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思维视野下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构建

2015-05-30 00:10尹红征
艺术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现代教育计算思维

尹红征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适应我国社会条件以及经济体制的产物。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是一门适应现代社会的专业学科,对现代化的技术型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今阶段,许多高等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技术应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种形式,大学的计算机基础专业教学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为顺应时代的要求,计算机应用专业必须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下面结合本人近几年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专业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就事论事,谈一谈计算思维视野下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应该如何构建。

关键词:计算思维;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构建;现代教育

在现今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高校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在面对所学计算机基础知识时对其进行具体构建,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进行一种计算思维理念的构建。计算思维理念是一种无形的概念,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时所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对计算机设备进行控制,从而对现今这个计算机时代所产生问题进行解决的一种能力。本文通过对现今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研究,结合计算思维理论进行分层教学探讨,最终使得在教学实践中对当代大学生人才培养起一个积极的作用。

1 计算思维的理念

计算思维理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06年的《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杂志上,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 M. Wing)教授提出。当时一提出,国内外许多的知名学者便予以响应,得到了整个教育界的广泛支持。周以真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对人类整个思维活动中的一些行为及问题进行求解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通过对问题进行约简、通过嵌入、转化以及仿真的一些方法,把复杂、困难的问题简单化,是用一种递归模式来分析解决方法的思维模式。同时,这种思维理念是抽象的,是超越现实生活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东西。计算思维不是像常规模式一样程序化的理念,而是一种更加超然的概念化的产物。它带给人类一条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是一种计算机的机械化运算加上人类主观意志的丰富想象力的新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思想上的境界。它的产生,使得原来社会生活中许多人类想都敢不敢想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同时,它完成了从理想的精神层面走到了现实的具体物化,对人类未来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启发作用。在现阶段的大学高校中,计算思维会对高校计算机专业新生的原有思维模式进行一种理念上的“颠覆”,大大地提高他们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个人的提出问题并对其进行解决的能力,对计算机专业的基础教学起一个积极的作用。

2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二十四字方针。在现今社会经济体制下,大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对于我国社会体制,國防建设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这样一个新时期下,高校必须发挥其教育教学的功能,从学生出发,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对高校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革创新,从而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21世纪中,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这里的年轻也就意味着它也是一门先进的学科。在计算机科学中,它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认识计算机这门学科,从而对其产生兴趣,以及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已经成为组成高校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而现今阶段许多高校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一种准确的定位,如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改革,使之能够适应当下的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3 计算思维视野下的分层教学分析

现今阶段的高校大学中,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面临着两个问题,即“两非”现象。一是在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前,不同的地区对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度也不同,导致学生进入大学后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的过程中,出现了有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一无所知,而有的同学则有一定的课程知识储备,这样的现象就会导致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的授课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面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起点,而产生一定的困惑,最终影响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过程。

随着问题的出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被学者专家提了出来,就是根据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所出现的两非现象,从而对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认知度、学习进度、课堂效率等方面,从而对学生进行一个某种程度上的分层,再通过计算思维的广阔视野,来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最终通过掌握和理解达到能够通过自身知识储备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新的模式是一种从课程内容体系的独特角度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性进行了解,从而对现有的理论知识进行升华,上升到对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行培养的一种新方式。分层教学的构建思路主要有以下三点:

(1)把计算思维的理念融入计算机基础教学理念当中。由于分层教学是一种对现有教学观念的革新,从一定的角度上,也可以理解为要根据不同地区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不同学校的教学方法。在加入计算思维后,对其进行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校、教师、学生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不同定位,以及不同的构成,从理论方面、技术层面、工程、工具、服务以及应用特点的不同维度进行教学,把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最大程度的调配,从而提高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

(2)对大学现有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现今阶段,许多地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重心被放在了理论层面,一直处于一种理论教学大于实践教学的地位。当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加入了计算思维的理念后,它的重心就已经向实践有所倾斜,所以,面对这一现象,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该对原有的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整体比例进行调整,把重心向实践课程方面转移。

(3)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加上计算思维。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链进行一个从理论的起点到最后应用的终点的引导,通过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这种抽象的概念进行教学,带领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基本原理构成。在进行实践的同时,加强学生对科学理论概念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4 小结

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现代计算机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整个社会的教育领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计算思维视野下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构建进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王飞跃.面向计算社会的计算素质培养:计算思维与计算文化[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06).

[2] 杨彩云,王军华.计算思维视野下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构建[J].高教论坛,2012(02).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基础现代教育计算思维
论泰国佛寺教育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国际化视野下中国现代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