的实践。艺术设计常常用到的实践流程含有:参观并且学习、模拟某一作品、课余调研访谈。依照某一课节特有的内涵,灵活调配课余时段的实践。借助于多媒体,小组以内的成员应能彼此协同,归结得出珍贵的探析成果,制备成幻灯片。可以创设数据库,用于留存探析得来的实践成果,提供学习参照。在实验室之内,也可灵活予以应用。[3]

3 摸索适宜的运用路径

(1)紧密衔接多重的环节。艺术设计特有的专业内,教学流程应被紧密衔接在一起,侧重于多样化。设定出来的授课程式要增添多样性,同时尋找出某一契合点。艺术设计细分出来的环节含有:基础类的授课、日常专业授课、毕业时段的设计。详细而言,要侧重基础课,累积必备的技能,吻合新的市场走向。熟识专业方向,才能寻找出最适宜自身的某一岗位,提升设计技能。专业教学流程应能兼顾总体架构内的市场状态,紧密衔接着院校及基地。这样做,延展了获取认知的渠道,强化实践环节,增添了亲手去操作的必备技能。充分发掘潜能,明晰自身的弊病及优势,以便扬长避短。毕业设计之中,侧重考量应有的综合水准、增添实践技能。设计出来的新作品可增添就业之中的筹码,赢得企业喜爱。

(2)凸显信息化独有的优势。信息化状态下,高职要变更惯用的程式,增添新的流程。借助网络来促动彼此的互通,分享各类信息。借助于校内网,让学生随时明晰这一时段的就业走向,明确现有的弊病,协助同学去着力改进,更加适应就业。[4]课余时段中,搜集可得典型特性的多样设计作品,摸索设计技巧,累积珍贵的经验。及时查验新近的信息,跟紧市场动向。校企应能紧密协同,依循合作育人这一根本指引,构建新的模式。侧重培育技能,深化原有的认知水准。经由密切接触,培育出最为优良的这种认识,善于动手设计。密切接触企业,也为后续时段的就业供应了稳固的根基,面对着剧烈态势下的竞争,也不至于慌乱。

(3)显示亮点及特色。依照设定好的大纲,凸显高职独有的亮点。编排好的科目大纲应紧密衔接着授课之中的细节,显示学科特性。适当予以调配平日的常规安排,密切结合逻辑。凸显实践指引,兼顾动手技能。对于动手设计时的各类疑难,应当耐心去供应指引。合理去调配各时段的学时,真正做到活用。日常授课中,侧重添加交叉科目的新内涵,艺术设计特有的科目要被融会至更广的科目之中,灵活掌握知识。[5]师生密切互动,为学生预留足量的消化时间,规避偏集中的授课,也要规避多重科目脱节的弊病。

4 结语

高职拟定的多样科目授课,都应依循就业导向,符合市场要求,促进综合水准的升高。在这种指引下,变更不适宜的授课程式,增添信息内涵。信息化应被融会在平日授课的细节,调整专业架构。创设适宜的专业体系,更加吻合现今时段内的就业进程。信息化教学中,经常遇有多样的疑难,师生应能协同予以化解,增添自主解析的必备技能。

参考文献:

[1] 黄坚,袁燕.竞赛课题引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价值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2(02):83-84.

[2] 张榕泉,吴海燕,夏建红,等.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0):394-395+397.

[3] 周昆乔.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再思考[J].大众文艺,2010(10):197+21.

[4] 刘锦玉.工作室制教学: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尚演绎——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的形式与管理[J].艺术教育,2010(05):20-22.

[5] 李琛.关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实施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索[J].中国包装工业,2015(10):121.

猜你喜欢
具体应用信息化教学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