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军校非现役文职教员教学能力的培养

2015-05-30 00:27李荫孙晓伟金靓婕
东方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教学能力

李荫 孙晓伟 金靓婕

【摘要】非现役文职教员逐渐成为军校教员的生力军,因此军校非现役文职教员的专业教学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了军校师资队伍质量。本文阐述了非现役文职教员在教学能力方面的不足,并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为非现役文职教员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军队院校;非现役文职教员;教学能力

2005年6月23日中央军委颁布施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条例规定军队院校教学、科研、图书、档案等专业技术岗位可公开向社会招聘文职人员。文职人员制度实施近10年来,弥补和改善了我军干部素质结构和军队院校教员学历层次,拓宽课程改革的空间和深度,为军校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非现役文职教员已逐渐成为军队院校教员队伍的生力军,承担着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重视非现役文职教员的现状,寻求适合非现役文职教员教学能力全程培养和快速提高的培训体系,是许多军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非现役文职教员队伍的现状分析

非现役文职教员年轻化程度高,学历高,主体意识强,思想开放,勇于接受承担新的教学任务,但是教学经验欠缺,没有系统接受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和军事文化培训,尤其对部队保障装备及部队现实不了解。由于非现役文职教员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将专业理论知识和部队实际、部队装备紧密联系起来,导致讲解缺乏生动实例,只是简单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虽然有岗前培训,培训期间能够学习教育理论知识,但短暂的岗前培训无法使得这一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

二、提高非现役文职教员教学能力的措施探讨

非现役文职教员是军校教学力量的基础,对于非现役文职教员的培养事关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长远发展。因此,必须探索出适合非现役文职教员教学能力全程培养和快速提高的培训体系,及相关的激励机制,力争为非现役文职教员的教学能力培养创建一个和谐的平台,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

1.建立多元化的岗前培训体系

对于新教员要进行岗前培训,提高非现役文职教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非现役文职教员对国防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献身精神,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要系统学习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基本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等理论知识,通过教学计划制订、课程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编写、讲稿撰写、作业布置等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培训,使非现役文职教员获得实践经验,帮助他们尽快实现从学生到军校教员角色的转变。通过岗前培训之后,为非现役文职教员制定导师制度。在学校内部遴选一批政治思想水平和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治学严谨,并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员担任导师,通过与非现役文职教员建立“一帮一”“一带一”的方式,负责对非现役文职教员进行业务指导。同时导师进入非现役文职教员的课堂,全面把握教学实践。

2. 创建科研平台

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军校教员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仅靠听课进修,还需要科研,边研究边学习,这是积极有效的方法。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非现役文职教员的教学能力,学校应大力加强教学科研基本条件建设,例如可以设立非现役文职教员培养专项基金和非现役文职教员科研创新基金,为非现役文职教员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学校应该注重发挥专家团队的导向作用,为非现役文职教员的教学研究和学术科研铺路搭桥。

3. 实行文职教员部队代职制度

在当前的军校教育体制环境下,大多数现役教员都会被安排到基层部队去进行代职锻炼。非现役文职教员和现役干部一样从事基础教学,一样应该了解官兵思想心理情况,了解信息化战争的战略战术,更应该充分熟悉我军武器装备发展现状和训练情况。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地结合军队武器装备和部队思想情况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代职锻炼能使非现役文职教员真正融入军队生活,强固军魂意识,培养军事素养,充分认识熟悉部队装备和部队现实,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联系实践,将书本知识与军事实践紧密结合,更好地承担起专业课程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各军事院校可有选择地、有计划地安排需要的非现役文职教员到基层部队代职锻炼,增强他们对部队的认知和了解,以全面提高其基础课程的教学能力。

4. 健全和完善考评激励以及人才保留机制

为了能够最大效能地发挥出非现役文职教员的教学潜能,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岗位工作中,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和人本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建立公平竞争、择优汰劣的机制,让广大文职教员处于一种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成就感之中,形成一种激励进步意识,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非现役文职教员进修制度,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水平。同时可以把非现役文职教员攻读学位纳入军队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当中,资助其继续深造,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军队院校要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和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的环境。要切实落实《规定》中列出的关于文职人员待遇的相关内容,包括工资、住房、社保、休假探亲、体检、子女入学等方面,维护文职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结语

非现役文职教员是影响军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非现役文职教员的教学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通过学校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全面提高非现役文职教员的综合教学素质,使他们成为军校师资队伍中一支优秀的骨干力量。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教学能力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混合式教学在军队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浅论军队院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军队院校军体训练风险管理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
用强军目标指引军队院校校风建设
毛泽东与军队院校建设